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宏伟构想

烈阳风顶,星明帝国的最遥远疆界。

在很多个千亿年前,在虚空烈阳点火燃烧之后没多久,它的存在就被预言,然而直到最近,风场的边界才被真正的观测到。

看起来,许多围绕烈阳风场与烈阳风顶的推测将得出结论,许多围绕烈阳风场与烈阳风顶的争议将被终结。

“不过......”维多维尔将目前拟合出的粗略风场边界看了一遍又一遍,“风场的确切形状比预计的更为狭长,看来虚空中其他的扰动力源头很有可能也在Σ文明的那一边,它们离帝国更远,帝国就像是位于Σ文明旧疆域本身形成的“阴影”中一般。”

在注意到更多的细节之后,维多维尔更进一步地确认了帝国接下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时,他在心中也开始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需求做出更进一步的规划。

根据这些报告来看,虽然这些边界点被发现的时间存在先后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并不大,基本上就是几百万年到近千万年这样一个预测的范围内——相比于超过一万亿年的总航行时间,数百万年级别的先后差距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小了。

帝国派往各个方向的虚点跳跃船彼此之间没有性能差异,然而,在触及到风顶的时间先后差距并不大的同时,开往不同方向的虚点跳跃船走过的“航程”差异却相当巨大。

虚空烈阳的风场如同一个被极度拉伸的泡泡,风顶距离烈阳的最近距离和最远距离差距大得惊人,然而在航程差距如此巨大的情况下,性能相似的虚点跳跃船抵达风顶的时间差距却这样小?

目前为止,对这一问题最有力的学说认为,虚空信息差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虚空信息差,也称作虚空信息偏移差,它的作用是描述虚空中不同的世界之间的“远近距离”。

虚空信息差所指代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在虚空中可以被观测到的一切差异。

“一切差异”包含着存在于世界之间、可以用一系列能够被智慧生命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的虚空坐标之间的坐标距离,同样也包含着一些坐标与数据之外的东西。

在帝国的实控疆域内部以及这些疆域周围,“坐标与数据之外”的东西能够产生的影响效应并不强。

但是,如果在非常远离帝国的地方,在遥远虚空中的航行距离足够长的时候,这些“坐标与数据之外”的东西产生的影响效应将会成为影响虚空航行的最主要因素。

在这次的事件里,“坐标与数据之外”的东西中最有影响的,应该就是虚空烈阳产生的恒星风。

就像是一颗位于秩序世界内部、由核聚变提供能量的恒星吹出的恒星风一样,虚空烈阳的恒星风也在同更加遥远的虚资讯流动对抗,在这一过程中,烈阳的风场被拉成了一个狭长的泡泡。

在烈阳正面对抗来自虚空深处的虚资讯流动的“正面”,虽然有风场保护,但是无孔不入的虚资讯仍然会像暗流一样渗入,它们在这些“方向”上以逆流的形式生效并拖慢虚点跳跃船的脚步。

这使得往这些“方向”航行的虚点跳跃船们虽然虚空坐标计算并无失误,但是在它们所在虚空坐标参考系相对于帝国的标准来说已经被“压缩”了,它们实际走过的航程也因此而被缩短了。

在相对于烈阳正面对抗来自虚空深处的虚资讯流动来说的“背面”,渗透进入风场的虚资讯同样形似暗流,但是在这一“方向”上,它们与烈阳的恒星风叠加,在这些“方向”上以顺流的形式生效并推动虚点跳跃船前行。

这些状况综合起来,最终使得前往这些“方向”航行的虚点跳跃船实际走过的路径被拉长了,那些舰船实际使用的数据相对于帝国的标准来说已经被“拉伸”过了。

以后,随着更多的数据传来,这些问题将会逐渐拥有更加完善和准确的答案。目前,帝国已经在深远虚空中建立起部分稳定的虚空航路,学者们从活跃于这些航路上的虚点跳跃船队里采集到了在这些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证明了上述学说的正确性,但是在更大的跨度上,这一学说建立起的一切是否还适用仍然有待证明。

维多维尔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向那些前行至遥远虚空深处的先驱们致以敬意。然后,他开始重新思考“烈阳风顶已被发现”这一事件。随之,一道长长的思考链条也随之被构建起来:

亿万年来,帝国不断进行远征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文明、为生命挣得一份生存空间。而随着Σ象限大陆的崩溃与巨型恶意元模因的死亡,帝国在绝大部分时候所需要面对的危险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大规模死潮活动而形成的断裂带。

帝国不断远征,不断向外开辟疆土,就能不断把迎击断裂带的战场推到离帝国的核心疆域与居住疆域更远的地方,这样就能够让帝国的生命们有更加广阔与安全的生活空间。

由于直接由帝国控制的世界往往都已经被超凡力量加固,死潮之门难以出现在这些世界内。而即使是那些帝国疆域内并未超凡化的凡人世界,由于它们处于帝国的稳定性阴影庇护下,加上帝国可以及时监测它们的动向,因此它们几乎不会成为断裂带成长的温床,这意味着帝国境内是安全的,断裂带的威胁往往来自于帝国疆域之外的虚空之中。

对抗断裂带的作战行动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危险的,这一点由断裂带自身的性质决定——断裂带由腐化的世界在机缘巧合下成长得来,它们往往发展迅速,并且会在虚空中以难以捉摸的方式扩张或者移动,加上断裂带自身本身就会吞噬信息,这使得对断裂带的追踪定位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

而如果把探测设备部署的太过前出,驻守在那些设备内的危险性就会显著增加,如果部署足够守护那些设备的武装力量,又会让行动变成一次实质性的远征......

长久以来,帝国一直有一个愿景,那就是能建立一个足够安全的“监测区”,在这片监测区以内,帝国可以部署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足够密集,以至于能检测到遥远虚空中正在形成发育的断裂带,这样,帝国就可以在断裂带真正爆发起来之前,利用足够强大的远程火力将其“点杀”,而不是在断裂带出现在帝国疆域附近的时候,派出大规模舰队去与阻遏断裂带的前进并与其打阵地战。

但是,这个监测区应该设置多大?这个监测区的边界在哪里?这个监测区凭什么这样设置?如何才不会混淆监测区与帝国居住区?很长时间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在阻止这个计划的实施,帝国也有惯性,说服帝国的其他人赞同这一计划,至少需要能提出一个足够合理、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

而现在,这个理由,这个天然的边界已经出现了,它就这样摆在那里。

“莉尔,你认为现在的情况如何?现在的条件适合实现那个在许久之前就已经被提出来的宏伟构想了吗?”

“需要更多论证,并且就算开始的条件适合,那项工程也绝非是朝夕就可以完成的。”维斯瑞凡的声音在伍德的脑海中响起,“从我个人的判断出发,我认为,条件已经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