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轮毂故障的排除

叶轮内部噪音主要来自叶轮内部的运转部件。叶轮内部的运转部件主要有变桨轴承、变桨减速器和滑环。

一、变桨小齿轮与变桨承轴内齿圈啮合间隙的调整方法

调整变桨小齿轮与变桨轴承内齿圈的啮合间隙的方法为:找到变桨轴承齿顶圆的最大处,并做标记,在该处测量齿侧间隙。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将两根铅丝在变桨减速器齿轮齿长方向对称放置,这两根铅丝到齿端面的距离为20~30mm。

(2)手动变桨,驱动变桨减速器小齿碾压铅丝。

(3)用游标卡尺测量这两根铅丝的双面厚度(即为齿侧双面间隙)见图1-1。若两根铅丝的测量值均为0.2~0.5mm,则为“合格”。若测量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则需要调整并做好记录。

图1-1 游标卡尺测量铅丝厚度

(4)驱动绕驱动安装支座转动几个螺孔,向叶片看,逆时针间隙增大,顺时针间隙减小,保证啮合间隙为0.2~0.5mm。需要反复调整,直到间隙合格为止。

二、减速箱小齿轮、变桨轴承内齿表面点蚀、塑性变形和腐蚀等缺陷的处理方法

在减速箱小齿轮、变桨轴承内齿表面点蚀、塑性变形和腐蚀等缺陷进行处理时,需要用到的耗材及工具有手电、砂纸、油石、尼龙布和研磨机。

(一)齿表面损伤(压痕、擦伤、锈、变色等)修复

(1)典型损伤现象主要有齿面锈迹、齿面轻度擦伤和齿面压痕,见图1-2。

(2)处理步骤。用油石将损伤表面打磨平滑。对于锈迹严重的损伤表面,可首先使用粗砂纸进行初步除锈,然后改用油石打磨。用砂纸打磨,使损伤表面与未损伤表面圆滑过渡。使用砂纸由粗(#100)到细(#300)进行打磨。这样做虽然不能完全去除表面损伤,但会尽可能将表面粗糙度细化。

(二)齿表面剥落的修复

当减速器小齿轮或变桨轴承内齿出现齿面剥落,且剥落不影响产品性能时,应对齿面剥落损伤进行修复,以避免剥落进一步发展而使产品失效。处理原则是使表面玻璃边角部圆滑过渡。处理步骤如下。

(1)用研磨机粗磨齿面剥离区。研磨时由中心区逐渐扩大研磨,逐步过渡到非剥落区。最终,研磨的剥落区与过渡区面积之和约为剥落面积的1.5倍。

图1-2 典型损伤现象

(2)用砂纸打磨,使损伤表面与未损伤表面圆滑过渡,使用砂纸由粗(#100)到细(#300)进行打磨。

(3)用油石打磨,使边角圆滑过渡。

三、变桨轴承密封条类型及更换方法

更换变桨轴承密封圈需要的备件和工具分别见表1-4、表1-5。

表1-4 更换变桨轴承密封圈需要的备件

表1-5 更换变桨轴承密封圈需要的工具

(一)变桨轴承更换密封圈步骤

1.变桨轴承内密封圈更换

(1)机组打到停机状态,将叶轮锁定至倒“Y”状态,并将需要更换密封圈的变桨轴承对应的叶片锁定到朝上的状态。

(2)三名作业人员进入叶轮后,将所需更换密封圈的变桨轴承对应的叶片锁定。

(3)作业人员进入轮毂内,使用“一字”螺丝刀将朝上叶片的变桨轴承内密封圈拆卸下来,然后使用抹布将变桨轴承里面的油脂清理掉,见图1-3。

图1-3 拆卸旧密封圈

注意事项:

