
会员
驱动创新增长的力量: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形成的市场及财政机制研究
更新时间:2019-01-03 15:07:2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基于发展经济学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发展了市场与政府机制共同作用于科技人力资本形成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我国理工科研究生的实证研究,揭示出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对高层次科技人力资本规模及质量产生了影响。本书综合运用多学科视角分析科技人力资本发展,并首次利用个体层面的数据对科技人力资本发展初期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主要读者包括高等教育及科技政策研究者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本书通过理论及实证研究,提出要促进科技人力资本形成,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需要相互协调的理论观点。要提高财政资助的效率,需要将更多的资源引导到科技人才的教育当中,可以适当采取成本分担的政策。然而考虑到市场的缺陷,在基础学科以及新兴战略产业相关学科推行成本分担政策时应当审慎。在资助方式上,需要结采取包括奖学金和助研津贴相互结合的混合型资助方式,能更有效促进科教结合,提升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提升企业生产率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金融部门改革滞后,引发的资本错配已成为制约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深化金融改革,扫除企业在金融市场面临的体制障碍及制度性歧视,改善资本的结构性扭曲,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已经成为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本书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在测算中国工业企业分行业资本错配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资本错配对经济13.4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和国际比较两个维度分析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第二部分基于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化与金融创新的背景,分析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微观作用机理并构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的评估体系。第三部分创建能反映我国央行多工具组合特色的货币政策冲击,研究我国利率体系在金融市场传导的有效性;第四部分从银行的视角,考察央行政策利率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经济14.3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区域公共产品融资理论、基础设施融资方法理论和开发性金融融资理论,在分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及融资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国际援助融资、开发性金融融资和私人资本融资三个融资渠道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融资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相关数据和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论显示国际援助在基础设施融资中的重点在于对较不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的率先支持和对具有瓶颈作用的基础设施的精准支持,而不在于为基础经济17.6万字
- 会员现代济学理论和方坛”系列书籍的出版,为培养学生掌握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现代济学研究方法,以理论和方法创新为主体,普及和推广现代济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兴趣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书稿为西北大学济管理学院济学专业硕士论文集,是西北大学济管理学院在建设重量专业过程中的成果。书稿遴选了11篇优秀济学研究成果,研究主要聚焦济学中的理论前沿和现实问题括人工智能、自贸区设立与济增长、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率、经济14.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四篇,即总论、主要指标和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篇章及相关专栏进行了跟踪监测分析。其中,第一篇是总论,是全部研究的概要结论;第二篇是主要指标和目标专题研究,重点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主要目标和指标进展进行了跟踪监测分析;第三篇是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专题研究,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14个篇经济48.5万字
- 会员特种设备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技术设备和设施,由于其性能的特殊性,特种设备与人类相伴相随,对于维持城市社会高效运转、提升生活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发挥着基础性的服务功能。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以及安全技术规范为依据进行编制,结合特种设备行业最新设备的性能,总结特种设备常见事故和缺陷处理的经验,对特种设备的使用、监督与管理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可帮助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及使用管理人员经济18.8万字
- 会员探讨当前和未来的产业趋势、创新驱动力以及相关的理论框架,同时提供实践案例和验教训,为读者提供关于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生态构建的深入理解和指导。它突出了两个关键方面:一是研究未来产业,即那些具有潜力和前瞻性的行业和领域,以帮助读者洞察未来济和市场趋势;二是强调了理论赋能与实践启示,意味着不仅提供了相关理论框架和概念,还通过实践案例和验教训来指导读者如何应用这些理论于实际境中。因此,这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经济18.5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分析了加快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本书首先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任务;然后围绕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新型工业化、共同富裕等主题,阐述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包括理论层面的分析和实践路径设计;最后围绕深化改革主题,阐述如何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重点包经济1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