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在线阅读
会员

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

蒋绍愚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语言文字25.7万字

更新时间:2019-05-07 17:53:29 最新章节:四 几个案例的分析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是《古汉语词汇纲要》出版25年后,作者对汉语历史词汇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而写成的。此书的内容、观点、研究方法和《古汉语词汇纲要》有较大的不同,较多地吸取了现代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并力图和汉语历史词汇的实际紧密结合,用以分析和解决汉语历史词汇研究的问题。书中结合概念化和词化的理论来讨论词义问题,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分析词义,用概念场的理论来分析词汇系统及其演变,对词义和词义演变,以及词汇和语音、词义和句法的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词义的扩大、缩小,同义词和反义词以及词汇和文化等以往讨论得较多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作者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促进汉语历史词汇学的建立和发展。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蒋绍愚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杜甫是我国盛唐诗歌的卓越代表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典籍英译风生水起。杜甫诗歌的译介与研究也随势而动,成果日趋丰硕,本书便是研究成果之一。除国内杜甫诗歌英译的回顾和展望外,本书探讨了杜甫诗歌英译的描写模式;关注宇文所安于2016出版的英译全集《杜甫诗》;还从不同的理论维度对杜甫诗歌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杜甫诗歌的不同译本的副文本和译序进行了探析。
    文军等社科15.9万字
  • 会员
    明清时期是近代汉语过渡到现代汉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范围副词体系是不同历史和不同方言产生的范围副词融合成的整体。本书以明清时期白话小说中的范围副词为基本语料,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从共时角度分析所出现范围副词的语义指向、组合功能、句法分布和语体选择;从历时角度利用语法化理论和语义研究理论分析其来源,力求对这一时期汉语范围副词使用概况做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研究。
    邓慧爱社科10.4万字
  • 会员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奠定了古代文体基本格局,文体参与文化建设和人生日用,在知识者的写作生活中占有极大比重,这也成为中古文论勃发的基础。本书首次对秦汉文体进行了全面梳理,力图呈现文体演变的宏阔背景与内在逻辑。这既是对秦汉文体研究的全面总结,也为中国古代文体史的叙述方式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
    郗文倩社科52.8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全面收集的唐以前训注“古今字”材料,考察了“古今字”训诂在唐以前的发生、发展情况。全书分为前编、后编两部分。前编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意义、研究目标,并综述学界有关“古今字”研究的情况;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以前“古今字”研究材料的判定;第二章主要展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三个时期的“古今字”研究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学者对“古今字”的基本认识;第四章主要论述学者有关“古今字”成因的研究;第五章论述唐
    蒋志远社科17.9万字
  • 会员
    误读是20世纪文论的关键词之一,是文学阅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书勾勒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谱系:解构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学的“合法偏见”等,描述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基本特征。重新审视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范畴语言、他者等,从语言的角度看,解构性、修辞性是误读生成的内在机制。从现象学的角度看,文本是一个他者,他者是理解的极限、形而上学的极限,用描述替代解释成为方法论的重要变革。后现代误读理论同时产生了正负两种效应,
    李兵社科30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社会活动中常见的文种进行了全面阐述,包含了各文种的概念、特点、类型、写作格式及要领等。全书共九章,依次介绍了公文写作基本知识、行政法定类公文写作、章程制度类公文写作、报告总结类公文写作、凭证条据类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类公文写作、书信类公文写作、礼仪类公文写作、讲话稿写作等内容。附录部分对科技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的写作进行了补充说明。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细致,实用性很强,对所涉及的每种文体
    博蓄诚品编著社科15.3万字
  • 秘书或助理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常常被概括为“办文、办会、办事”,“办文”也就是公文写作排在首位,由此可见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包括公文的分类、特点、通用格式、常用词汇、相关标准等,详细说明了实际工作中比较常用的10种法定公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意见、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的格式、写作方法及要点;下篇介绍了比较常用的23种非法定公文——计划、
    总助能量站社科4.7万字
  • 会员
    本辑为《跨语言文化研究(第17辑)》,包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法语二外课堂中的应用、俄汉语工具范畴的对比研究和日本诗歌中拟声词、拟态词的使用及汉译研究等论文。跨语言文化研究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不仅是这两个学科之综合,而且极具边缘交叉学科之特性。它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交际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旨在向广大读者,尤其是跨语言文化研究学界和第二语言(外语)教育界的
    刘全国主编社科12.9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英汉方言的形式和功能差异为基础,以翻译方向和文学类型为变量,用文学文体学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较为深入地比较具体的名作名译,分别从汉英和英汉两个翻译方向对小说与戏剧两种文本类型中的方言翻译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本书深入探讨了英汉方言互译的语体转换特征、小说与戏剧方言翻译策略的异同、方言翻译的语言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
    姜静社科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