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城市学:理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19-10-14 12:33:30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紧扣城市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展开分析,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重视人的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提出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偏好和期望等,通过精细化城市设计和管理来满足市民的需求,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高品位城市。最后对城市和城市学的未来进行展望性分析,为城市领域的学者和机构提供一个概念性的发展框架。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永东
- 会员李永东教授的专著《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以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内在关系。涉及的主要民国城市为南京、重庆、北京、天津、成都等。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观点,拓展了城市想象研究的路向。抓住城市身份和作家身份考察民国国都(北京、南京、重庆)和租界城市(天津、上海)的文学想象,阐发出城市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相互建构的关系。丰富了城市想象与民族国家的理论,运用城市文学理论39.9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形式延续初本,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1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跟母亲价值观不合、结婚前开始无性、我爱上了兼职工作的上司、努力却没有回报的儿子、有人问我为什么单身……从原生家庭到性别困境,上野千鹤子根据性别研究的成果,具体、实践地回答了大众人生中迫切的51个烦恼,冷静犀利之中不乏温情善意,社科5.8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初本形式,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0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社科6.7万字
- 会员打破性别偏见,就从正视月经用品开始!卫生巾难用又不安全还很贵?最佳避孕是女性带环?女装口袋还是那么小?你想吐槽的性别偏见,本书帮你精准炮轰!本书用20个物品,邀您见证200年来女性争取权利平等、经济独立、身体自由的历史!透过这些与女性斗争相关的物品,我们一起用女本位的观察视角,更加细致地贴近女性处境,看女性主义者如何利用物品来表达愤怒、争夺空间、交流观点、发起行动!准备好了吗?您将看到一场喧闹昂扬社科10万字
- 会员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社科31.8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汇集了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成立十年来诸位教师在社会学实证研究领域耕耘的部分学术成果,研究涵盖城市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心理、教育社会学等领域的诸多核心议题,体现了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对实证与经验研究的深刻关怀。社会学19.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强化公益属性”作为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深入探讨了事业单位工资分类管理、基本工资制度、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管理、津贴补贴规范管理等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全面分析了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绩效评价、编制管理、领导人员管理、财政保障、纪律监督等管理的协同问题,提出要对事业单位工资进行综合施治,着力构建事业单位工资治理体系,在事业单位工社会学23.6万字
- 会员改革开放40年来,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伴随着农民工规模的扩大,其在非农职业分布上呈现出逐步多元化的趋势,农民工内部也开始出现职业分化和工资收入的分化。基于陕西省、甘肃省、北京市和苏州市四地的农民工一手调查数据,采用职业选择模型、样本自选择矫正、工资差距分解等前沿的实证方法,本书对中国农民工在职业选择、职业流动、工资决定和工资差距等领域的决策机制和形成机社会学20.4万字
- 会员本书以2012年西安市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代际、区域以及性别等视角出发,关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西部中心城市农民工个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主要主要资本禀赋,分析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婚姻、社会融合、失范与安全、政治参与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方面的现状,揭示西部中心城市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学12.7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从社会偏好理论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社会合作行为,切入点在于把社会合作看做代表社会困境的公共品困境问题,合作行为表现为公共品博弈中的自愿捐赠。本书的核心思想如下: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性,在偏好层面上表现为社会偏好;社会偏好与自利偏好及风险偏好(不确定条件下)构成了个体偏好微观的结构,给定这一偏好结构,个体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体的;社会偏好与自利偏好以及风险偏好存在相互作用,或者社会学2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