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录在线阅读
会员

辨证录

(清)陈士铎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36.7万字

更新时间:2025-01-21 16:27:13 最新章节:二十一画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舌脉的诊察。由于本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后世刻本颇多,有些书商将其改名为《辨症冰鉴》等书名。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陈士铎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内外伤辨惑论》为李杲代表作之一,也是唯一一部其自序并生前定稿的著作,充分体现了其顾护脾胃、重在温补脾胃阳气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以及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思想也陈述其间,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的著作。
    李文注医学9.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权威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大量实验和研究报告为依据,深入分析了关于衰老的特征及其成因,在细胞、基因、菌落和病毒的层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衰老的秘密,综述了科学家们为了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目前正在做的工作。除了药物与各种营养剂之外,本书讨论了如何通过日常的膳食和运动达到晚年健康的目的。其中还有专门一章介绍如何增加免疫力来抵抗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
    (英)科林·罗斯医学13.7万字
  • 会员
    本套教材为首套经方培训系列教材,包括《经方概论》《经方方证》《经方药证》《各科经方》《各家经方》以及《基层经方推广手册》六本,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组织编写,黄煌教授担任主编。突出经方医学的独特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以培养经方临证辨治思维能力为核心,系统、全面讲述经方医学“方—证—人”体系,旨在训练培养一大批基础理论全面,临证功底扎实,能熟练运用经方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全套教材深入浅出,
    黄煌编著医学18万字
  • 会员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作者杨承岐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基层医生,曾任职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作者十二岁学医,十六岁悬壶乡里。虽然因小儿麻痹症夺去了左腿的健康,但为了诊治患者,靠一根拐杖,一架破旧自行车的帮助,走遍了方圆百余里大小村庄的千家万户。作者将其三十多年临证得失倾囊写出,毫无保留。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源于临床又验之临床,是他后半生攻病克难的“百宝囊本书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研究:既有成功的经验,
    杨承岐口述 杨丽平整理医学10.3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三阴三阳理论,对六经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用《内经》等经典理论考证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和寒温纷争的历史,并分析了寒温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外感热病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辨证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各种辨证方法可统一于六经辨证;系统论述了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以及外感热病的发病;提出了外感热病六经寒温统一理论:外邪入侵,首先侵犯六经所属脏腑之虚处,故脏腑在表之营卫必应之,天人合一则病有寒化热
    周晓虹主编医学44.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医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药,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医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医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医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治疗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
    曾培杰 陈创涛编著医学21.2万字
  • 会员
    韦氏微创针法风湿病诊疗学阐述了中医学经筋理论的概念、分布规律、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及其在痹证(风湿病)中的应用等内容。针对常见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在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建立的现代经筋微创疗法及其诊疗体系框架下,重点介绍了韦氏微创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军事训练伤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韦嵩主编医学18.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以任之堂讲课提纲为写作蓝本,以中医学子在任之堂求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作为重点叙述,把“由脉把出病机,由病机写出治法,由治法处方选药”这一系列完整辨证过程奉献给读者。并在听课笔录手稿和录音整理的基础上予以编排润色,故写作风格是原汁原味的讲课形式。本书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语言白话,通俗易懂,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王蒋 宛金编著医学19.6万字
  • 会员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
    (清)陈士铎撰医学36.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共分3章,系统总结了作者潜心研究螺旋藻复方和针灸足三里抗运动性疲劳的成果。第一章介绍了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研究、针灸治疗研究和其他中医治疗方法;第二章阐述了螺旋藻及其复方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第三章总结了针灸足三里治疗疾病的研究现状、针灸足三里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对促进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与应用大有裨益,也可作
    朱梅菊中医9.8万字
  • 会员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苏沈良方》专题学术研究,分别从苏轼、沈括生平与贡献、版本与流传,方剂特点、用药特点,炮制与服法特点、病证及医案、养生思想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下篇为《苏沈良方》校释。该书集临床运用、学术研究、校注于一体,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及文献性。对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医生,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学习实践均具有较高价值。
    苏颖 苏鑫 魏晓光中医16.7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肛肠疾病分册》(以下简称《肛肠疾病分册》)是针对《指南》2012年发布后其适用性、应用性评价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而进行的二次修订。《肛肠疾病分册》在《指南》原文基础上突出介绍了20种肛肠疾病的诊疗应用要点、方剂成方注意事项及预防,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惑答疑与补充,目的是为了指导《指南》的应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肛肠疾病分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委托中华中医药学
    田振国中医11.8万字
  • 会员
    本书来源于2017年由中国书店出版的,邹云翔先生的女儿,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主编的《邹云翔手录孤本张简斋医案》。由于在此书前张简斋医案未流传,更无对金陵学派创始人张简斋医案的研究及评解,而本书以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为指导,集中邹云翔教授和邹燕勤教授的弟子们,对金陵学派创始人张简斋医案进行系统整理及评解,对保存及整理中医名家经验,宏扬中医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钢 孔薇 曾安平主编中医58.3万字
  • 会员
    董建华(1918—2001)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家。其临证所涉病种遍及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外感热病及脾胃病,用心良多,体会尤深,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今值董老诞辰百年之际,其家人将先生医论及医案之精华,重新编辑整理成册,并将先生手稿的膏方病案附于书末以飨读者。从多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出董老的学术思想。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阅读。作者简介:董建华(1918.12.1
    董建华中医18.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介绍中医药治疗临床常见皮肤病性病的图谱类书籍。本书共20章,分为121种(类)皮肤病与性病。书中应用中医理、法、方、药,并列举临床病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包括7种恶性肿瘤,7种性病和11种生殖器部位非性传播疾病)的治疗方法,并配套治愈前后的精美图片300余幅。
    蓝吉如等主编中医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