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地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分类方式,如表2-1所示。

表2-1 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的分类方式

资料来源:课题组整理。

本项目的调研对象是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体制外的从业人员,选择这类人员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一是依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体制外人才受到格外重视,并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群体;

二是体制外文化企业具有市场灵活性,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需求,并能够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相比于体制内人才,在人才数量、结构、特征、供求情况、紧迫性问题等方面,我们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体制外人才缺乏数据性了解,无法根据其具体情况开展推动性工作。

因此,我们重点对动漫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网络视听产业、游戏产业、艺术产业、影视产业等重点产业中的体制外人才情况进行分析。出于工作环境与制度差异性的考虑,本次调研的体制外人才不包括体制内单位的编外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