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源致远、桃李芬芳:爱国敬业之科研巨子篇
- 张安胜
- 549字
- 2021-03-28 02:55:45
周尧和

1927年出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钢及合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尧和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研究,对铸件凝固过程的传热、传质和动量传输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强制性凝固组织形成原理的新理论框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定义了铸锭凝固过程中的第三对流区,据此提出的钢锭头部正偏析理论得到公认。在凝固界面动力学、液体金属深过冷和块体非晶合金制备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曾获我国航空工业最高荣誉——航空金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最高荣誉——科技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1996年,周尧和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始“白手起家”式的“第二次创业”。周尧和克服当时艰苦的条件,引领交大生态材料以及非平衡凝固学科方向逐步发展壮大,走向辉煌。如今他的“EOC”(Excellent、Cooperative、Original)精神已经成为他所在课题组师生的座右铭。
2011年,周尧和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

1.2007年出版的《周尧和院士文集》。

2.2012年,周尧和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首届“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3.周尧和在工作中。

4.2011年,周尧和获颁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

5.2017年,周尧和与上海交通大学王浩伟教授讨论陶铝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