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你在哪里?
从献县检查完“社教”工作回到电视台,被黄玲告知我被重新分到“特别节目组”,当时心情一落千丈,以为被送进了“回收站”。之后一了解,才知道这个“特别节目组”藏龙卧虎不可小觑,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民间收藏大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都出自该组,并且每年都会策划一两台颇具格调的特色晚会,据说,让当时的文艺部很不爽。
“特别节目组”没有固定的主持人,大型晚会和特别节目大都由黄玲担纲。黄玲,创造了河北台的辉煌,引领了电视文艺的方向。她的聪慧灵动、勤奋美丽给我印象深刻。
刚到河北台那会儿,我有过和黄玲、还有于辉相处同一个办公室的短暂日子。黄玲早已名声在外,燕赵大地的父老对她既熟悉又喜爱,都盼着看她主持的节目。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河北年轻的电视从业者,或多或少大都受了她的影响,感受着她的美丽和电视的魅力才走上这条路的。
黄玲早在1988年就荣获了“全国十佳”,比我同样喜欢的倪萍出道还要早几年。我一直认为,黄玲是河北台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好的主持人,正如倪萍在中央电视台综艺舞台上的空前绝后。
黄玲生于北京,父亲黄琪玲为转业军官,母亲孙灵舒随夫到北大荒某农场学校任教。黄玲跟随父母读完小学、初中,高中期间被当时的四师战士业余演出队选中,随即加入演出队。1979年加入北大荒文工团成为专业话剧演员。
她1981年年底考入河北电视台,播报、主持和参与制作包括新闻、专题、大型文艺晚会及综艺类、竞赛类、系列片等各类节目。其中《河北民间技艺表演赛》、《中国民间收藏大观》和一些综艺晚会等节目广受观众好评,同时也为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成熟和发展作出了探索和贡献,多次获得河北省、华北区和全国的各类专业奖项。她不仅是河北省最知名、呼声最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获得业界最高奖项的地方台主持人。
黄玲,1992—1993年主持中央电视台的《天涯共此时》栏目,期间与赵忠祥共同主持大型系列片《庐山》,给海内外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994年赴美,1998年回国后经商至今。
和这位大明星同在一个办公室,我暗自庆幸。我更多的是在观察她,看她如何备稿,如何化妆,甚至如何接打电话和待人接物。渐渐地,我发现黄玲的办公桌上和墙上贴满了语句词汇,过段时间还会更换,她也时不时地看着这些语句词汇不停地小声嘟囔。
我懂得了,台上的谈笑风生正是台下不厌其烦的背后发力换来的;相反,台下只注重外表的穿戴,指望到台上抖机灵,这纯属冒险,也很难出彩。
那个时候,有过妄想:什么时候能和黄玲站在一起主持节目?
其实,这之前的1986年,我还在中学时,就独自来到河北台考过播音员,那时我就去过黄玲办公室。她领我下楼来到演播室,那是我第一次在镜头前说话,我朗诵的是当时最火的一首歌《十五的月亮》。至今想起都觉得好笑,那个傻样儿别提多做作了,随后,黄玲又给了我一份报纸,让我读其中的一段。内容记不起来了。
录完后,我早已没了信心和勇气,不再期待黄玲说什么,做了最坏打算。她告诉我,你的声音挺好,但有些飘,可能是紧张;这样,我建议你回去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再想干这行不迟!
没想到,几年后,我真的就来到了河北台,并且还和黄玲一个办公室。
我发现,只要你有梦且心不死,一切皆有可能。
来到“特别节目组”不久,该组酝酿已久的《经济总汇》栏目要开播,领导决定起用新人,我和松梅即将崭新亮相。
让我惊喜的是,黄玲将带领我们两位年轻人共同主持开播仪式暨直播晚会。
那场晚会,我终生难忘。那是我一波三折后的全新起航,也是我来到河北台整整一年后的第一次出镜主持。我很珍惜这次机会,专门做了一套白色西装。
那天的直播是在河北省话剧院礼堂举行的,省里的主要领导悉数到场,无形中又增加了我的紧张。先是开场歌舞,黄玲带着松梅在上场门候场,我自己一人在下场门等待,歌舞快结束时,我们仨要迅速走到伴舞演员身后,等她们两边下场,正好闪出我们。可就在迈出脚步的一刹那,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迎面走来的黄玲似乎看出了我的慌乱,冲着我竖起了大拇指。是鼓励更是信任!
我相信意念,我也相信精神的传递。就在伴舞演员两边撤下,黄玲在中间,带领我俩面向观众走出去的几秒钟里,我的神智很奇妙地清醒了。
之后,顺利完成了我职业生涯里的第一次直播。
感谢黄玲大姐!感谢“特别节目组”!感谢河北电视台!
第二天,厅机关简报就刊登了赞美我和松梅的文章,大意是说,两位大学毕业不久的新人给河北荧屏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电视荧屏需要更多这样高素质的主持人来挥洒才情……
记得2004年,我应邀回河北台做一档关于我的访问。节目组现场播放了一小段1992年我在河北台的第一次直播,观众开心得不行,我看出了一身汗,真是惨不忍睹!巧了,那次专访也是直播,我看着大屏幕上12年前的自己,说:真的要感谢我的河北父老,谢谢你们的宽容!让这么个傻小子占据河北荧屏两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