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
更新时间:2021-03-16 15:57:08 最新章节:三十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书籍简介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以来,历时30余年,取得全国省、市、县三级志书编纂的丰硕成果。本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首轮地方志编纂的历史过程,分析和总结修志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方志编纂理论及相关问题,从新方志的编纂理论、志书体例、修志方法等问题入手,提出与民国修志作对比分析的研究思路,进而提炼方志文化的内在因素,为当前修志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上架时间:2019-08-26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曾荣
最新上架
- 会员中英街不仅是中国百年近代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以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历史见证。《中英街往事:特区中的“特区”》将带领读者回忆这段历史,这是为了居安思危,以史为鉴,铭记教训和面向未来。全书伴随读者走进这条250米长,三四米宽的小街。重温小街沧桑,体验客家风情,聆听渔歌唱晚,回忆“购物天堂”,感悟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的荣辱变迁和家国情怀的故事。历史10.6万字
- 会员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国北京的“黄金时代”,名校集中,文人荟萃,作为文化都城充满迷人魅力。邓云乡成长生活于这个时期的北平,在回忆中重游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还原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立体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无限追想。历史9.9万字
- 会员位于嘉兴南缘的城南地区,从早期的江南乡村原野,蜕变为现代化新城区,成为嘉兴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从形态到格局,从功能到结构,城南的演进脉络清晰,呈现出多样性、完整性的特点。本书是由马学强教授领衔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团队所编写,以“嘉兴城南”为主题,通过对城南区域的长时段、多视角考察,丰富且拓展了嘉兴城市史研究的内容。从整个长三角区域审视,可以为江南“城南现象”“城南发展类型”提供样本。就历史2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近年讲新界、论本土之声不绝于耳,全因新界在香港本土历史和社会演变中,一直担当着关键的角色。自宋代开始,四大民系(广府、客家、蛋家及鹤佬)已经相继入迁新界,我们今日的本地人会吃盆菜、去打冷,拜天后、崇关帝,爱村落、保墟市,无一不与他们源远流长的风俗文化环环相扣。至19世纪末英人租借新界后,港府土地政策的改变,更为新界带来不一样的局面。为了重塑香港新界华人这段珍贵的生活历史,本书作者施志明以上述的香港地方史志19.6万字
- 会员《陕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是由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编,委机关各处室、各市卫生计生局、委直管各单位和有关学术(群众)团队参与编写的,旨在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各方面工作情况、进展、成就的大型权威性资料性工具书。本卷为2017卷,收编内容截至2016年底,全面记述了2016年度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政策法规、主要经验,以及年度内发生的大事、要事,重点关注地方史志46.4万字
- 会员《广州大典》是广州的“根与魂”,承载广州千年文脉。《广州大典研究》集刊,依托已出版的《广州大典》一期文献和正着手编纂的二期民国篇,主要刊载关于广州乃至广东的历史文献的蒐集与整理、岭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哲学、文学、历史、文献等学术领域,兼收与此相关的学术著作读书笔记、评论性文章及相关学术会议综述等。我们希望借助本集刊推进岭南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编纂出版,深入挖地方史志39.6万字
- 会员武汉四中·博学中学是一所曾创造过3个世纪教育辉煌的百年老校,是学校师生们共同潜心著写的教育诗章。本书是在查阅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并进行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史料真实,表达朴素,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书中最大的亮点是“厚重博学”部分,不仅是对史话题材的创新,而且是回归教育本质,对教育人以及被教育者的教育地位的认定。地方史志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