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广西:中国驰名商标卷
- 本书编写组
- 4060字
- 2025-02-22 03:43:48
茶叶里的“中国红”——记梧州“三鹤”牌六堡茶
这次来梧州我是有私心的,早就听闻梧州六堡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去之前爷爷不忘在耳边叮嘱我带几包正宗六堡茶回来给他尝尝鲜。我的爷爷是一个地道的茶篓子,也算是个对历史颇有研究的老知识分子。知道我要去梧州,便张罗着要给我普及六堡茶相关历史知识。
六堡茶因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等史料考证,六堡茶的产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离现世较近的记载在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 《苍梧县志》记载着:“茶产多贤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嘉庆年间,六堡茶更是因其独特的槟榔香味而声名鹊起,被列为当时全国24种名茶之一。
“不仅如此,六堡茶早在古代就已用于出口了。过去由于陆路交通不发达,许多到六堡镇收购六堡茶的茶商,只能将茶叶装入大木船,通过水路沿着西江运往广州码头,随后再出口至我国香港、吉隆坡等地。‘茶船古道’也因此而得名。那时候六堡茶一向批量出口,主要依赖梧州这个百年商埠,将其销往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年销量达到1500吨左右。”听完爷爷的这番话,我才明白原来六堡茶不仅仅是茶,它竟然还蕴含着这么深远的历史,这更增添了我去梧州了解六堡茶的兴趣。
一
我查阅的资料显示:六堡镇位于苍梧县北部,距梧州60公里,距县城70公里,全镇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森林密布、云雾萦绕,是旅游、避暑之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属典型的山区地形,经济以林、农为主。而梧州苍梧县六堡镇,因其地处崇山峻岭,树木翳天,所植茶树给水充足,且高山的雾独多,每天午后,太阳不能照射,因而蒸发少,故其茶叶厚而大,味浓而香,品质极佳,但价格昂贵。
说走就走,不久,我便踏上了去梧州苍梧县的道路。那时正值炎炎夏日,南宁天天都是烈日当头,我从广西首府南宁坐车去梧州,又从梧州驱车前往苍梧县,目标是下属苍梧县的六堡镇。从县城驱车进入六堡镇地界,汽车随盘山公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打开车窗,微风徐徐袭来,夹杂着淡淡的泥土、青草的味道,这里没有南宁没完没了的噪声,更是比南宁的气温低5~6摄氏度,让人忍不住想裹紧外套,多深呼吸几口。真是避暑胜地,都让人想直呼“天凉好个秋”了。

品茶│黄亦华 摄

六堡茶叶│黄亦华 摄
到六堡镇后,一行人在村委陈书记的带领下来到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几位老人正在聊天,看到我们,老人们立马起身,陈书记简略地跟老人们说了几句,他们热情地和我们打起招呼:“来来来,这边坐,茶一会儿就热了,让你们品尝一下我们这里地道的六堡茶。”原来陈书记早料到我们是奔着茶来的。于是我们便在小院中坐了下来,仔细一看,老人们围坐的中间有一个小火炉,火炉上温着一把陶瓷壶,一旁的小圆桌上放着一罐茶叶,上面赫然写着“六堡茶”三个字,原来老人们正用陶瓷壶温着茶。陈书记向我们介绍,这几位老人都是六堡镇本地人,没什么别的爱好,平时没事就喜欢聚在一起下下棋、喝喝茶。
这下我们终于可以见到地道的六堡茶。六堡茶属于黑茶类,是一种后发酵茶。其外形黑褐油润,叶底红褐;内里香气醇陈,有槟榔味,汤色红浓明亮。陈书记起身给我们倒茶,满眼笑意:“六堡茶素来是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的。”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六堡茶非常耐冲泡,冲泡十次以上茶味不减。聊着聊着,几位老人不觉说起六堡茶的一些故事来了。
就像我爷爷告诉我的那样,六堡茶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用于出口了。《广西通志稿》对六堡茶早有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这样看来,早在清朝以前,六堡茶就畅销于广东、香港、澳门一带,尤其是在东南亚。老人告诉我们,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侨做矿工的居多,劳累一天后必须喝上一碗浓浓的六堡茶才能消除疲劳,因此,矿工招聘广告上会特别注明有六堡茶供应,否则便招不到工人。六堡茶由于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还一直是马来西亚华侨的生活必需品。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一个梧州地区特有的习俗。传说自古梧州地区有一个不变的习俗——用六堡茶来行聘礼。原因很有意思,从前六堡茶的种植方法很单一,当时没有人会移植茶树,唯一的方法便是播撒茶籽。所以人们用六堡茶作为聘礼,寄托着美好的心愿:希望出嫁后的女人能够像茶树一样,在丈夫家落地生根,从一而终。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这么迅速,早已不再像从前,播种不再是唯一的种植六堡茶的方式,我们研究出了更多移植茶树的方法,但这个习俗却一直保留下来,成为六堡茶辉煌历史的一个见证。这也让我感受到六堡茶在梧州人民心中的地位是那样神圣,寓意是那样美好。
正是由于六堡茶在梧州人民的心中有着美好的寓意,苍梧六堡茶农历来有种茶、制茶、藏茶的习惯。我们有幸在茶农的家中住了一晚,我发现多数茶农都是在自己家中手工制茶。他们通常将炒菜的大锅洗干净用来杀青,然后将茶叶放入箩筐内用手搓揉。与江浙一带制茶一气呵成不同的是,六堡茶农大多将茶叶放在地板上或箩筐里渥堆,待第二日吃完早餐,再用煮早餐的余火炒茶,干燥后晾干,最后陈放在小阁楼上。我们问这些茶农,平时都是自己喝这些茶吗?喝不完茶的时候怎么办?茶农笑着摆摆手:“平时是喝不完的,先放在家里,直到想用钱的时候再拿去卖。”

