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知三国:披露大家漏读、误读、没读懂的真相
更新时间:2020-03-06 16:34:20 最新章节:第8章 三国法律哪家强?——为何曹魏法律影响深远?
书籍简介
《知三国》既关注细节,也留心大局;不仅解读人物,剖析历史,更关注三国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在细节封面,《知三国》介绍了三国不同的货币,哪一家更宜居等有趣又不多见的史实;在时代大局上,《知三国》也关注到了士族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因战争导致人口锐减而出现的人口危机,不同的政权如何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生问题等。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进入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从开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本书以温情细腻且克制的小说式笔法,以先后控制东晋朝政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几大家族间的“权力的游戏”为线索,将几大家族的盛衰历史29.1万字
- 会员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枢纽性、全局性的问题。《论持久战》是系统阐述抗日战争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著作。持久战的思想来源于哪里?毛泽东为何要写、对谁而写《论持久战》?国内各方势力对持久战如何理解?国共双方对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什么不同?持久战如何战、如何到“底”、要多久?等等。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历史27.7万字
- 会员本书原名“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为高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在这部作品里,吕先生对中国自上古时代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军事、社会与文化等作了全面、简明的叙述与梳理,文字平实,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一部上佳的中国通史读物。此次再版,对发现的字词、历史知识点等错讹一一予以订正,以期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版本。历史29万字
- 会员拨天洞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四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羲神农的传说,似能想象先民生存的艰辛。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盘庚迁殷,四处游移的都城,从此有了定所。殷商杳杳,拂去甲骨上的尘埃,那笔划质朴的文字,不觉间已伴随华夏千年。文王治岐,万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誓》长流传。历史13.8万字
- 会员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历史18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洋务运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早尝试阶段。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现代性因素:在军事方面,引进和生产新式军火装备,开展了新式军事训练,建立了新式海军;在外交方面,开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驻外公使和领事;在经济方面,开始创办包括航运、保险、采矿、通信、纺织、造船、冶炼等行业的新式工厂和企业,并采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办”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学技术方面,开展了一些学习外国先进科技中国史34.7万字
- 会员1910—1911年,饱受列强侵犯的中国东北,又面临鼠疫的严峻考验。日俄等列强以治理公共卫生之名,行扩张权力之实;行将日暮的清政府则做出最后的应对。随着伍连德奔赴哈尔滨力挽狂澜,各国医学精英云集奉天,这场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不仅仅是一场环境灾变,还是近代中国应对外侮的历史写照,生态灾害、地缘冲撞和政治交锋相互交织,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事业于危机中借势萌芽,其影响延续至今。中国史9.6万字
- 会员本书选取了西双版纳哈尼族僾尼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理论与人类学的视角有机结合起来,以文献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僾尼人以“磨盘双合”为典型意象的社会性别关系、角色构成模式及其文化运作机制,诠释了社会性别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群体中的多样性演绎。本书所呈现的不仅是学术,更是人生,它充满了对纯真质朴世态的体验、对文化真谛的感知,以及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生中国史13.7万字
- 会员杨应彬,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作家,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州市军管副秘书长,参加华南分局党校筹备和组教工作。后任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广东省第五、六届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著有《小先生的游记》《岭南春》《春草集》《东糊诗草》《东山浅唱》《碎砖集》等,著作收入《金华集》。本书内容包括战友、同志、晚辈、后人怀念杨应彬的文章、诗词中国史2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