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和议

秦长清进攻受挫使得第四军团中的氛围异常沉默,在情报尚且未齐之前,秦长清只能坐立不安地在野外扎营。

这一扎,就是两个月。

两月以来,秦长清都没有得到任何太原的消息,而底下的粮食愈加的减少。

“太行八径,从东往西进如入天堑,当年晋王言和到底是怎么走的去。”

秦长清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尴尬,但实际上,当时的言和拥兵三十万,并且与齐林分兵,通过信息上的差距,不断的逼姜维一步又一步的撤退,直至最后,太原天堑的关卡全部失守,但秦长清只有两万余人,,又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只能干瞪眼。

而蒋诚统帅的晋军日夜操练,已小有规模,实际上,晋军已经有了和秦长清交手的实力。

但保险为上的王渊和蒋诚,仍然是据险而守。

这是个中肯的策略,因为此时此刻的秦长清,正在面对着这太行天险而发愁着。

“大人,”

从蓟城赶来了使者立马给了秦长清命令。

“殿下已在邺城布阵,倘若大人不能拿下太原,就请回军支援殿下。”

“邺城?”作为在那里擒杀魏延黄忠的秦长清,对曹丕的事迹最为理解,道:“殿下还在信任曹丕?”

“不信不行。”

使者苦笑道:“秦军退至邺城,殿下与魏军共同迎战,将其击退。”

提到秦军,秦长清的眼神闪过一丝忌惮,道:“听闻,秦政就是当初秦帝的后人?故起名“政”?”

“这……属下亦不知。”使者解释道:“现在,殿下需要第四军团回师,准备集中兵力一举歼灭秦军。”

“好。”

……

深夜里,蒋诚与一众亲信默默地等候,而亲信埋怨道:“大晚上这里蚊虫极多,他们该不会是想这样吃死我们吧。”

“耐心点吧。”

蒋诚拍死一只蚊子,道:“不动刀兵,相安无事,我倒想看看他有什么想做的。”

“来了。”

蒋诚的副官尉迟说了句,而马上,秦长青亲身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奇怪的是,他只是带了一个包裹,以及腰间的佩刀。

“噢?”蒋诚道:“阁下是不是对我们太过放心?竟敢单枪匹马过来。”

“我相信晋王旗下的晋军,不会这么没有信用。”

“说不定。”

蒋诚欲拔剑,但仍然在盯着对方。

“我需要过去。”

秦长清解释道:“你们应该知道,拦截我没有用处。”

“过去?”蒋诚冷笑:“想通过太行八径,你可得付出应有的代价。”

“……”

秦长清道:“冷静,我不是来敌对的,我只是想回家。”

“回家?”蒋诚疑惑,然后道:“你的家在东瀛。”

“不。”秦长清道:“我的家,在咸阳。”

“咸阳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蒋诚解释道:“你到底是谁?”

“我?”

秦长清道:“我的父辈,曾经统治过这个国家。”

“你的父辈?”聪明的蒋诚突然联想一件事:“你……秦?”

“看看这个。”

秦长清将手中的包裹投掷而出,然后包裹散落出一颗圆滚滚的头颅。

正是今日命令秦长清撤军的使者。

“什么意思?”蒋诚道:“随便拿个人头,就想获取信任?何况,我们为什么要让路。”

“我知道,你们也耗不起。”

秦长清其实是在估算着,如果蒋诚等太原晋军真有这个闲情实力,那么之前的蓟城大战他们早早就去参加了,为什么会留在太原,原因只能是一个。

太原仍然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言一出,正说中了蒋诚的缺点。

为何坚守不出?

就是因为缺兵少将,更缺乏后续。

据险而守已经乏力,更别提主动出击迎战东瀛,这是蒋诚的缺点。

而城中也是在缓缓不安,他们害怕晋军兵败,随后太原变成第二个蓟城。

蓟城遭遇所散布的恐惧,早就遍及天下各城,正因如此,才会有这么多壮丁,这是为了保家卫国,才会来的守关,要蒋诚带领他们主动出击,是难上加难。

当然,蒋诚不知道的是,秦长清的军粮已经耗尽!

双方都不清楚对方的虚实,但秦长清却判断晋军的底细不敢进攻,从而吓住了蒋诚等人。

“这事,我需要和太守大人商量。”

“随意。”

秦长清已经从蒋诚的表情中得出了答案。

这人,太不会掩饰自己了。

秦长清转身离开,静候着晋军的答复,而此时,晋军营地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不能让。”

作为文人,太守王渊对秦长清的行径是极度憎恶的,东瀛将蓟城变成一座人间炼狱,如今还想让路。。

万万不可!

但更多的军官微微撇嘴,他们与此不同,比起每日在这里与东瀛对峙,他们更希望结束战乱。

王渊也注意到这点,道:“诸位是忘了晋王的再造之恩了吗?”

言和留下的这片粮食,使太原渡过了最初的危机,现在王渊搬出言和,正是用来安定军心。

事实上,蒋诚也希望通过停战保全太原期间,操练士卒,以求日后寻机再战。

“将军,东瀛来使送信。”

一员卫兵.连忙进来,蒋诚拆开一看,大喜:“大人,不必担心了。”

“噢??”王渊拿过信息,道:“他们愿意交出所有武器,让我们押解?”

“是。”

蒋诚道:“如果是这个条件下,可行。”

“……”

王渊道:“你与兄弟们,务必要防范住。”

“放心吧。”蒋诚应声回答,而在之后,一个诡异的场景就出现了。

两万多名没有兵器的东瀛士兵被数千名晋军押解,渡过了并州道路。

“那么,就到此为止吧。”

秦长清在抵达了渭水边境,往西望去是他日日思念的故乡时,对蒋诚道:“事实证明,我对你们没有恶意。”

“有无恶意,不该由你来判断。”

蒋诚自然没有必要和秦长清判断这些,只是道:“那里,到底有什么让你这么痴迷?”

“有什么?”秦长清哈哈一笑:“有我的王位。”

说完,他率领大军浩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