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当代大学生德性教育研究
更新时间:2020-07-17 13:01:0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目标是要引导人们崇德向善,形成善良美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却正面临多重困境,对此《当代大学生德性教育研究》一书做出了深入思考与探索,从经典伦理学中引出德性教育,把将实施德性教育视为走出大学生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突破口,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有机结合。研究成果显示了较强的学术性与实践特征,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和关注大学生德性教育的人员参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崇德向善,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德性教育研究》认为,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正面临多重困境,其工具理性被过于强化,而价值引导则被淡化。要走出当前困境,大学生道德教育亟待从规范教育向道德教育的本质回归,着力培育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价值选择。《当代大学生德性教育研究》主张,实施德性教育是走出当前困境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德性教育一方面可促进大学生深度认同道德规约,生成德性品质;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崇德向善,践行德行。本书从顶层设计与现实路径两个维度进行论证,构建了一套大学生德性教育的实施模式。朱秀丽:浙江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多家企业技术顾问。教学经验及企业任职经验丰富,出版多部服装结构和工艺类教材。
品牌:纺织社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纺织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操菊华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辅导员以不同的身份角色,主动且全面地参与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西华大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加强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并在育人实践中形成了诸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经验交流和分享,学校面向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管理服务的相关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广泛征集大学生思社科40.1万字
- 会员二十世纪上半叶,新旧思想与力量此消彼长,世界云波诡谲,北京大学汇聚了大部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识精英,是万众瞩目的中心。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选新生,颇能反映北大学人的立场、志趣及对国际的认知。1919年预科作文题:学问当以实验为基础说。1924年预科国文题:“研究国故”和“保存国粹”,是不是同样的事情?试把各人自己观察所得写出来。1925年预科历史题:我国关税失自主之权,国几等于灭亡,其故何在?其原动社科14.2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作者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文化传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多个视角审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课堂转型的重要突破路径,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和承载着新时代新教育的新梦想。作者通过实证研究,调查了各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状况,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以期为新时代教育新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社科11.3万字
- 会员本书分析了包括目标导向、知识输入、知识输出、外部情境、内部监控在内的迁移认知过程及内在机制,从教学促进迁移的角度,提出了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目的、组织、情境、心向、提取、应用”六要素,构建了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要素框架。在分析慕课所具有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目标、有机组织、情境认知、建立心向、激活提取和迁移应用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知识迁移的若干具体教学策略,对每条策略进行了理论阐释并结合实际的慕课案社科12.5万字
- 会员HaiqinYuandJustinM.ThomashavedocumentedthethoughtsofsomeofHarvard’sgreatestthinkersandmostskilledpractitioners,aboutthecraftofteachingandtheroleoftheuniversity.Rathertha社科15.3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视角,通过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关问题的阐释,系统分析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当今社会广泛运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相关对策与建议。社科12.9万字
- 会员本书以成都市职业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为主线,深入分析了职业体验教育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普职融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了以“全生命周期”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职业体验—生涯指导—专业探索”一体化生涯发展体系;以市域统筹、普职融通为引领,建立“市级区级校级家庭”四级统筹机制、“家园校园产业园公园”四园运行机制、“目标内容方式效果”四维监控机制;以四园同构、协同育人为路径社科9.7万字
- 会员“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是对新时代下“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的科学应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三全育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制定印发或指导出台若干政策文件,全面启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高校思政工作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三全育人”在理论和实践良性互动中不断注入新内容、凸显新特色,育人目标指向德社科1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