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还原的象在线阅读
会员

无法还原的象

陈嘉映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随笔18.1万字

更新时间:2022-01-07 14:38:33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陈嘉映经典学术随笔。我们这代人有过什么呢?我们这代人还有什么呢?我们只有精神。于是我们在这里相会了。读一本新书,不再像是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蹦出一个新想法,不再像是彻照整个心灵的令人狂喜的日出。一本书,是千千万万本书中的一本,不过增长一点点知识,一个想法,不过是融入思想海洋的涓滴。一叶小舟,在狭窄蜿蜒的河道里,感到自己疾行。河道渐宽,徐徐融入海洋。在这茫茫大海上,不再感觉到自己前行,甚至不再有前行的方向,四顾茫然,所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开始感到生之有涯知之无涯,开始感到一个人只能学到一点点东西,只能思考一点点问题,那种尽收世间学问、独立于天下至道之巅的期许,不知不觉中显露其虚妄,尽管还要很多年,这种感觉才逐渐变成默默的体会,还要很多年,这种体会才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克服青年时期的理性骄狂。随之而去的,还有青年时期对理性光明的无界激情。幸与不幸,思想的青春结束了。今后是为伊憔悴的工作。越到观念的深处,论证的理据就越发内在于论证过程本身。在观念深处,我们较少谈论对错,更多谈论不同、差异,更多谈论深度和道性。
上架时间:2022-0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嘉映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有人说,孤独是21世纪的流行病。我们想方设法摆脱孤独,它却依然如影随形。孤独从何而来?人类注定与孤独相伴吗?历史学家费伊·邦德·艾伯蒂认为,孤独是一种现代情感。从宗教的衰落到工业革命,再到数字革命以来社交媒体与线上社区的蓬勃兴起,孤独观念的演变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理解孤独如何“被发明”,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如今孤独盛行。《孤独传》融合了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经济学等,力图还原孤独的隐秘历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文化16.3万字
  • 《北京的四合院》一书,深刻解读了北京传统民居的独特魅力。书中不仅详尽描绘了四合院的布局之美、建筑之精,还深入挖掘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家族情感。四合院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缩影,见证了无数家族的兴衰起伏,承载了深厚的民俗传统与亲情记忆。本书让读者在品味四合院之美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北京城的独特韵味与文化底蕴。
    杨天杰文化1.4万字
  • 会员
    近现代,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家大师闪耀中国人文社科乃至自然科学界。他们对脚下这块土地的热爱,那一份浓浓的家国情怀,无不以其格局之大、气节之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名门家风,有言传,更多的是身教。本书创作团队历时八年,追踪并对话33位文化名人子嗣,透过他们的目光,探寻书香之家的家风传承、文脉流传。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个人和家族变迁的背后,是什么?33篇深度访谈,还原一段段名门历史;130余幅珍贵照片,以
    沈秀红主编文化19.8万字
  • 会员
    晚近通俗文学泰斗包天笑,以九十八岁高龄,写下《衣食住行的百年变迁》,共分《食之部》《衣之部》《住之部》《行之部》四章,回忆了衣食住行人生四大要素在百年间的变化转移,行文生动,庄谐杂陈,娓娓道来,趣味横生。由于都是亲身经历,内容十分翔实,具有史料价值。此次整理,依据香港大华出版社一九七四年原版,尽可能保持其原汁原味。另附作者一九四五年在《杂志》上连载的《六十年来妆服志》《六十年来饮食志》两文,飨劳读
    包天笑著 王稼句整理文化10.5万字
  • 《北京的故居》一书,深情地追溯了多位历史名人在北京的居住遗迹,展现了他们生活与思想的独特空间。书中不仅描绘了故居的建筑风貌与内部陈设,更深入挖掘了这些故居背后的故事与主人的传奇人生。通过这些故居的探访,读者能够跨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体会北京作为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杨天杰文化1.4万字
  • 作者以冷峻幽默的笔触详细记录了特殊的1913年,巧妙地展开了一幅历史全景图。在文学、艺术和音乐领域,一切都被推向极致,仿佛没有明天。在巴黎、莫斯科、伦敦、柏林和威尼斯,社会精英层出不穷,他们的作品对我们的世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人们喝酒、沉沦、写作、绘画,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相互爱慕又相互诅咒。在这一年里,似乎一切皆有可能。然而,璀璨的开端却隐藏着衰败的预兆。文学、艺术和音乐在1913年证实人类已经
    (德)弗洛里安·伊利斯文化14.9万字
  • 《北京的胡同》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漫步于北京老城区的幽深巷弄之间。书中细腻描绘了胡同的古朴风貌、错落有致的四合院,以及胡同里独有的生活气息和邻里温情。通过胡同的变迁,反映了北京城的历史脉络与民俗风情,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浓郁的老北京韵味和独特的城市记忆。
    杨天杰文化2.1万字
  • 会员
    《晚清中国游记:“中央王国”的游历与调研》一书,凭借作者威尔逊深厚的军事、工程和地理知识背景及其亲身经历,为我们回顾晚清中国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视角。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广袤土地,从繁华的沪上到古朴的荆楚,从辽阔的台海到荒凉的塞外,细腻地描绘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同时深入剖析了东西方文明在交汇与碰撞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要言之,《晚清中国游记》不仅是一本记录旅行见
    (美)詹姆斯·哈里森·威尔逊文化14.3万字
  • 《北京的王府》一书,深入挖掘并细腻展现了北京城内众多皇家贵族府邸的辉煌历史与独特魅力。从恭王府的精致园林到醇亲王府的宏伟建筑,作者不仅描绘了这些王府的建筑美学与布局艺术,还深入剖析了它们作为权力与地位象征的深刻内涵。书中穿插着王府主人的传奇故事与家族兴衰,让读者在品味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通过对王府的详尽介绍,本书不仅是对北京古都文化的一次致敬,更是对中华历史文脉的一次
    杨天杰文化2.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用英文相继写出了《理想之书》(TheIdealsoftheEastwithSpecialReferencetotheArtofJapan,1903)、《觉醒之书》(TheAwakeningofJapan,1904)和《茶之书》(TheBookofTea,1906)等著作,被世人称为冈仓天
  • 会员
    除了植物学以外,可能没有哪一领域比民俗研究对植物更感兴趣。本书围绕植物五花八门的传说做了简短而系统的总结。比如白花预示着死亡?在这本书中,作者综述了各个方面的植物传说,包括植物崇拜、植物与恶魔学等。直至今日,此书仍是植物传说的经典之作。通过了解植物背后的故事,认识植物在历史与文化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