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继承人们
公元1227年七月,66岁的成吉思汗在讨伐西夏的战争中去世。他的三子窝阔台在公元1229年召开的忽里台大会上,由于得到二哥察合台的强力支持而登上汗位。窝阔台敦厚而有智略,是成吉思汗各项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在他的领导下,大蒙古国彻底消灭了花剌子模和金,继续了对西方的征服,又开始进行对南宋的进攻。在公元1241年一次出猎的途中,窝阔台因饮酒过量而死。

成吉思汗与儿子们

窝阔台汗像
在汗位空悬的日子里,窝阔台的第六位皇后脱列哥那获得了摄政的权力,她借此改变了窝阔台传位给孙子失烈门的决定,将自己的儿子贵由推上了大汗的宝座。贵由个性强硬,以执法严峻而闻名,他在母亲死后才开始亲政,亲政后首先做的便是处死母亲所宠信的女巫和回回商人。贵由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拔都在“长子西征”期间结下深怨,所以在公元1248年他开始西巡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要前去攻打拔都。蒙古帝国的内战似乎一触即发,然而他却在途中不明原因地死去。贵由的正妻斡兀立海迷失顺理成章地成为摄政,这个沉溺于巫术的女人和她的两个儿子将蒙古国搞得一片混乱。
公元1251年夏天,拔都用自己强大的武力做后盾,促成各系诸王和贵族在忽里台大会上共同推举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大汗。这个难以被窝阔台和察合台两系接受的建议,在拖雷的遗孀、蒙古历史上最著名的贤母唆鲁和帖尼的斡旋下最终成为事实。蒙哥“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是蒙古统治者中少有的不喜欢宴饮游乐和奢靡生活的人。为了巩固汗位,他以两个同母弟弟为羽翼,三弟旭烈兀负责新的一次西征,二弟忽必烈则“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并主管灭宋的军事行动。在即位之初,蒙哥试图革除积弊,更新庶政,但几乎没有成效。他曾经自豪地宣称“尊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被蒙古人看作是成吉思汗精神的化身。在蒙哥浓厚的保守色彩与忽必烈的新政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险些兄弟反目。

西藏萨迦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