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在线阅读
会员

太原功臣与唐初政治

张耐冬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中国政治18.7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19:32:46 最新章节:赘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作为唐代建国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太原功臣这一群体在唐初的政治际遇,反映了武德时期的政治模式与权力关系。本书以这一群体为切入点,对晋阳起兵至李渊称帝这一过程中体现的政治关系与唐初政治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并对陈寅恪提出的“关陇集团”“李武韦杨婚姻集团”等中古史研究中的理论命题有所回应。此外,有关太原功臣的历史叙事,是唐初修正建国模式、重新塑造开国史的重要文本,本书以此为个案,对唐初政治实践对历史观念与国史编纂的影响也略有分析。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耐冬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民国保甲制度为纽带,以甘肃各县保甲推行之实况调查为依托,以时间和空间结合叙述的模式,系统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保甲制度在甘肃省域推行的具体实践及其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并对保甲制度推行过程中的各类个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柳德军政治32.5万字
  • 会员
    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化尤其是其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占据着决定性地位。新时期,伴随着包产的推行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从各个方面体现出现代化的转型,也成为小说叙事的一个主要内容。目前,关于新时期小说中农民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很少,对农民意识现代转型的系统研究基本上是空白。本文力图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线索,从土地意识、身份定位、伦理困惑、科学意识、消费观念等五个方面梳理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并由此探究农民
    张连义政治19.4万字
  • 会员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获得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手段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内容不断充实,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村民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虽然我国的乡村治理正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但目前乡村社会结构日益分化,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另外,我
    汪燕政治18.7万字
  • 会员
    元代的政治制度,建立在蒙汉二元混合的政权结构与组织形式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监察机构职能的加强,行省制度的设立,土司制度的开创,以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机构的设置等,都为后代所承袭。元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陈高华 史卫民政治28.8万字
  • 会员
    本书遵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分析路径,聚焦探讨曾绵延中国历史数千年并至今仍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国家治理模式“大一统”秩序的建构及演变。本书首先探讨“大一统”秩序的精神动因、制度建构及社会心理,其次分析“大一统”秩序框架下的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互动、竞逐及融合,再次阐释中国基于传统大陆文明的“大一统”秩序被现代海洋、大陆文明所解构的过程及原因,最后分析“大一统”秩序及精神内核的当代价值,以及其
    莫翔政治32.4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理论和实践两层面挖掘了其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客观描述了当下我国新时代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理论的视阈具体剖析其成因,最后着重就如何破解我国当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出了新时代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高质量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对策措施和政策
    王同新 王颖政治20.4万字
  • 会员
    宋仁宗朝(1022—1063)是两宋思想、文学、政治各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关键历史阶段。此期的儒学复兴、诗文革新和政治变迁彼此交融互渗,均主要由庆历士大夫这一复合型士人群体来承当和推动。本书聚焦北宋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由党争、改革、言事、舆论、声望、贬谪、吏治、边事、文武关系、代际互动诸议题入手,全景展现庆历士大夫在长期被污名化的境遇下如何经由体制内外的一系列言说活动展开自我辩护,在阐
    王启玮政治67.7万字
  • 会员
    本书所收24篇文章,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在梳理学术史的基础上,论述了秦汉邮驿机构渊源流变及其职能和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秦汉公文的收发、传递与管理;第三部分为邮驿吏员杂考,涉及郡督邮、边塞部候史和各邮驿机构服役的刑徒及汉化的羌人;第四部分考证汉代武威郡治移徙和居延郡县建置,其内容与邮驿管理密切相关,故作为“附录”置于文末。
    高荣政治26.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长时段、大历史的学术眼光研究中国历代治理体系,除“导言”和“结束语”外,分设“行政与监督”“吏治与用人”“中央与地方”“民本与民生”“思想与文化”“礼治与法治”“基层秩序”“边疆治理”“民族治理”“宗敦冶理”“环境治理”十一章,每章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沿革、体系架构、主要特点、经验教训等,重在揭示“中国历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从而汲取中国历代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中国的国家
    夏春涛主编政治9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