为防止螺丝刀损伤变桨轴承的表面,使用大布将螺丝刀与变桨轴承接触的地方垫好。变桨轴承密封槽部位要清理干净并露出金属本色。

(4)安装变桨轴承内密封圈。使用毛刷将密封圈唇部均匀地涂抹变桨轴承润滑脂,见图1-4。将密封圈放置在变桨轴承内圈上后,每隔15cm将密封圈按压至密封槽内,见图1-5、图1-6。安装一圈后选取合适长度,保证密封圈安装完毕后密封圈不会被拉伸或挤压,之后将密封圈多余部分剪掉,切口要平齐并呈45°角,使用专用的胶水粘合好,并按压60s以上,确保粘贴牢固。粘贴密封圈前,须确保切口干净无油脂。若密封圈切口不平齐,可使用砂纸打磨。使用橡皮锤将密封圈敲入密封槽内后,再沿圆周按压密封圈。使用毛刷在变桨轴承密封摩擦面和密封唇口上均匀地涂抹润滑脂。用大布擦拭多余油脂,并拆卸叶片锁定销。

图1-4 密封圈唇部涂抹润滑脂

图1-5 按压密封圈至密封槽内

图1-6 螺丝刀按压密封圈

(5)按照上述方法将其他两个变桨轴承在轮毂内的密封圈更换完毕。

注意事项:

(1)图1-4中的密封圈唇部结构仅供参考。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密封圈唇部涂抹润滑脂即可,保证涂抹得均匀,涂抹厚度在2mm左右。

(2)在按压密封圈至密封槽内的过程中,若出现密封圈与叶片法兰干涉的情况,使用螺丝刀按压住密封圈,避免密封圈与叶片法兰干涉而损伤。

(3)在安装密封圈的过程中,须使密封圈的长度在自然状态下刚好与轴承密封结构吻合,严防密封圈起褶皱,严防密封带被拉伸或挤压。

(4)若出现叶片法兰干涉无法将密封圈敲入到密封槽内,可在密封圈即将安装完毕前小角度变桨,将干涉部位避开。

2.变桨轴承外密封圈更换

将叶轮锁定至正“Y”状态,并将需要更换密封圈的变桨轴承对应的叶片锁定到朝下的状态,然后按照上述更换密封圈的方法更换变桨轴承外密封圈。

(二)更换后处理

加脂时,使用油枪通过变桨轴承注脂孔对变桨轴承加脂,直到变桨轴承内的旧油脂从排油孔排出即可停止加脂。清理叶轮内工具,并使用大布将叶轮内油脂擦拭干净后,松开叶轮锁定销,然后启动机组。

注意事项:

(1)为防止接油瓶出脂口堵塞,加脂前需清理接脂瓶排油口,保证出脂口畅通。

(2)加脂规范。变桨轴承上下两列滚道注脂口需各选4个以上均布的注脂口进行均匀加脂,加脂时变桨轴承要求转动,并同时检查变桨轴承密封圈是否有漏脂、鼓包及接口断开等情况。

(3)清理挤出来的油脂,保证机组的清洁度。

四、变桨传动链的检查方法

(一)变桨传动链的介绍

变桨系统的作用一方面是调节机组功率,另一方面是旋转叶轮气动刹车。它有3套独立的变桨驱动机构,即便是在系统掉电后,也可以使叶片变桨到顺桨位置,减少叶轮的出力,保证机组设备的安全。变桨电机采用交流异步电机,变桨速率有变桨电机转速调节(通过变桨变频器改变供电的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变桨电气结构主体为:充电器—超级电容—变频器—变桨电机,拓扑结构见图1-7。

图1-7 变桨系统电气结构拓扑图

变桨系统主要由变桨轴承、变桨控制系统、变桨驱动装置及附属设备等组成。变桨轴承用于支撑整个叶轮部分的重量和工作载荷,并且将叶片和轮毂连接起来,实现叶片和轮毂的相对旋转。见图1-8。

图1-8 变桨系统

(二)变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1.变桨轴承检查与维护

(1)检查变桨轴承密封圈的密封,除去灰尘及泄漏出的油脂。

(2)检查变桨轴承防腐层,补刷破损的部分。

(3)检查变桨轴承内集油瓶是否装满油,及时清理。

(4)检查变桨轴承是否有异常噪音。

(5)检查变桨轴承与轮毂的连接螺栓。

2.变桨控制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变桨控制系统见图1-9,其检查与维护过程如下所示。

