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秦维被围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处,可是双方都在胶着血战,就算秦政想去救,也没有多余的人马去调去支援。

好不容易在洛阳之战占尽优势,这言和却是兵分数路,进逼太原。

秦政军中可谓是朝野震动,虽然秦政没有和言和进行过交手(唯一一次是在汉中城下,秦政单枪匹马击退了言和十五万整合出来的联军)

但是言和这些年来的功绩就足以震慑任何一位蠢蠢欲动的将领,也许秦维的人员不好,但也许,也是言和的威慑力太过充足了。因此,军事会议上没有一人敢出来直言北上援救秦维。

明明已经是屡占上风,却还是各种不利,这种糊涂事谁解决的了。

这种谋士才有商议的局,自然得有谋士来说。

这点,对于深入这个秦军狼窝的贾诩来说,就是最煎熬的,他也没有多大的办法,能救出秦维,击退言和。于是他缓缓后退

“文和?”秦政的问话,彻底毁了贾诩退出这会议的想法。

贾诩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几步:“殿下。”

“为今之计,你觉得如何才能对付并州的格局?”秦政很自然将这个皮球踢给了贾诩,希望这个开启了乱世的毒士,能给他带来一个好的建议。

但显然,就连贾诩,也是束手无策,他只能勉为道:“殿下为何不利用言和的敌人来对付言和?”

“言和的敌人?”贾诩原本只是想说塞外的匈奴乌桓,可以利用他们入侵长城,逼迫言和回师。

但秦政却是脑光一闪,把言和一个敌人想了起来。

“士有文。”秦政淡淡道:“可有人愿意替孤去漢军大营?”

贾诩一愣,然后会意:“殿下,臣愿往!”

该如何说,该怎么说,贾诩已经会晤的清清楚楚。秦政微微点头,当初的选择的确没有错,这个贾诩的谋略并不亚于其他的谋士。

这时的雁门关中,齐林、司马懿二人并列行走在大路上,周围的士兵们正在稳重跟随,身后的雄关已经飘扬着“晋”字的旗帜,秦维在并州的防战中顾此失彼,晋军在险隘上不断的交替近战,一路大军走的慢,另一路就急速行军,将一处关隘围困,秦维想救,但是走的慢的那支又急速行军,将他的另一处关隘攻占。

一连间,晋军攻破了秦军几十道关隘,而且伤亡还不下于千人。

这在以往攻打这道太行山脉的历史战绩中是闻所未闻,随着曹丕的魏军拿下了首阳山,秦维的南面退路几乎断绝,只剩下西面的退路。

是守太原,还是渡过渭水西撤到凉州,秦维是犹豫不决。

这是他第一次领兵作战,也是第一次被人困成这个模样,是灰头土脸的逃回凉州,再回去面见义父,还是死守太原,等候援军,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难选择了。

太原虽然能凭借险峻据守,但是秦维很清楚,这太原必然守不下去的,秦政分不出援军,言和的晋军经过言和的调训,又都已是能战之兵,是进,还是退,秦维咬咬牙,将决定,选在了军事会议上。

“诸位将军都是随殿下征战的老兵,此次晋军来势汹汹,已破我军数道防线,剑指太原,我军被困在这孤城中,虽然敌军没有亲至,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秦维一言一句地解释,而秦军老将马单却说道:“少将军直言吧,无论是迎战北面的齐林,还是东面的言和,末将都愿打头阵!”

秦维眼眶一热,道:“这次,我不打算拿诸位将军的性命作为一次赌注,因为并州……”

秦维梗咽一下,继续说:“必败无疑!”

失败的乌云照在每人的头上,将军们不约而同的露出失落的情绪,但还是有一人道:“不就是言和吗?我们秦军以死战闻名,当初只有汉中之地,亦敢反攻长安,击败魏军,何况是这些散兵游勇组成的晋军。”

晋军的主体兵源如今大多数是曾经魏国的义勇,是各世族带着家丁、男丁来投时而组成的庞大军队,只经过齐林半年、言和半年,也不过是一年的训练。其武勇,按理说不可能能击败秦政多年训练秦军的,但由于言和战神的名声,而使得晋军上下皆有一股必胜的信心,才敢正面入侵秦维驻守的太行八径防线,这也是为什么秦维会说太原和不能守的原因。

“少将军,你就说吧!是守太原还是突围,末将都愿意跟随。”

“对,不就是一群魏国游勇吗?数量多又如何,不足挂齿!”

