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

窝阔台在位期间,蒙古人已经开始了对南宋的进攻,虽然攻势止步于长江沿线,但完成了将战场推进到南宋疆域、破坏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防御设施,以及通过大规模的抄掠来削弱南宋的力量等几个战略目的。窝阔台病逝后,蒙古政权短时间内几度易主,攻宋的计划无法继续实施,双方陷入相持状态。

忽必烈在继位的第二年,再次下达了进攻南宋的命令,但复杂的局势使这一决策直到公元1268年才得以正式实施。接受了降将刘整的建议,蒙古军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长江中游的襄樊地区。五年后襄阳的陷落,预示了南宋的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公元1274年的正月,忽必烈在刚刚落成的皇宫中主持了在元大都的第一次朝会。之后,灭宋的议题再次成为朝廷的焦点。在臣子们充分发表了意见之后,忽必烈做出了灭亡南宋的决定。来自伊利汗国的伯颜被任命为灭宋主帅,出师前忽必烈借用北宋大将曹彬的故事希望他在江南不要滥杀。这意味着蒙古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公元1276年,南宋政府决定归降,5岁的宋恭帝赵㬎与临安的国库、图书、户籍等一起被送往大都。

大德八年大都路铜权

一些忠义之士奉赵㬎的两个兄弟先后为帝继续抵抗元军,可是他们彼此猜疑,各自为战,在元军强大的攻击下逐一被消灭。李庭芝、姜方被杀,文天祥被俘。三年以后,南宋最后的力量在崖山全军覆没。前后用了四十四年时间,南宋终于被平定,中国再次恢复到统一状态,这是一个规模空前的王朝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