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
- 周德才
- 1305字
- 2025-04-07 17:18:54
前言
截止到目前,国内外关于金融状况指数文献不下数百篇,其中还有大量权威期刊文献。这对于一个刚刚兴起十多年的货币政策具体分支研究领域来说,显得十分特别。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金融状况指数是目前国内外货币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领域。这也是本书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意义。
与此同时,虽然大量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一些大型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国际组织构建并发布了一些金融状况指数,但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没有构建并发布中国金融状况指数。这也是本书研究的实践背景和意义,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管理部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015年5月,笔者与笔者的学生冯婷、邓姝姝合作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我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构建与应用研究——基于MI-TVP-SV-VAR模型的经验分析》。虽然该论文发表后取得不错的社会反响,但笔者总觉得该文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和系统。为了能够实现这个夙愿,笔者对该文进行了一个全面、深入和系统的拓展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就是本书。虽然本书与前述论文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是相同的,内容上有一些重复,但本书绝大多数内容与前文是不相同的,有单独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共分七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对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的相关概念、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特色与创新之处进行简要分析。第2章是金融状况指数文献综述及评价,主要对国内外有关金融状况指数的文献进行一个全面的综述,并进行了评价。第3章构建了MI-TVP-SV-VAR模型,主要从产生的背景、发展脉络、参数估计框架和算法介绍、先验信息和初始值设定、参数估计、国内外的经验研究综述对MI-TVP-SV-VAR模型进行了介绍。第4章是构建灵活动态测度模型和测度方法,主要介绍了传统静态金融状况指数、中国传统静态金融状况指数以及简单动态金融状况指数的简单动态测度模型和测度公式,并提出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的灵活动态测度模型和测度公式,以及灵活动态脉冲响应函数的计算公式。第5章是构建中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主要进行了样本数据的选择、处理、检验和说明,以及实证测度中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第6章是应用中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主要对中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领先滞后关系、因果关系、通货膨胀的预测进行了研究。第7章是简要结论、政策建议及未来展望。
本书从通货膨胀控制这个货币政策目标出发,运用MI-TVP-SV-VAR模型,选取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股价和房价5个金融变量,使用贝叶斯统计框架下的MCMC方法估计每一期的灵活动态权重,构建中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并分析它对通胀率的预测能力。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和房地产价格对这一时期金融状况的影响权重相对较大,特别是利率,反映出中国货币政策依然倚重于价格型传导渠道;FCI与通货膨胀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842,且领先通胀1~7个月,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通胀。建议政府机构定期构建中国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并将其应用于货币政策操作和通货膨胀预测。
在本书的前期准备中,冯婷、邓姝姝同学在查找数据、查阅文献、运行程序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周德才
于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外经楼经济管理学院
2017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