“对对!”

一时间,营帐内的群情激昂,不过是一群魏国游勇,只是加了个言和的名头,没理由要怂。

这是众将们的看法,可是常年来跟随在秦政身边,从他口中听闻言和的才能来看,秦维可没有这样的把握。

他内心苦着。

“好!”秦维应声道:“既然诸位将军们的看法如此,那就驻守太原,迎战晋军!”

其实,秦维还有一个优势。

两万张嘴,可比二十万张嘴好喂的多,言和胆敢进攻太原,只要能击败他三次进攻。他就只能选择围城和放弃!这样,秦军在并州的局势就会扭转,从而反击一波,所以,这是一场豪赌。

胜,言和死无葬身之地。

败,自己也就只是折损了秦王的两万精兵,还有一个不成器的义子罢了!

他有必要赌这一波。

就这样,两万精锐秦兵,从孤城撤退,进入了太原备战,准备迎接晋军的进攻。

而与此同时,在漢军的镇南王大营中,也迎来了一位客人。

士有文略有兴趣地坐在大营内,等候来使,只见贾诩乔扮成一个过路的难民,见过士有文,也仔细地打量他。

士有文道:“你就是秦军的使者?”

“你就是镇南王?”贾诩反问道。

“我听说,你曾经是西凉李傕郭汜的谋士,后来投了张绣,又投曹操。这次,投秦政了?”士有文虽然没有熟读历史,但是也对这个人的身份打探的不清。

多次改换门庭,的确是贾诩的污点,毕竟自古以来,侍二主者都没有好结果,然而贾诩不同,他是毒士,只为自己的毒士,无论他侍奉谁,谁都会对他偏加倚重,也就没有所谓的“坏结果”。

贾诩道:“不错,你就是那个曾经像言和屈膝求饶的士族后人?”

虽然是士有文穿越前的事情,但是别人可不知道这个镇南王现在的控制者是否是穿越者,他们只知道,在言和摧枯拉朽的击败交州士家军时,曾经扶持了一个旁支的士家人作为家主,而这个人,就是现在的镇南王士有文。

士有文眉头轻皱,显然,被人家这样直指痛处让他不愉快,他是高高藩王,居然被一个连爵位都没有人给嘲笑,当即,他说道:“说完了?送客!”

就在两名卫士进入大帐时,贾诩却放出笑声:“哈哈哈哈。”贾诩道:“你不敢报言和对你的羞辱之仇,却只在我一个小民身上找威风吗?”

“……”士有文:“你究竟想卖什么药。”

“卖一种既能让刘灵完全倚重于你,又能让你报仇雪恨的药。”

贾诩朗朗道:“现在言和率领二十万晋军居入并州,并州只有两万秦军,必然不敌言和。而我王(秦政)想与言和决一高下,镇南王殿下,您……明白了吗?”

能够利用一个附庸于刘灵的交州,将南方许多外域变成殖民地,士有文是何等的聪明,他会意道:“你想要我们作壁上观?”

“这不是好事吗?等言和兵败身死,阁下的兵马钱粮,也就准备充足,那个时候,经历了与晋军血战而疲惫不堪的秦军”,又怎么会是殿下的对手?”贾诩把其中的利害直接点破,使得士有文不得不动手。

虽然自己一直陪伴在刘灵的身边,但是这个高傲的女帝终究还是对他拉开着足够的距离。

必须要让言和死。

士有文道:“我还有一个要求。”

贾诩扬手:“请直言。”

“务必杀了言和,到时,我们划界而治!”

暗下了宁可得美人,不愿得江山的想法,士有文把言和与他的二十万晋军卖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