六堡茶│黄亦华 摄
仔细询问后,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在不远处的梧州市,有一个专门收购茶农茶叶的梧州茶厂,这个茶厂除了自己种植生产茶叶之外,每年都会到乡下进行茶叶收购,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生产六堡茶的大型工厂了。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做了一个十分一致的决定——去梧州茶厂看看。
二
茶厂距离六堡镇并不算远,只有不到两小时的车程。梧州茶厂是块风水宝地,坐落在梧州市风景秀丽的鸳鸯江畔——角嘴后路2号,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林木葱郁。接待我们的何总告诉我们:如今的茶厂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拥有4000多平方米陈化茶窖和600多平方米独具特色的木板干仓,十分适宜六堡茶中有益微生物种群的生长繁殖和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不仅如此,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茶厂的研究成果“六堡茶干式陈化仓”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六堡茶干式陈化仓”也因此成为制作六堡茶最为简便与经典的方法。但同时,他也感叹梧州茶厂如今的辉煌得来并非那么简单。

六堡茶远销东南亚地区│黄亦华 摄
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六堡茶都是以家庭作坊式加工为主,这制约了它的发展。直到梧州茶厂的出现,才使得这一工艺为更多人所悉知。然而一个工厂的建立与壮大并非朝夕之功,其中的辛酸也只有自己人知道。何总告诉我们,1953年1月,广东省茶叶公司因久闻“六堡茶”的名气,打算到梧州搞茶。当时初建的厂房非常简陋,基本仍是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但幸好师出有名,采茶人也愿意将茶叶交来收购站统一制茶。渐渐地,在总结吸收传统六堡茶制法精髓的基础上,按照“毛茶→分筛→拼配→初蒸→焗堆→开堆→摊凉→复蒸→装篓→凉置陈化”的工艺加工六堡茶,传承和发扬了六堡茶“红、浓、陈、醇”的品质特色,这才开启了六堡茶工业化生产的新时代。最终,六堡茶从长期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工业化大生产,茶厂人也轰轰烈烈干起了六堡茶的生产与销售,开创了国营茶叶工业在梧州的历史新纪元。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梧州茶厂成功注册了“三鹤”牌商标。当我们问起这个商标的来龙去脉时,他说,“三鹤”商标图案取自茶厂北面河滨公园珠山上的原鹤岗雕塑,这个雕塑由三只仙鹤组成,寓意企业睿智、豁达、充满活力,同时三只优雅从容的仙鹤也有松鹤延年之意,表明企业对自然与健康的向往与追求。整体商标彰显出企业精心打造“绿色、健康、好喝、经典”的“三鹤”茶品的价值取向。如今,“三鹤”六堡茶成就非凡,从种植、初制、精制及包装均符合生态原产地要求,是“绿色、健康、好喝、经典”的放心茶,并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是自然与人文共同确认。2014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刘环祥莅临梧州茶厂视察,在品尝了“三鹤”六堡茶后,欣然题词:“六堡名茶,中华老字号,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六堡茶多了一个“中国红”的美誉。

发酵后的六堡茶│黄亦华 摄
在何总细数这些年获得的荣誉时,我发现了一个细节,他手上永远拿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每一天需要完成的事情,他说:“每完成一件,就在后面打钩。我让我的员工们都这么做,一天天地记着。”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以这样的高效率,精益求精地完成了他们的计划,也正是这种严于律己的精神,才成就了他们的今天。由此我想到,在新中国制茶史上,能够经年不变其宗的企业,屈指可数,究其原因,在于经营理念的秉持和传承,在于生产工艺的成熟和稳定。用一句话来总结,即在于企业文化的深度浸润和影响。梧州茶厂“三鹤”品牌,是一个用六十余年打造和坚守才形成的知名品牌。

六堡茶砖│黄亦华 摄

野生六堡茶│黄亦华 摄

六堡茶生产过程│陈健新 摄

六堡茶检验车间│陈健新 摄
何总在给我们介绍了梧州茶厂的发展之后,还耐心地教我们如何选择优质的六堡茶。他说:“六堡茶愈陈愈好,储存五年以上的六堡茶,可治小儿惊风等症,若加入适当冬蜜饮之,可治痢疾。除此之外,陈年六堡茶还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养胃健胃等功效。”他告诉我们,在1991年的时候,日本黑茶协会会长堤定藏先生专程到梧州茶厂考察,考察结束后,他对梧州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大为称赞,后经过日本药业界检测证实,六堡茶有降脂解腻、减肥健美的功效。六堡茶除了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之外,所含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他茶类,故六堡茶“除油腻、助消化、养胃”的功能显著,可与云南普洱熟茶媲美。
我把这些功能一一用笔记了下来,想着回去可有资本向爷爷炫耀了。何总最后给我们每人送了一盒正宗的“三鹤”牌六堡茶。我捧着这一盒中华老字号的茶叶,仿佛捧着古老中华的一种传承,沉甸甸的,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这次考察中,也从“三鹤”六堡茶得到一个启示:唯有坚定地传承,才能够积淀成为打动人们心扉的卓越品牌。“三鹤”六堡茶既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经几代人的精心打造,在中国六堡茶发展史上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