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治理:从能源革命到能源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线阅读
会员

国家能源治理:从能源革命到能源治理能力现代化

赵翔 胡光宇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工业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10.3万字

更新时间:2019-10-31 11:24:50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国家能源治理为出发点,与胡光宇老师出版的《国家治理》系列丛书一脉相承,结合国际、国内有关能源革命,能源治理的相关内容,详细阐述了在国家能源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并结合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等内容将关系国计民生的能源问题放到国家治理的高度进行论述,揭示出能源治理关系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产业发展等重要内容,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最后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治理蓝图和行动方案。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5-06-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翔 胡光宇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将能源要素和环境目标引入技术进步偏向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并对其政策驱动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来说:一是构建一体化研究模型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窥探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环境政策和环境目标3者间的联动机制;二是将STIRPAT模型扩展到空间面板形式,探究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环境影响;三是基于动态面板和广义矩估计(GMM)分析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对能源技术
    屈放工业11.8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了近几年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涉及煤层气产业发展战略、煤层气储层研究、选区评价、钻完井技术、增产改造技术和生产技术,同时还包括煤炭地下气化与页岩气资源评价。书稿作者团队都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研究。本书适合于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参考借鉴。
    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编工业21.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能量转化的核心基础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整个能源应用装置而言,大部分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发展到最终的商业化都涉及传热、传质及导电过程的工程分析设计。本书主要以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为工具,首先介绍了传质、传热、导电等单个物理过程的仿真,然后以燃料电池为例详细介绍多物理场间的耦合仿真。在经典物理的范畴内,大部分工程问题都可抽象为二阶及二阶以下的微分方程形式,因此本书中基于传热
    苏石川 孔为 陈代芬能源工程10.4万字
  • 会员
    《新能源专业实验与实践教程》系统地提供了新能源相关专业所涉及的专业实验,包括专业基础实验,涉及半导体材料性质方面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重要测试仪器操作等;专业综合实验,涉及太阳能电池性质及其系统和新型能源转化与存储器件,如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以及专业创新实验,以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为例展示了新能源专业创新实验的开展方法。《新能源专业实验与实践教程》的各个实验项目自成体系,
    常启兵主编能源工程16.1万字
  • 会员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太阳能干燥的基础知识,以及多种物料的太阳能干燥技术。本书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书中尽量简化理论叙述,文字通俗易懂,尽量用举例的方式说明一些基本理论和图表的应用。全书共分为8章,具体包括:绪论、太阳能干燥的基础知识、太阳能集热装置及供热系统、太阳能储热装置及系统、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木材太阳能干燥、其他物料太阳能干燥、太阳能联合干燥等内容,反映了国内外在太阳能干燥方面的
    伊松林 张璧光 何正斌主编能源工程22.9万字
  • 会员
    废旧机电产品能不能再制造,再制造的难易程度都取决于产品的再制造性。《再制造性工程》是一本讲解再制造性的专著,构建了系统的再制造工程体系,帮助读者从产品设计源头提升产品的再制造能力。
    姚巨坤 朱胜等能源工程16.2万字
  • 会员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技术研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动力电池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能源,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及续驶里程。电池管理系统(BMS)可以对动力电池进行信息采集、性能预测、状态控制及预警防护,为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的使用提供有效保障。近十年来,作者与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合作,对BMS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与制造
    许铀 魏亮亮等能源工程10.3万字
  • 会员
    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一个问题——换热表面结垢,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换热效率、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书针对换热器表面污垢的生长机理、污垢热阻预测模型以及污垢抑制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基于对污垢生长特性的认识,探索了抑垢和除垢方法,提出了具有除污和抑垢功能的换热器。同时聚焦广泛应用于热泵空调系统的强化换热管,揭示了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混合污垢的生长机理,建立了多参数污垢预测模型,用于指导换热器
    沈朝 姚杨 王源 高榕能源工程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