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肾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肾茶

李光 王金辉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12.1万字

更新时间:2024-06-14 15:52:23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肾茶为特色傣药品种,为唇形科肾茶属肾茶(Clerodendranthusspicatus(Thunb.)C.Y.Wu)全草,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福建等热区,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应用历史悠久,澜湄流域也有食用记录。肾茶在傣医中应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傣医书“档哈雅”、“贝叶经”中记载其用以治疗小便热、涩、疼痛等泌尿系统疾病,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具有特殊疗效。民间常以其入药或代茶饮,具有清火解毒,利尿排石,凉血止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肾茶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迷迭香酸、熊果酸、黄酮类及肌醇等成分,具有消炎、抗菌、排石利尿、抗氧化、免疫调节、健肾、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降糖等药理作用。随着对肾茶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产品开发亦愈来愈收到人们的关注,我单位做为技术依托单位也申报了“西双版纳肾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对肾茶宣传不到位,并不能让人们所熟知。本书书基于多年从事肾茶研究的成果积累和文献资料分析,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编著,拟包括肾茶品种选育、种苗繁育规程、规范化栽培规程、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开发前景、傣医选方等方面内容。面向的读者包括相关研究人员、肾茶企业种植户、政府人员及普通群众,即可作为相关研究及技术推广参考书,又可作为科普读物及政府政策制定参考书籍,受众面较广。本著作可对肾茶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撑,能够促进肾茶产业发展,同时由于肾茶栽培技术相对成熟,适宜种植区域较广,通过产业发展能够为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光 王金辉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这次修订,较第三版增加了白头翁汤、大半夏汤、大建中汤、茯苓饮、枳实薤白桂枝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续命汤、温脾汤等8首经方以及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3首后世名方,还增添了个人经验方三黄四逆汤1首。全书共收录91余首常用经方和15首附录方。作为本次修订的特色,是增加了776项循证研究的结果。临证经验与循证医学是医学的科学要求和发展动力,与循证医学结合是经方医学的优势。本书推荐适应症均标明循证医
    黄煌编著医学10.4万字
  • 会员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
    傅山医学6.4万字
  • 会员
    《内外伤辨惑论》为李杲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其自序并生前定稿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其顾护脾胃、重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想也陈述其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的著作。
    李文注医学9.3万字
  • 会员
    本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从事中医治疗肿瘤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见解,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医家小传,宏观角度总结了蒋益兰教授的学术观点、脉络及领悟;第二部分:学术思想及传承,从预防、治疗、情志、人文等多个方面总结了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第三部分,医案精选,收集整理了蒋益兰教授对各个癌种的观点概论、诊疗思路、临证体会及典型病案遣方用药,使读者循其思路,层层剖析,掌握精髓,从而化为己用。本
    蒋益兰 赵晔主编医学25.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医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药,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医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医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医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治疗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
    曾培杰 陈创涛编著医学21.2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关于针灸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在书中没有使用那些你听不懂的中医术语,却讲清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的来龙去脉,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方面面。同时作者还带领我们通过针灸视角,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
    左常波医学8.8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中医复兴之父”,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的第二位医中圣人彭子益所著。该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科学实用的中医系统科学。本次点校,以中国国家图书馆1947年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为底本。原书为5册,第1册收“原理上篇”、“古方上篇”、“温
    彭子益医学22万字
  • 会员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韦嵩主编医学18.7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
    周晓虹主编医学44.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为中医相关人员所必备。《金匮玉函经》是《伤寒杂病论》节略本。本书属中医经典影印丛书。本次为平装小16开单页影印,字体更清晰美观,便于阅读、携带。本次影印《金匮玉函经》,选用的是清康熙重刻何义门手抄宋本作为底本,力图全真还原古本概貌,可作为学习、研读之权威性参考文献。
    (东汉)张机中医1643字
  • 会员
    本书为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手法图谱,以彩色照片+文字的形式详细展示孙重三流派小儿推拿手法,包括单式手法、复式手法(十三大法)及常用穴位(部位)(带手法)等,约130幅照片,后附常见病治疗穴位与手法表。
    姚笑 张素芳 周奕琼主编中医4.5万字
  • 会员
    郭建红,中医学博士,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副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理事,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医辟谷养生技术实践应用与机理机制研究,主持2017年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中医气功辟谷技术防治慢性病培训班”项目。本著作旨在为广大慢性病患者提供辟谷治未病理论依据及方法,使读者全面了解辟谷养生技术理论体系,科学认识与正确选择辟谷方法,接受正规的辟谷养生指导,
    郭建红 王俊磊主编中医15.4万字
  • 会员
    西医学中医的教材未能让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真正理解,认同率低,他们对中医临床思维及其辨证论治更难有切实的理解,心中疑虑无底。因而学完之后,多数人仍重操旧业——西医,不愿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为此,我们认为应深入浅出努力用现代的学术语言来阐释中医理论思维的真谛,让受业者不再有“玄”的感觉,并获得理解认同,帮助他们理解中医临床思维,阐释各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的明确联系及运用,从而提供学习门径。本著述针
    王伯章 黄泽辉主编中医10.4万字
  • 会员
    上篇是从作者已出版的大量学术专著和发表的众多学术论文中,选出具有个人学术特色、蕴含某些创新论点,或产生过一定学术影响的章节或段落,分别辑入中医理论类、《黄帝内经》的训诂及校勘类,和中医药对外交流及英译类三章,每一章又分为若干个小的专题。下篇是从作者数千个人医案中精选出81例,均是记录较完整、病情严重或复杂,但疗效满意(治愈或显效),而能发人深省者,少数医案曾有诊治不当的经历而最终获效,无论经验还是
    成肇智 成果中医20.3万字
  • 会员
    书稿总结了杨达夫、尚天裕、李振华、王今达等33位津沽名家的学术经验与治学特色,有助于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和思想方法,为传承中医药名家学术经验做出贡献。
    张伯礼中医7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