图1-9 变桨控制系统

(1)检查变桨控制柜支架连接螺栓、限位开关、接近开关及所有附件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2)检查变桨柜外观,表面有无裂纹,防腐层有无破损。如有此类情况,应立即修复。

(3)检查柜门锁是否完好,检查柜门密封性。

(4)检查与变桨柜相连接的电缆是否固定牢固,绝缘层是否有磨损、开裂现象,插头是否固定牢固。如有异常,应立即处理或更换。

(5)检查变桨柜弹性支撑有无裂纹和严重磨损现象。如有此类情况,应立即更换弹性支撑。

(6)变桨功能测试,测试手动变桨与自动变桨功能是否正常,检查旋转编码器、温度传感器等信号是否正常。

(7)检查变桨控制柜体接地电缆与接地极的连接是否牢固,并紧固连接螺栓。

(8)检查限位开关、位置传感器等信号是否正常。如不正常,须进行重新调整。

(9)检查超级电容的顺桨能力。

(三)变桨驱动装置的检查与维护(见图1-10)

1.变桨电机的检查与维护

(1)检查变桨电机表面是否有污物,并清洁电机表面。

图1-10 变桨驱动装置

(2)检查变桨电机防腐层有无破损、脱落现象。如有此类情况,应进行修补。

(3)检查变桨电机散热风扇及电缆的固定是否牢固,扇叶有无变形并清理灰尘。

(4)检查变桨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是否产生振动及噪音。如有此类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并处理。

(5)检查电机电缆接线及插头是否牢固,打开电机接线盒查看接线柱有无松动现象。如有此类情况,应重新紧固。

(6)检查旋转编码器与变桨电机连接是否牢固。如果松动,应重新紧固。

2.变桨减速器

(1)检查变桨减速器表面防护层有无破损、脱落现象。如有此类情况,应进行修补。

(2)检查变桨减速器表面有无污物。若有此类情况,应将其清理干净。

(3)检查变桨减速器油位,在油窗2/3处,如果不够添加润滑油,需要添加润滑油的变桨减速器的叶片应垂直朝下,应在油温低于40℃时进行。

(4)检查变桨减速器是否漏油。如有此类情况,应进行修复。加油及修复工作完成后,清理干净现场。

(5)检查减速器是否有异常声音。如有异常,找出故障原因并处理。

(6)变桨减速器齿轮油前3年进行采样化验一次,以后每年化验一次。如不合格,则必须更换油品。

(7)检查变桨减速器与变桨电机、减速器与带轮支撑的连接固定螺栓,参照维护检查清单。

(8)减速器输出轴轴承加注润滑脂。

3.驱动轮、涨紧轮及带轮支撑(见图1-11)

图1-11 涨紧轮和驱动轮

(1)检查驱动轮、带轮支撑是否有破损、裂缝和腐蚀。

(2)检查涨紧轮表面有无压痕或损伤。

(3)检查涨紧轮、驱动轮和带轮支撑表面有无油污锈迹,并进行清理。

(4)检查涨紧轮、驱动轮油脂情况,去除多余油脂。

(5)检查轮毂和带轮支撑螺栓,带轮支撑盖板螺栓,参照维护检查清单。

4.齿形带

(1)检查齿形带是否破损或有裂纹,检查齿形带齿有无破损。

(2)检查齿形带涨紧度并对其进行清洁。齿形带频率,长边频率为108 Hz±10。

(3)检查齿形带板座与轴承连接螺栓,齿形带板座与压板连接螺栓。齿形带与压板见图1-12。

图1-12 齿形带与压板

(4)检查齿形带在涨紧轮与驱动轮上的偏移情况,偏差不能大于±5mm。

5.变桨锁定装置

检查锁定销是否有裂纹,检查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并紧固螺栓,见图1-13。

图1-13 叶轮锁定位置和叶轮锁定销

注意事项:

