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任之堂古中医学启蒙
更新时间:2024-08-30 15:34:09 最新章节:第12章 学好古中医的四大途径
书籍简介
古中医是指汉唐以前的一种医学模式,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天人相应观念,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密切联系的,人与天地宇宙都是一气变现的结果,故人要顺应天地运行的规律。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中医学的疾病认识观与养生诊疗观。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这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则是古中医学的的灵魂所在。《黄帝内经》为古中医学提供了最可靠的理论依据。医圣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严谨精妙的六经法度与千锤百炼的传世经方则是古中医学在临床上的神兵利器。《神农本草经》则为古中医学展示了用药大法。汉唐以后,金元以降,明清以还,儒理之道渗入医林,古中医学就此陷入了低谷。直至清末民初彭子益的出现,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内经》、《难经》、《神衣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找到了古中医学传承断层的脉络,使古中医学得以重生。本书为古中医学入门读物,由任之堂主人余浩撰写。着重讲解了古中医学的世界观,即精气学说,古中医学的方法论,即阴阳五行思维和象思维,古中医学的藏象学说、气化论、诊疗观等。本书由作者的课堂讲稿改编而成,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旨在回归中医的本原,推进古中医学的发展,促进中医学的复兴。
上架时间:2024-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余浩 熊广华主编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汲取了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马万千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的丰富实践经验,结合中医脏腑理论,系统介绍了中医辨识35种亚健康状态的方法。书中强调亚健康状态是介于生理和病理之间的中间状态,其是否进展为疾病与人体脏腑功能强弱、气血和阴阳平衡密切相关。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概述了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分类,以及影响因素与中医调理法则。各论部分则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亚健康状医学7.7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篇为理论探讨篇,对陈可冀院士的学术思想与相关中西医结合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中篇为临床实践篇,分别对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术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对陈可冀院士治疗相关疾病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挖掘;下篇为基础研究篇,分别论述了在陈可冀院士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对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基础研究经验,期望对各位读者有抛砖引玉作医学25.7万字
- 会员本书修订继续保持3版风格和基调,以现行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为蓝本,将本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释。本次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现代论述部分内容,使其知识点的应用更具实践性;二是对图表部分,作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加直观明了;三是对原文解读部分做了删减,选择紧扣知识点的原文,并对一些难懂的词语增加解释。此外,在每章之后增加【学习要点提示】,便于复医学23万字
- 会员《扶阳论坛6》为第6届扶阳论坛专家演讲稿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策划组稿的一部著作。本书延续了《扶阳论坛》的“完全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无暇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扶阳学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个学术流派之一,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中华中医药学会先后打造了“扶阳论坛”“国际扶阳医学大会”等品牌活动,开展扶阳基地建设,发掘培育扶阳医学人才,各项工作都取得医学20.3万字
- 会员孙良佐教授是首届全国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医经典《伤寒论》及中医妇科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本书系孙老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书稿内容朴实、实用,记录了作者55年来在中医妇科学临床工作中的所得所思和临床实践的点滴体会。全书科学性和学术质量良好,整体框架和内容结构合理,文字朴实医学20.8万字
- 会员本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分为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每门医学6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