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哲学的生活方式(译文经典)
更新时间:2023-06-20 15:36:42 最新章节:译者简介
书籍简介
法兰西学院院士、深受福柯赞赏的法国畅销书作家皮埃尔·阿多代表作,以古代哲学的智慧引领新的生活方式。本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和芝加哥大学教授戴维森以及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卡尔利埃的对话录。阿多是一个优秀的哲学家,也是一个能够把奥勒留、普罗提诺、斯多葛派说清楚的传递者。他以渊博的学识指出,在古代,哲学并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对生活的选择,是旨在建立一种智慧效果的亲身体验,简言之,是走向智慧之路的实践。在《哲学的生活方式》这部访谈录中,我们会发现皮埃尔·阿多是一位出色的学者,他的诙谐而又远离“训言”式的判断,不但对学者、思想家极富教益,也会深深启迪现实中的普通人。在他时而讽刺、时而如格言般的判断里,展现的是一个隐秘、腼腆、朴素的人。跟随皮埃尔·阿多,读者将领会如何阅读和诠释古代的智慧,为什么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尤其是马克·奥勒留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做哲学,即学习面向死亡”,要学会“活在此刻,犹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样”。不再注意未来,而是观察自身,不把世界视为我们行动的简单框架,而是在自身中看它,为自己看它。这是既具存在价值也具伦理价值的立场。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姜丹丹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法)皮埃尔·阿多
最新上架
- 会员阿甘本视角下的荷尔德林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如何呈显欧洲最伟大诗人疯狂的后半生?居住在一个地方意味着什么?自我意味着什么?什么又是习惯?对于人类来说,生活不是首先意味着居住吗?吉奥乔·阿甘本的新书结合了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多年的所谓疯狂的详细年表,对通常被认为其不可读的文本进行了新的审视,旨在描述和理解诗人自己所说的习惯性和寓居性的生活。荷尔德林的一生被整齐地分为两部分:从1770年到1806哲学10.4万字
- 会员2025新版!得到近80万总订阅主理人熊逸颇具思辨张力的经典神作,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知识宏博,文笔生动,打破思维的边界,触达人性的涯岸,这是一场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思想盛宴,这是给独立思考者的心灵地图。贪欲、暴力、腐败……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大到战争、社会争端,小到人际纠纷、伦理问题,这是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所以从古至今,人们是如此渴求着正义,有关正义的问题也一直深深困扰着杰出的才智人士。但是哲学19.8万字
- 会员不论是论文、访谈、信件,还是讲座、演讲、发言,抑或是纪念海德格尔或奥登的文章,这些横跨20余年的文字,呈现出汉娜·阿伦特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她时而愤怒,时而平静,时而满怀深情。阿伦特说,她不想让思想僵化,所以拒绝创建体系,她不想让社会僵化,所以鼓励读者思考。能思的个人、摆脱了物质生活条件束缚的个人,为某个共同关心的问题聚集在一起,成立某个基层的委员会,在这之上是更高的地区委员会,最后是政府或国家委哲学39.5万字
- 会员本书为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而作,分析了新文化运动一百年来对中国的深刻影响,剖析了新文化运动对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深刻意义。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入手,指出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发展到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斗争,康德对二者进行了调和,建立了庞大的知识体系。下编以科学与民主的起源为背景,探讨了1840年以后,中西文化发生了剧烈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再次迎来了哲学20.2万字
- 会员《生命与自由:法国存在哲学引论》是一部介绍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读物。书中首先上溯到帕斯卡尔,然后探讨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哲学,最后讲到马塞尔的思想。这一思路反映出作者思想和精神的某种趋向,即先是离开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然后走向有神论的存在主义,之后又离开现代存在主义,走向法国近代早期的更为原本的存在与生命哲学的思想。这一探索,清晰而细腻,为读者呈现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独特风貌,发人深省。哲学1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