在更换齿形带、变桨电机、变桨减速器时,需要使用变桨锁定装置。在风速不超过8 m/s(10 min平均风速)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超过此风速时,使用此锁定装置,会对风机产生破坏性影响。

6.变桨小齿轮检查

(1)检查变桨小齿轮与变桨齿圈的啮合间隙,正常啮合间隙0.2~0.5mm。

(2)检查齿轮的锈蚀和磨损情况。

(3)齿面磨损是由于细微裂纹逐步扩展、过大的接触剪应力和应力循环次数作用造成的。仔细检查齿轮的表面情况,如果发现轮齿严重锈蚀或磨损,齿面出现点蚀裂纹等应及时更换或采取补救措施。

7.变桨小齿轮与变桨大齿圈之间润滑

(1)清理旧润滑脂。

(2)将油脂均匀涂抹在每个齿上。

(3)在润滑过程中,应小幅度旋转轴承。

(4)加润滑脂工作完成后,应立即清理干净泄露的润滑脂。

(5)检查回收的废润滑油脂,查看里面是否有过多的杂质或金属颗粒,并以此来判断轴承的磨损情况。

五、变桨控柜

(一)变桨电机、变桨减速器的更换方法

工具清单和耗材清单见表1-6、表1-7。

表1-6 工具清单

表1-7 耗材清单

1.变桨电机、减速器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机组停机打维护,锁叶轮。在更换变桨电机或减速器时,必须先确认变桨柜(电容柜)的电源已经断开,滑环电源也处于开路状态。拆除变桨柜(电容柜)上变桨电机电源线哈丁头,并将其取出后妥善放置,防止被硬物砸伤。

用变桨锁将变桨盘锁定,见图1-14。叶片指针指到0°位置,拆下变桨锁,用变桨锁上的2个M16×70-8.8螺栓和2个Φ16垫圈将变桨锁安装到变桨盘上。螺栓的紧固力矩值为120N·m。

图1-14 变桨锁定

在更换变桨电机或减速器时,必须先确认变桨柜(电容柜)的电源已经断开,滑环电源也处于开路状态。拆除变桨柜(电容柜)上变桨电机电源线哈丁头,并将其取出后妥善放置,防止被硬物砸伤。

拆除变桨电机后部的旋编,见图1-15。拆除旋编时不需要工具,用手拧旋编圆螺母即可。

图1-15 变桨电机旋编的拆除

2.变桨电机的拆卸

(1)悬挂吊具。将吊带一端与变桨驱动支架或变桨盘连接,另一端与变桨电机吊耳连接并确定吊具连接可靠,见图1-16、图1-17。

图1-16 3t×4 m吊带悬挂

图1-17 1t×1 m吊带悬挂

(2)拆卸电机。用18mm棘轮扳手分别拆下变桨电机—变桨减速器连接的6颗M12×40-8.8螺栓,见图1-18。

图1-18 变桨电机—减速器连接螺栓的拆卸

螺栓拆卸完毕后,变桨电机两侧分别各站一人,晃动电机;电机后侧站一人,向外拔电机,使电机和减速器缓慢分离,见图1-19。

图1-19 拆卸变桨电机

注意事项:

在拆电机时,一定要注意晃动幅度不要过大,以免损坏变桨电机的传动轴。

如果电机的电源线是从变桨柜(电容柜)侧拆下,电机侧未拆除,须注意电源线的防护。若电机的电源线是从电机侧拆除,则须将电源线妥善放置,防止对电源线造成损伤。

3.变桨减速器的拆除

变桨减速器拆除前有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拆除冗余旋编固定板。用12mm套筒或是开口扳手拆除冗余旋编固定板上的4个M8×25-8.8螺栓。取下冗余旋编固定板,妥善放置防止损伤冗余旋编及冗余旋编小齿轮,见图1-20。

