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线阅读
会员

郑和下西洋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李新烽 曹放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27.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8 11:50:5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全书分为五个专题,包括“郑和下西洋与一带一路”“史料郑和下西洋与考古”“再思郑和下西洋”,以及”大航海时代与海上丝绸之路”。本书的作者集结了一批历史、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考古等专业的知名学者,他们从各个角度研究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细节,从宏观的意义、影响到中观地考证郑和航行的路线和范围,再到微观地考古其所到之地的中国瓷器,最后从郑和开创的大航海时代引申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传承和现实价值。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依据历注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大量带有明确的西夏文或非西夏文的干支纪年、属相纪年或年号纪年,对инв.№8085历书中的年代、朔日、闰月、月大小、二十四节气等做了最大程度的复原。在年号纪年方面,根据西夏首领官印题记,纠正了《宋史·夏国传》元德有八年的记载,指出元德九年与正德元年共用丁未年(1127年)。同时,制作《西夏历与宋历朔闰对照表(1120—1207年)》,为复原西夏近200年的历谱打下了坚
    彭向前历史14.6万字
  • 会员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清末民初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重大影响,并影响到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非常值得学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目前学界对袁世凯的研究仍不充分,局限于政治史、革命史观的研究视角,忽略了袁世凯对经济世情的掌控与把握。该著撷集了作者20余年在袁世凯、北洋史方面研究的论作,可为研究者提供更加多维的视角观察袁世凯。该著分七个部分,分别探讨了袁世凯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研究现状,袁世凯与清末
    张华腾历史42.2万字
  • 会员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为国破产”,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
    卢征良历史21.4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地理学与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广泛收集方志、民间文献、域外文献等各类史料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从地理环境与历史维度探寻了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及重要贡献,继而分别从福建的民众生计、民风习俗、地域人群、民间信仰、政区变动等视角多维度剖析海上丝绸之路与近世以来福建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注重宏观论证与微观阐释相联系,并进行区域比较,考察地域社会分异,揭示海上丝绸之路对近世以来福建
    钟羡芳 徐文彬历史22.2万字
  • 会员
    《谢涛说大秦(壹)》以秦嬴崛起为起点,以《左传》《史记》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从伯益辅佐大禹治水到秦穆公成为西戎霸主这段历史。这其中,有秦嬴作为夏商两朝贵族的辉煌,有周天子式微后秦嬴作为救驾功臣崛起,有秦国与中原诸侯的纠葛,有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骄傲……
    昊天牧云历史12.6万字
  • 会员
    本期共刊载资料6篇,其中中文文献4篇,译稿2篇。《恩泽存札有关甲午战争史料选编》,内容为曾任黑龙江将军的恩泽所存长顺、安定、依克唐阿、刘坤一等在甲午战争期间来函,内容多与军务有关,尤详于各方应对方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顾肇新家书》收录曾任总理衙门总办章京的顾肇新家书19封,涉及胶州湾交涉、戊戌年张之洞入枢受阻、翁同龢开缺、总署议复康有为《第六书》、政变后张荫桓被革职、光绪皇帝下诏求医等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历史15.9万字
  • 会员
    本书系2016年元月天津“元明江南社会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元、明前期的江南政策与社会发展脉络”的最终成果之一。研讨会论文所聚焦的元、明江南重要问题包括:元至明前期江南政策与社会发展比较、元明户籍制度演变、卫所军户制与江南社会结构、诉讼刑法、江南科举、地方士大夫政治与文化生活、市镇起源与空间结构、海商、海禁与海防等。辑入该书时,又将上述问题分为“元明江南政治及军制”、
    李治安主编历史48.9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全面搜集、整理和研究汉代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从动物、植物、器物、毛皮、纺织品、香料、药物、珠宝、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对汉代输入的域外文明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汉代时期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汉代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本书还讨论了汉朝对周边和西域的战争,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使节往来、佛教传播以及民间交往如何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和
    石云涛历史64.8万字
  • 会员
    《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并见证了数代学者的成长。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重视和专业研究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59.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