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含碘造影剂过敏 预防有效做造影
含碘造影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泌尿外科几乎离不开含碘造影剂,静脉肾盂排泄性尿路造影,肾动脉造影,CT增强扫描,MRI增强等等。
上下尿路逆行性造影,移行上皮不吸收含碘造影剂,一般不会有过敏反应。
一旦含碘造影剂过敏,就不得不停止这类有意义的造影检查,给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不便。
我查阅国外文献后得知,如果病人必须用含碘造影剂的情况下,就可采用预防碘过敏的方法。
有一例疑似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人,须做肾动脉-腹主动脉造影检查,我采用激素+抗组织胺疗法,在应用含碘造影剂前5~10分钟静注或肌内注射,成功做了肾动脉-腹主动脉造影。
碘过敏反应主要是喉头水肿和气管痉挛,其次才是皮肤过敏皮疹,临床上有少数用含碘造影剂致使病人病逝或抢救的报道。
某医院放射科给1例病人做头颅CT增强扫描时,病人突病逝,后来该院放射科就不再为病人做增强扫描,他们只做平扫。
预防含碘X线造影剂的副反应的应急措施:
1.使用造影剂前必须做到应事先告知患者和家属用药方法和危险性,并营造轻松愉快的检查气氛,尽量使患者消除巩惧感,充分考虑正确辨认和预防可能发生的危险,补充足够的水分,床边准备好应急急救器械和抢救药品,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对高危患者,应保留静脉输液通道,尽量使患者处于仰卧位注射造影剂。
2.试验用药采用小剂量静脉注射,但不能放松警惕性,认真进行观察,随时做好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急问题。“三肾一品”即正肾、副肾、异丙基肾,气管插管包等准备在床边。
2000年以来应用进口的非离子型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无碘过敏反应,虽价格昂贵。很多病人也能接受。
通常认为,造影剂反应可分为特异质反应及物理-化学反应,前者与剂量无关,而后者则与剂量有明确的关系。
无论如何,根据我的经验:在做造影或做CT增强扫描,MRI增强时,必须床边准备好地塞米松和抗组织胺药品和气管插管包备用,以防万一。
当然,为了防止医疗纠纷,对于高危因素的病人,万全之策是医生不去冒险做含碘X线造影检查。
含碘X线造影过敏反应的防治:
人体对大剂量与小剂量之耐受程度不同,在试验注射时无反应,但就不能确保在造影时不发生危急反应,在以往副反应病例中,绝大部分曾做过碘过敏试验而为阴性者。
含碘X线造影剂副反应,可发生于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内,亦可延迟,发生于注射后1小时。据我们观察,一般于注射后3~5分钟反应频率为最高,此时应认真密切注意,发现情况即刻抢救处理,千万不能延误。
含碘X线造影剂选择,我们采用选择一定是毒性较低,副反应较低的品种并在剂量上严格把关,决不超量应用。
副反应症状和处理:防范含碘X线造影副反应,我的观点就是预防在先,所以,在使用造影剂前,预先给患者使用一点抗组织胺药H1受体阻断药,比如,扑尔敏2~4mg,或非那根4~8mg;在使用造影剂前10~15分钟缓慢静脉注射。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200~400mg,缓慢静注或加入50mg,注射用0.9%氯化钠溶液一同快速注入。甲基强的松龙于使用前24小时,12小时及2小时分别口服40mg,然后,强的松龙或甲基强的松龙250mg于使用造影剂前30分钟静脉注射。
副反应症状与应对(处理):轻度反应,打喷嚏,局部寻麻疹,一过性反应一般不需治疗,嘱患者精神放松,不必紧张,并给患者喝点糖开水休息,休息后即能缓解症状。
严重反应:即出现烦燥不安、头痛、惊厥发冷等,主要为过敏性休克,此时应立即停止给药,中止造影检查,并设法使造影剂排出,对症治疗,当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喉头水肿,肺水肿,惊厥时,立即将病人平躺并保持呼吸通畅,立即给氧,快速滴注升血压药,用药剂量因患者反应而定,如出现支气管(喉头)痉挛喘哮,急性发作,将患者置于坐位,给氧,氨茶硷25mg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1~0.3mg静脉注射,出现喉头水肿,可行气管插管给氧,必要时,将气管切开,肺水肿可行加压给氧、惊厥、静脉注射安定5~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