图1-20 SSB旋编固定板的拆卸

(2)拆除齿形带。调整变桨驱动齿形轮,使齿形带松弛,见图1-21、图1-22。拆卸一侧齿形带压板,见图1-23。

图1-21 旋松定位压条上的螺栓

图1-22 调节减速器调节滑板

图1-23 齿形带压板的拆卸

(3)拆除张紧轮。SSB旋编驱动齿轮的拆卸,见图1-24;拆除张紧轮—减速器连接螺栓,见图1-25;拆除张紧轮,见图1-26。

图1-24 SSB旋编驱动齿轮的拆卸

图1-25 张紧轮—减速器连接螺栓的拆除

图1-26 张紧轮的拆除

变桨减速器的拆除过程如下所示。

(1)变桨减速器—调节滑板连接螺栓的拆除,见图1-27。

图1-27 变桨减速器连接螺栓的拆除

(2)变桨减速器拆卸,拆卸过程及吊具悬挂位置,见图1-28、图1-29。

图1-28 变桨电机的拆卸

图1-29 变桨电机的拆卸

4.安装

安装流程,见图1-30。

图1-30 安装流程图

(二)变桨电机电磁刹车的调整方法

1.检查

为确保设备安全无故障地运行,必须对弹簧加压制动器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果容易接触到制动器,维修保养就会更容易。因此,在将传动装置装入设备以及在安置设备时,应考虑这点。

制动器的维护保养周期主要取决于制动器工作时的负载。在计算维保周期时,必须考虑所有的磨损原因,常见磨损原因见表1-8。为降低费用,在某些情况下,可按照设备的其他维保工作循环周期进行检查。

表1-8 常见磨损原因

由于转子使用后磨损导致的制动器气隙(即衔铁盘在制动器制动时的行程)偏差,因此必须先确认转子厚度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如磨损严重,则必须在更换新转子后再进行气隙调整。

2.检查转子厚度

(1)拆下风机罩。

(2)如果有挡圈,须将其拆下。

(3)用游标卡尺测量转子厚度。对于配有摩擦片的制动器,注意边棱应处于摩擦片的外径上。

(4)把转子厚度测量值与允许的最小转子厚度进行对比。如果转子厚度测量值太小,则必须更换转子总成。

3.检查气隙

(1)用一把塞尺在紧固螺栓附近测量衔铁盘与定子之间的气隙。塞尺插入衔铁盘与定子之间的深度不能超过10mm。

(2)把气隙测量值与允许的气隙值进行对比,如果气隙测量值在额定气隙的公差范围之外,则应重新调整该尺寸。

(3)把气隙调整为额定气隙。

4.调整气隙

(1)松开螺栓,见图1-31。

图1-31 松开螺栓

(2)用一把开口扳手把套筒螺栓进一步旋入定子。用开口扳手拧套筒螺栓(见图1-3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则气隙加大;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气隙减小。

图1-32 开口扳手拧套筒螺栓

(3)拧紧螺栓。

(4)用一把塞尺在螺栓附近检查气隙是否在额定气隙公差范围内。如气隙超出额定气隙公差范围,则重复以上步骤。

5.更换转子

(1)松开连接电缆。

(2)均匀地松开螺栓,然后把螺栓全部旋出,见图1-32。

(3)执行该操作步骤时,应注意连接电缆。从电机端面上取下定子总成。

(4)从轴套上拉出转子。

(5)检查轴套的花键。

(6)如果发现有磨损,则更换轴套。

(7)检查电机端面处摩擦面。如果法兰上有明显的沟痕,则更换电机端面处的摩擦面。如果电机端面的沟痕比较深,则必须重新加工摩擦面。

(8)测量新转子的转子厚度,然后用一把游标卡尺测量套筒螺栓的顶头高度。

(9)用以下公式计算定子与衔铁盘之间的距离:距离=转子厚度+额定气隙-顶头高度

(10)均匀地往外旋套筒螺栓,直到定子与衔铁盘的距离等于计算值为止。

(11)安装新转子和衔铁盘总成,然后进行调整。

(12)重新接上连接电缆。

思考题:

1.风机运行时有哪些主要噪音?

2.更换变桨减速器有哪些流程?

3.变桨电机有哪些常见故障?

4.变桨电磁刹车间隙的调整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