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智能核心技术入门: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在线阅读
会员

大数据智能核心技术入门: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

杜圣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13.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26 18:52:13 最新章节:反侵权盗版声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跟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融合之路,通过分析和解读整个数据驱动智能核心技术,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数据智能核心技术体系的入门学习和应用参考指南。本书前半部分内容重在核心技术解读:包括大数据智能的概论、大数据智能核心技术体系的多维解读、深度学习关键技术要点的分析,大数据智能应用三段论和敏捷大数据方法论的提出等内容。后半部分内容重在应用实践的探讨,深入分析了当前大数据智能独角兽Palantir、AlphaGo、Watson等核心产品和技术,并从个人学习到工程实践,从企业应用到政府治理,从业务理解到技术选型等多个层面,逐一解读大数据智能技术在学习、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陷阱,并给出参考意见。本书通过核心技术解读帮助读者学习、理解、应用大数据智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的读者包括关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领域的在校学生、个人学习者和研发工程师、技术主管、企业高管、政府管理人员等。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杜圣东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涵盖从数学逻辑到计算思维、从拖曳程序模块到程序编写、从数学建模到算法设计等多学科知识,能够对学生的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做出评价;能够通过设计的具体解决方案,对学生的计算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做出评价;在具体的解决方案中,能够通过设计算法模型和实现算法,对学生掌握和运用编程的能力做出评价。本书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系统地介绍了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函数参数的作用域、枚举算法、二
    陈杰编著计算机2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从工程化角度讲解大语言模型的核心技术、构建方法与前沿应用的著作。首先从语言模型的原理和大模型的基础构件入手,详细梳理了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了大模型预训练与对齐的方法;然后阐明了大模型训练中的算法设计、数据处理和分布式训练的核心原理,展示了这一系统性工程的复杂性与实现路径。除了基座模型的训练方案,本书还涵盖了大模型在各领域的落地应用方法,包括低参数量微调、知识融合、工具使用和自主智
    苏之阳 王锦鹏 姜迪 宋元峰计算机12.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空间信息处理角度出发,将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完整介绍人工智能方法及其在空间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不仅涵盖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概念与基本方法,而且探讨知识图谱、计算智能、新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同时介绍人工智能在地理文本大数据、遥感影像、激光点云等空间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实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
    罗欣 侯卫民 许文波编著计算机23.8万字
  • 会员
    《机器学习实战:视频教学版》基于Python语言详细讲解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用于读者快速入门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实战:视频教学版》共分12章,内容包括机器学习概述、Python数据处理基础、Python常用机器学习库、线性回归及应用、分类算法及应用、数据降维及应用、聚类算法及应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及应用、协同过滤算法及应用,最后通过3个综合实战项目(包括新闻内容分类实战、泰坦尼克号获救预测实战、
    迟殿委 王培进 王兴平计算机10.1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全方位讲解如何利用AI工具为HR赋能的著作,是AI时代HR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实战指南。作者基于深厚的HR管理经验和AI实战经验,通过科学的方法、高效的提示词、丰富的案例、清晰的步骤,细致地讲解了如何利用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人才管理水平。从AIGC的基础知识到AI工具的使用,从AI在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所有场景中的应用到使用AI的风险防控,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HR需要掌握的全
    田政 谷燕燕 唐琨计算机20.6万字
  • 会员
    2023年以来,OpenAI相继发布了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新一代多模态大模型GPT-4等产品,以强大的能力俘获了大量用户,颠覆了用户对于AI的认知。本书以ChatGPT为中心,对ChatGPT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本书共12章,前5章从ChatGPT概述、技术底座、内容变革、产业格局、商业展望5个方面对ChatGPT进行了解读,帮助用户全面了解ChatGPT,对其形成完整的认知。第6
