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AP中文仿真试题集(第二版)
更新时间:2023-04-20 18:34:00 最新章节:AP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Test 10
书籍简介
《AP中文仿真试题集》是为准备参加AP中文考试的全球汉语学习者编写的备考用书,目标群体针对性强。《AP中文仿真试题集(第二版)》既可以用作学校考前训练,也可以供学生自学自练。《AP中文仿真试题集(第二版)》以美国大学理事会颁布的AP中文课程和考试大纲为依据,从考题形式到内容完全仿真,突出沟通能力、文化体认、融会贯通和文化比较等方面能力的考查。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谢碧霞编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收录古文字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122篇,涉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秦汉文字等多方面内容的研究。既有关于文字考释的文章,也有关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校读、专题研究等的文章,披露了新材料,涉及古代的文字、思想、文化、制度等多方面,可反映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社科0字
- 会员本书根据作者李栋(Kris)、韩雅洁的编辑、写作经验,详细介绍了新媒体写作方法和变现途径,是一本让你学会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之书。书中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新媒体写作逻辑和方法,例如找选题常犯的错误、如何从热点中找到好选题、5个爆款模板、11种触发读者转发的开头、金句怎么写,以及如何上稿知名媒体等。每个章节都有丰富、生动的案例,便于阅读,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写作技能。全书基于实战经验,记录了一个从社科8.7万字
- 会员本书以文学视阈下的英语教学为主线,对高校英语的科学化、合理化教学进行了具体研究。全书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英美文学的学理思考、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及文学视阈下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二章是高校英语教学概述,重点阐述了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及教材、高校英语教师教学探究、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章从文学视阈下的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出发,对文学视阈下的英语词汇教学、英语阅读社科11.9万字
- 会员作者舒明月采用“串珠体”写法,每篇围绕一个主题(如“颜色”“容貌”等),将一流作家的经典片段串联起来,文学大家的文本作独到的赏析、精准的点评,并从中总结出无数易于学习模仿的技能点,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全书涉及48位汉语顶级作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名篇佳作几乎网罗殆尽,既是“读书地图”,也是“写作宝典”。社科20.6万字
- 会员《新媒体写作:从提笔就怕到成就IP》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写作的理念、思维和方法论,内容包括写作认知、选题定位、框架思维、精品内容、爆文的底层逻辑、精准转化、引爆IP、终身写作。书中运用了大量案例来解读写作的每一环节和巧妙技法,因此既是一本写作入门手册,也是一本写作实战书,可助力读者更新写作思维,从提笔就怕到成就IP,养成终身写作习惯,通过写作实现人生的更多可能。本书适合想要系统地提升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社科1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利用《早期北京话的新材料》(刘云,2013)和《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王洪君、郭锐、刘云,2017)所发掘整理的满汉合璧文献、京味儿小说、域外北京话教科书、曲艺等早期北京话文献,对早期北京话展开个案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敬称代词“您”、时间副词“且”、北京话中的担心—认识情态系统、处置标记“给”、“定”“准”类认识情态副词等专题。大规模新发掘语料使得系统的溯源研究真正得以实现,本书对敬称语言文字22.4万字
- 会员《广州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是语言生活绿皮书系列丛书,反映广州语言生活状况。全书包含四部分:工作篇、领域篇、专题篇和资料篇。第一部分工作篇介绍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2008-2017)、广州市中华经典诵读。第二部分领域篇介绍广州市领域语言生活,有《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传统核心城区街巷命名及其理据》《城市商业区商店标牌用字情况调查》等。语言文字12.2万字
- 会员《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入CSSCI集刊收录名单。语言文字22万字
- 会员本刊由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主办,张玉来教授主编。本刊敦聘戴庆厦、丁邦新、江蓝生、蒋绍愚、孙宏开、王士元等先生为学术顾问,丁邦新先生题写刊名。本刊以历史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汉藏语言比较为学术背景,立足汉语本体,注重跨语言比较,努力探寻汉语及东亚语言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汉语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规律的探索。本刊主要栏目有: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汉语史、汉藏语及东亚语言比较、出土文献语言、传统小学文语言文字13.4万字
- 会员明清汉语在汉语发展史上的地位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上承唐宋元汉语、下启现代汉语的枢纽,而且是大量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词汇的直接源头。明清汉语词汇的南北差异非常显著,但是迄今为止,其具体差异并不清楚,相关研究尚未展开。本成果对明清南北文献进行通观考察,发掘、甄选有比较价值的词汇现象,全面比较和综合分析明清南北用词的异同,揭示其具体差异,以推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进而为汉语方言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和理论依语言文字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