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状况

2012年,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加强,综合运输网络持续完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内贸集装箱通道建设进展顺利。

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状况

(一)路网规模持续扩大

2012年,全国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2713.95亿元,比上年增长0.90%。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423.75万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19%;公路密度达到44.1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3.20%(注:交通运输部.2012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4-25.)。中国2008—2012年公路总里程和公路网密度增长情况如图3-1所示。

图3-1 2008—2012年公路总里程和公路网密度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2)相关数据整理。

(二)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等级公路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等级公路里程比上年末增加15.60万公里,达到360.96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5.20%,比重提高1.10%。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9.62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3万公里,国道中,国家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80万公里,已完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目标的79%;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50.19万公里,增加2.8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1.8%,比重提高0.3%;沥青、水泥混凝土铺装路面里程达到229.51万公里,增加19.1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54.20%,比重提高2.30%(注:交通运输部.2012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4-25.)。

(三)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加强

2012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45.02亿元,同比增长6.7%,新改建农村公路19.50万公里,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67.84公里。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7.43%,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所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6%,分别比上年末提高0.25%和2.42%(注:交通运输部.2012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4-25.)。

二、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状况

(一)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201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39.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达到5185.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5%,如图3-2所示。国家铁路和合资铁路完成投资5170.63亿元,地方铁路完成投资14.43亿元。2012年,中国路网大中型项目309个,完成投资516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6.21%(注: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2013-03-13.)。

图3-2 2008—2012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铁道部《铁道统计公报》(2008—2012)相关数据整理。

(二)路网规模持续扩大,路网结构继续优化

2012年,中国铁路路网规模持续扩大,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80万公里,比上年增长4.70%,稳居世界第二位。路网密度101.70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4.60公里/万平方公里(注: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2013-03-13.)。

2012年,中国铁路路网结构继续优化。西部地区营业里程达到3.70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060公里,增长2.90%。2009—2012年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增长情况如图3-3所示。同时,中国铁路复线里程比上年增长10.80%,达到4.40万公里,复线率44.80%;电气化里程比上年增长10.80%,总里程达到5.10万公里,首次跃升为世界第一位,电气化率达到52.30%(注:铁道部.2012年铁道统计公报.2013-03-13.)。

图3-3 2009—2012年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铁道部《铁道统计公报》(2009—2012)相关数据整理。

(三)“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初具规模

2012年,随着一批重要的高铁干线和高铁连接线相继通车运营,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初步建成,如图3-4所示。合蚌高铁的正式开通,将京广、京沪、沪汉蓉三条高铁主干线联结起来;京石、石武客专建成投入运营,使得世界上营业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全线贯通;横跨东北三省的哈大高铁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首条高寒高铁线路。

图3-4 “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示意图

高速铁路网的扩张,在提升客运运能的同时,货运运能也得以释放,给中国快递业带来新机遇,部分快递企业已开始利用高铁线路开展快递业务。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西车站设立了国内第一家“高铁快运营业部”,开展当日达、次晨达和次日达等时限快运业务;顺丰快递与南昌铁路局合作,利用动检车开展运送快件业务。

三、水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状况

(一)水运基础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2年,中国水运建设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内河及沿海建设完成投资14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6.30%,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内河建设完成投资489.68亿元,增长23.10%;沿海建设完成投资1004.14亿元,下降0.30%。2008—2012年中国水运建设投资增长情况如图3-5所示。

图3-5 2008—2012年中国水运建设投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2)相关数据整理。

2012年,中国水运基础设施规模继续扩大。港口建设方面,沿海港口新建及改(扩)建码头泊位135个,新增吞吐能力32401万吨;内河港口新建及改(扩)建码头泊位251个,新增吞吐能力12025万吨。内河航道建设方面,全年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686公里,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50万公里。2008—2012年,中国港口吞吐能力增长情况如图3-6所示。

图3-6 2008—2012年中国港口吞吐能力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2)相关数据整理。

(二)航道等级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中国内河航道发展迅速,高等级航道比重不断升高。从通航里程来看,2012年中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50万公里,比上年年末增加383公里。其中,珠江水系、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航道通航里程增长程度较大,分别为96公里、70公里和21公里。从航道等级结构看,2012年中国内河等级航道6.37万公里,占总里程的51.00%,比上年同期提高0.70个百分点。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9894公里,占总里程的7.90%,比上年年末提高0.30个百分点(注:交通运输部.2012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4-25.)。2008—2012年,中国内河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及占总里程比率如图3-7所示。

图3-7 2008—2012年中国内河等级航道通航里程及占总里程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2)相关数据整理。

(三)港口码头泊位大型化及专业化程度继续提高

2012年,中国港口码头泊位继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88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24个。其中,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517个,增加95个,新增吞吐能力30683万吨;内河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369个,增加29个,新增吞吐能力5250万吨。

在港口码头泊位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中专业化泊位997个,通用散货泊位379个,通用件杂货泊位340个,比上年年末分别增加55个、41个和18个。2008—2012年中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增长情况如图3-8所示。

图3-8 2008—2012年中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2)相关数据整理。

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状况

2012年,中国民航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机场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98.7亿元,比上年增长0.7%,12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在建或竣工(注:中国民用航空局.201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05-20.)。2008—2012年,中国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情况如图3-9所示。

图3-9 2008—2012年中国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8—2012)相关数据整理。

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民航基础设施规模继续增长。2012年,中国境内颁证民用航空机场新增3个(黑龙江加格达奇机场、江苏扬州泰州机场和贵州遵义机场),达到183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80个,通航城市178个(注:中国民用航空局.2012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3-03-25.)。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运输机场的区域分布如图3-10所示。

图3-10 中国运输机场区域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1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

五、运输通道建设进展状况

(一)国际运输通道建设继续推进

2012年,中国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2012年10月,武汉开通经新疆抵达欧洲的“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专线,该专线的开通标志着继武汉市国际航空、江海直达航线开辟之后,又打通一条武汉直达欧洲的陆上货运大通道;2012年12月,连云港首次开通至霍尔果斯集装箱直达列车,连霍直达列车的成功开行,标志着连云港港口的集装箱过境运输开辟了一条连接中亚和欧洲的新通道。

(二)内贸集装箱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2年,中国多条内贸集装箱通道开通,提高了区域物流通达能力。2012年5月,天津至宁夏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中国首批6个集装箱铁水联运通道示范项目之一;2012年10月,天津至珠海实现集装箱海上直航,华北与华南之间又增添一条全新的海上货物通道;2012年11月,由中远集运公司、中海集运公司首次联合开辟经营的内贸集装箱航线“华北—福建线”正式启动,该航线旨在通过整合区域市场上的优势资源,提升航线覆盖面和班期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