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建筑在线阅读
会员

走向新建筑

(法)勒·柯布西耶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6.2万字

更新时间:2021-04-20 14:28:37 最新章节:主要观点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柯布西耶代表作,首度收录17张柯布西耶《世界遗产名录》建筑作品彩插,法语直译!这是一本揭示建筑设计方法、颠覆建筑价值观的书,向世界宣告一个全新的建筑时代的来临。本书是柯布西耶在其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结集,书中阐述了何为机械美学,以及有关工业、经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作者提倡建筑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以及相应的建筑美学革新,其石破天惊的理念对现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柯布西耶指出现代建筑应当结合时代的需求、抛却虚华的空洞、批量建造住宅,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这句划时代的名言,并确立了现代建筑的美学观念“工程师美学”。
译者:陈红
上架时间:2021-03-30 00:00:00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法)勒·柯布西耶
主页
  • 会员
    “20世纪20年代初,石头缝里迸出了一个孙猴子,柯布西耶出版了《走向新建筑》,造了玉皇大帝的反。”《走向新建筑》被称为“一本奇书”、“一本极重要的书”、“一本永远不会磨灭的书”,“它把几千年来的建筑价值观颠倒过来了”。几千年的建筑史无非是帝王将相宫殿庙宇的历史……他关心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将其当作建筑学的基本层次,而任凭宫殿倒塌。他关心人的尺度,强调恢复人道的基础,需要的标准、
    (法)勒·柯布西耶历史文化7.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古迹入门》是一本全部以图解形式呈现的台湾古建筑入门书。台湾地区对于古建筑有着独特的划分方式,大致分为古迹、历史建筑、聚落建筑、纪念建筑等,其中古迹超过1000处,历史建筑更有上千处,已然成为宝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面貌多彩多姿,有三百多年前荷兰人所建的城堡,也有明清时代的古宅、寺庙、城郭,当然也有近代的建筑。每一处古迹都是传奇故事的舞台,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其建筑之美更是艺术的完美表现。为了尽
    李乾朗 俞怡萍著 黄崑谋 李乾朗等绘建筑12.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即便是在“七七事变”后艰难困苦的流徙岁月,他也从未放弃。梁先生基于调查写成的《中国建筑史》是首部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的本民族建筑史,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梁思成历史文化13.8万字
  • 会员
    本书透过中国建筑史学家的视角,对19世纪及20世纪西方建筑的演变历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与阐释,并对百年来西方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与流派、世界建筑大师、众多名家的建筑理念与建筑创作进行了全面介绍与评析。全书分为世纪之交,变革年代,时代大潮,质疑、探索、嬗变4篇,共38章,图文并茂,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并轻松掌握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相关知识。本书可供建筑院校师生、建筑史和艺术史研究人员及广大建筑师阅读,
    吴焕加历史文化29.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主要线索的随笔性文集。作者王贵祥为中国建筑学、建筑史学知名学者,本书将其近十余年来的思考与写作,按五个方向进行梳理,分别为高山仰止篇、中国建筑篇、建筑理论篇、思考探索篇、史论史札篇,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全面地观察与学习到一位建筑史学学者对建筑界、建筑史学界、建筑历史研究、中国建筑、建筑理论、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察与思考,并进一步对中国历史、文化与建筑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王贵祥历史文化26.2万字
  • 会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里,人们经常见到那些蹲守在宫殿、寺庙、宅第大门两侧的石头狮子。它们有的威严耸立,有的憨态可掬,经过历史的积淀,其形态逐渐形式化、拟人化,成为守护门院、确保平安的瑞兽,成为中华元素的符号之一,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一种狮的文化。
    楼庆西历史文化2.6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一座房屋的木构架完成后,在屋面上用瓦铺顶,在立柱之间用砖砌墙,从而围合成可使用的房屋空间。所以,除木料外,砖与瓦是中国建筑最主要的材料。砖、瓦都由泥土烧制而成,也有各自的发展历程,在工匠长期的实践中,砖、瓦的制造技术不断完善,还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本书讲述的就是砖、瓦在技术与艺术方面的形制与价值。
    楼庆西历史文化3.1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团队通过梳理历史、拍摄图片、3D建模,图文并茂地向广大读者介绍南京大学校园内百年建筑流变,包括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校园内各个历史建筑,从历史到现实,以建筑为载体再现南大百余年校史沿革,对于铭记校史、保存校园文化记忆具有重要记忆。
    周学鹰 马晓历史文化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