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公共安全概论
更新时间:2025-04-07 14:00:44 最新章节:第31章 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在界定公共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将公共安全划分为城市公共安全、乡村公共安全、边境公共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四大类型,这些安全类型又包括不同的安全内容,如城市公共安全包括城市人口安全、城市生产和交通安全、城市社会治安等;乡村公共安全包括乡村自然灾害、乡村生态安全等;边境公共安全包括国土主权安全、跨国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等;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国家主权与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核安全等,本书对这些安全内容进行了案例与解释相结合的分析。
上架时间:2020-08-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黎丽 于洁茹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对技能人才生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在数字变革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进行技能人才生态评价?技能人才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完善技能人才生态的路径有哪些?为此,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3部分:首先,分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技能人才生态现状,包括技能人才数量和结构、产业升级、动态环境等方面。其次,对数字时代的技能人才生态进行评价,包括新时期技能人才生态评价指标社科18.3万字
- 会员本书由一批参加过全国大型入户调查的老师和督导学生们合力完成,他们把调查的亲身经历以及所思所想所感用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把课堂到田野、知识到实践之间的那条看不见的路渐渐勾勒了出来。在这条路上,现场抽样如何做,现场访问如何问,与受访户如何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遇到拒访怎么办,遇到挫折怎么办,如何做好访员的心理建设,如何做好调查团队建设,如何处理督导和访员的关系等问题都能找到答案。社科15.9万字
- 会员本书以科学的理念、开放的姿态,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理论与实践体系。全书分三个部分共十三章,探讨了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及其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内涵结构、效果评价,实证分析了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的职业价值观澄清、员工职业发展、心理资本提升、人文关怀环境构建等,并对中国管理情境的积极组织行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开发创新人才、促进职业胜任力提升等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社科25万字
- 会员本书以“志体”写法,全面记录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自建院以来四十年奋进历程。全书共有概况、机构设置、人员情况、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历年科研成果及奖项统计、大事记六章内容。在客观介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基本面貌基础上,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机构变化和人事变迁脉络,较为翔实地汇集整理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发展大局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及各类获奖情况和批示统计,并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发展进程中系列社科13.6万字
- 会员《黄海学术论坛》系山东大学(威海)组织编撰的学术集刊,本辑为2017年下半年刊,聚焦于东北亚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东北亚各国在长期的相邻相处中编织了特殊的邻里关系,各国既有多样的个性特质,又有融通的认同性特点。东北亚正在经历由近代形成的旧格局旧关系向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格局新关系的转变,其中文化的转变居于重要的地位,关注东北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对于东北亚区域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社科17.4万字
- 会员本书主题论文涉及城市社区环境治理议题、“枢纽型”社会组织目标错位的实践逻辑及机制、ENGO从环境抗争到协同治理路径演化中的作用机制、政府购买服务环境下的社会组织行动策略、长三角地区社会企业双重目标之平衡、道德化市场中的社会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的专利创新效应及其影响机制;书评关注和分析非营利部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三者之间的合力协作;访谈录介绍了宁波市象山县抗癌康复协会探寻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之路的历程;社科14.4万字
- 会员《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是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集刊,汇集了相关领域的大量优秀成果。本书为2017年卷,分为“税收与财政”“经济与社会”“文化与社会”“学术评论与综述”四个专题,主要收录了茶税和杂税征收、万历清丈,水利建设、戏曲文化、官学系统等方面的20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社科26.6万字
- 会员本书寻绎了19世纪末来自日本的汉语借词“科学”由外而内地生成中国“科学”概念的全过程,爬梳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社会变革之间发生的复杂深刻的纠葛,由此揭示一路走来“科学”泛化为信仰的缘由。研究表明,在晚清民初的语境中,“科学”一词因国人的理想不同,各循进路,“科学”语义在格义曲解中泛化生歧,呈现中国特色,且权威性日益增强,整体性地嵌入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延续至今。社科30.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该书立足于国家与上海市人才发展战略,从科技管理与政策视角对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及环境支持展开系统研究,关注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及成长环境问题,从科技创新人才特质分析入手,考查人才成长特征、人才成长政策与组织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人才成长机理,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深化,在实践上也将为完善和创新科技人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丰富了人才成长理论,亦为科技创新人社科总论13.2万字
- 会员该书按专题形式撰写,重点围绕“中国统计发展实践”的主题,分为中国统计体系、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中国财政统计、中国外贸统计、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和中国参加全球国际比较项目六个专题。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主要问题、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同时也非常注重国内实践与国际标准、其他国家实践的比较,以及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评估,借此求解中国统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社科总论21.5万字
- 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等单位的诸多资深研究员,以亲身经历,从各自特定视角忆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同类作品相较,本书视角更为聚焦,不是散乱的回忆文章,且作者都是我国著名的资深经济学家,具有更高的学术参考价值。社科总论45.2万字
- 会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国际卷》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组织的回忆录式的文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国际卷》的宗旨是通过专家学者的回忆,记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旨在留存,为有志于梳理和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历史的学者提供第一手的资料。社科总论43.8万字
- 会员本书以评弹界首个公营评弹团(上海评弹团)为研究对象,以该团成立的1951年至上海评弹界组织化完成的1960年为研究时限,通过架构评弹组织视角的理论,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来研究该阶段的时代特征以及江南社会的变迁史。评弹组织视角的理论由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组织实践、组织权术五部分构成。组织结构视角关注在由单干私营到政府公营的组织化过程中,评弹艺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社科总论19.8万字
- 会员本辑主题为“新时代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分为“特约专稿”“国际快线”“规划研究方法”“空间规划争鸣”“经典集萃”“都市圈规划”“平等规划探索”“乡村规划动态”“研究生论坛”9个栏目,共13篇文章。新时代是中国各行各业奋发前行累积成就的时代,新时代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无疑将发挥更强大的科技作用,规划师也必将能够在中国新时代的征程中不断展示规划决策咨询的风采。本期主题围绕新时代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倡导新时代的社科总论1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