    施襄计算机12.8万字
  • 自人工智能(AI)的概念诞生之日起,科学家们就热衷于探讨它的发展路径。第一阶段毫无疑问是计算智能,经过半个多世纪,AI在运算能力和记忆方面早已超越人类。第二阶段,是感知智能,让机器可以看得懂听得懂这个世界。科学界认为,尚未到来的第三阶段,是认知智能,甚至提到一个词:认知时代。我们来到大模型时代或者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了吗?如果我们此时此刻正身处这个时代,那上一个是什么时代?有人说,大规模预训练已经
    刘云浩计算机11.3万字
  • 会员
    本书由科大讯飞与中国科大的大模型的资深专家联合撰写,一本书打通大模型的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壁垒,深入大模型3步工作流程,详解模型微调、对齐优化、提示工程等核心技术及不同场景的微调方案,全流程讲解6个典型场景的应用开发实践。本书共10章,从逻辑上分为“基础知识”“原理与技术”“应用开发实践”三部分。基础知识(第1章)介绍大模型定义、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原理与技术(第2和3章)详细讲解大
    于俊 刘淇 程礼磊 程明月计算机12.3万字
  • 会员
    《洞察AIGC:智能创作的应用、机遇与挑战》内容分为3篇:第1篇AIGC的蜕变讲述AIGC的发展历史及其背后的智能;第2篇AIGC的应用讲述AIGC在文学创作、日常办公、知识管理、科研出版、工业制造、健康医疗、金融服务、品牌营销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常用工具;第3篇AIGC的机遇与挑战讲述AIGC的资本与技术前景,同时提出需要注意的风险。
    李海俊计算机13.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的主题----“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就是要通过对用户的深刻了解,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并且通过用户进行验证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产品可用性问题,并能帮助设计人员设计出高水平的软件。本书正是从软件可用性的角度介绍了国外流行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设计过程和方法。书中系统地论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软件设计的四个重要部分:人机交互分析,体验设计方法,用户界面设计专题,人机交互评估等重要内容。为读
    董建明等编著人工智能33.5万字
  • 会员
    全书共分为8个项目,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认识Internet、Windows10操作系统的使用、Word2016文档编辑与管理、Excel2016数据统计与分析、PowerPoint2016演示文档制作与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概论、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概论。各项目内容通过任务逐步展开,有利于适应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化教学要求,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书简明通俗,便于理解,不仅可以拓宽
    谢中梅 孔外平 李琳主编人工智能14.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说起,分层次的归纳了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并分别讲述了终端硬件、系统内核、国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应用和应用商店等各个层面的安全技术和实施策略,从终端、终端产品、云端、标准化工作等层面总结并提出终端信息安全解决参考方案。本书内容涉及终端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可以为终端安全产品规划部署提供有益参考,对构建完善的终端安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于安全行业人员
    李兴新 侯玉华 周晓龙 郭晓花 严斌峰等编著人工智能6.9万字
  • 会员
    本书对Python在职场办公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与介绍。全书共12章,第1~6章主要围绕与Python办公自动化相关的基础知识展开;第7~12章包括走进ChatGPT,文件操作自动化,Word、PPT办公自动化,Excel办公自动化,PDF文档操作自动化和邮件发送,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内容。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并配有相关资源,以增强读者的实战能力。本书内容易学易懂,适合追求高效工作、对办公自动
    杨永刚人工智能11.9万字
  • 会员
    本书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介绍使用树莓派玩转机器人的必备软硬件知识与技术。全书共8章,第1~4章为树莓派入门部分,主要介绍树莓派软硬件、Scratch和Python编程语言以及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案例,方便读者轻松构建树莓派项目。本部分学会之后,读者基本上可以掌握使用树莓派软硬件与第三方软硬件协同工作,搭配和使用传感器亲手搭建一个简单的用于巡线且自动跟随和停止的机器
    陈佳林人工智能6.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人工智能出版工程”系列图书之一。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简要介绍了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以模式表示为切入点,针对近20年来模式识别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系统阐述了线性子空间表示、非线性子空间表示、流形学习、稀疏表示、低秩模型、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相关代表性方法。本书可供高等院校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阅读,也可供对模式识别感兴趣的研
    杨健等人工智能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