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美《伤寒论》临床十讲在线阅读
会员

李赛美《伤寒论》临床十讲

李赛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8.3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28 15:26:59 最新章节:案例教学(二)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伤寒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班开设的唯一经典课程,也是临床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之必选。本书作者李赛美教授自2000年担任博士班《伤寒论》课程主讲已16个年头。由于伤寒团队教学任务重,加之病区医疗工作繁忙,往往采取分片主讲包干制,博士班课程自然由本人全力担纲。关于博士班30学时课程设计,原来多是专题讲座+探讨自学,后来《伤寒论》渐受博士生重视,选此课程人数越来越多。学缘背景各不相同,部分还未曾接触,或未系统学习过,听课时也遇到不少困难,为了在已学和未学者之间平衡,又不失《伤寒论》系统性、完整性,后改为以《伤寒论》温习为轴线,融个人临床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提炼其临床运用思路和技巧,并加上部分专题讲座,大受欢迎。本书稿即是由团队拍摄博士班《伤寒论》授课全过程,并根据视频翻录整理而成。共十次课组成十讲。作者简介作者从事中医临床经典理论教学与临床研究3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辨治糖尿病、肝病、甲亢、抑郁症及疑难病症;在糖尿病心脏病研究、经方运用与推广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影响;主持全国经方班成为享誉海内外继续教育品牌项目。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赛美
主页
  • 会员
    本书通过近200幅漫画彩图,并结合幽默风趣的简要语言,在不违背经典著作基本理论和思想的前提下,简明介绍《金匮要略》相关疾病和方证内容,给读者鲜活地呈现一本喜闻乐见、不拘一格、妙趣横生的《金匮要略》中医经典漫画读本。
    李赛美中医2.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天圣铜人的铸造者王惟一本名王惟德,是宋初外戚王继勋之孙,后家道中落,流落江湖,成长为针灸名家,“素校禁方,尤工厉石”,“创铸铜人为式”,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以王惟德创制天圣铜人的传奇经历,力争用更宏大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北宋前中期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历史。
    吴蔚医学27.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中医传统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之作。本书由数十位中医专家,穷六年之力,通过源流解析、理论阐释及各家运用经验的介绍,力求对中医调肝理论做出较为系统全面总结。全书分探源(传承)、阐释(发挥)、应用(发展)三篇,对于古往今来的中医调肝思想进行传承经典、系统整理、集中论述。全书内容丰富、实用,采用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展现调肝理论在古往今来临床运用过程中的演变与发展,以达到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便
    武维屏主编医学29.6万字
  • 会员
    本刊第四辑共收录学术论文19篇,“名医·名家访谈”栏目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在清宫医案与老年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栏目既有法律制度、保护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层面的讨论,又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等具体个案的剖析,还有从国外法律分析、国际立法借鉴等视角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探讨;“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栏目既对出土医学文
    陈玉梅 江凤艳主编医学26.8万字
  • 会员
    本书系《中医临床经典评注丛书》之一。对中医经典《温病条辨》做了全面的评注。书中针对每条原文采用“提要”、“注解”、“评注”形式,对某些重要方证条文,结合临床,后附笔者及吴鞠通等古代医家所治医案,并加按语剖析之。本书结合笔者学医四十年来的临证体会及学习之悟,对《温病条辨》条文内容的理论意义、方药使用及临床所治病症进行分析和阐发,详略结合,较全面的揭示了吴鞠通的学术思想。对中医临床各科均有启迪思维之用
    张思超编著医学3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软组织外科学的视角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运动特点,通过对运动系统损害阶段的分析,寻找需要治疗的层面。不同损害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使治疗更具个性化。通过对经典中医语句的分析,使人了解中医研究的立论所在,将力学理念加入到中医针刺治疗的研究中来,使针刺治疗不再只是经验的积累,成为可复制性极强的现代知识;通过分析不同针具的作用特点,使临床治疗效果的确定性大大提高;对经典经验穴位的作用分析,使单纯的朴素辩
    王震生主编医学14.1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上、下篇构成,共6章。上篇总论,分两章,第一章岭南中药业简史,第二章岭南中药特色炮制探析。下篇各论分四章,第三章蒸法,包括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研究、清蒸、盐蒸、酒蒸、醋蒸、姜汁蒸、发酵蒸法、四制蒸法;第四章泡法;第五章其他特色制法,第六章香港的特色切制药物等。全书共收载60多个特色炮制品种,包括来源、饮片历史沿革、规范与标准、炮制作用、现代研究五部分,其中现代研究部分包括工艺、药效、成分、作用
    曹晖 孟江 张英主编医学17.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刘霁堂教授主编的,由该专业几位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共同撰写而成的关于中医哲学的学术著作。全书由古及今,首先从中医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的哲学理论、思想及其特点讲起。其次论述了近代以来中医在医学现代化的进程中遭遇的困难,并详细分析了其观念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展过程。最后结合现代医学的特点和中医系统论的思想优势,论述了中医理论目前的发展和未来应坚持的发展方向。
    刘霁堂主编医学21.4万字
  • 会员
    本书拟以我国历史时期为序,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6个时期。各个时期首先结合其医学、经济、文化、教育及对外交往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剖析该时期本草的编写情况,药物应用和理论发展特点。然后选择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较为详细地介绍其学术成就。对于选择的代表性本草,分【概况】和【钩玄】两项,前者介绍作者、成书时间、编写情况、版本及流传等,后者在介绍卷帙、体例的基础上,着重发掘其文献、理
    周祯祥 张廷模主编医学65.2万字
  • 会员
    大、小水火法是产生于我国西北天水地域的一种补阴求汗、扶正达邪的治疗方法。其多用于伤寒门中之误治坏病,或温病过汗劫阴,或亡血、失精,或妇人产后而致邪热久羁、阴精大耗,无以化气酿汗达邪,或阴损及阳、身热足冷等病证,每能起到扶正达邪于表,挽危重于俄顷之效。它凝聚了天水几代医家的智慧和心血,创立已逾百年,而今几成绝响,张正海先生呕心沥血钩沉整理欲广其传,兴废继绝之功自不可磨灭。本书对中医临床在工作者开扩思
    张正海主编医学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