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民工的工资收入
收入可以来自不同要素,包括劳动所得、资本所得、转移性收入等。对农民工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劳动所得。劳动所得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2011年监测数据中劳动收入的调查对象是73630个具有雇员身份的流动人口(对于非雇员身份的流动人口劳动收入没有进行记录),这些人是以工资收入作为谋生手段的流动人口,占到被调查者的57.5%。通过两个指标了解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变动状况:其一,每月劳动所得的工资收入为多少;其二,与去年同期相比自我感受的劳动收入的变动幅度。主客观指标的相互验证,有助于获得更具信度的工资收入变动信息。
一、工资水平与变化
在被调查的雇员中,有52.6%的流动人口认为工资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有32.3%的雇员认为工资不变,仅有8.7%的雇员认为工资有所下降。从动态比较看,被调查者感受到工资收入增加的比例远远大于前一年;而感受到工资不变和下降的比例则远低于前一年(见图3-3和图3-4)。这一结论可以从平均工资水平和与上一期相比的工资增长得到印证:本期雇员的人均工资水平为每月2535元,较上一期的2366元增加169元,增长7.1%。

图3-3 2011年月工资收入变动感受(%)

图3-4 2010年月工资收入变动感受(%)
二、行业工资的比较
1.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且工资增长显著
表3-7中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在全社会工资水平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中占到10.4%,较2010年的6.2%,比例有所提高;在全社会工资水平排名后五位的行业中占78.5 %,较2010年的76.5%,增加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占53.4%。制造业工资水平为2406元,较2010年的2113元增加293元。制造业较2010年城镇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2576元低170元;批发零售为2394元,较城镇服务业平均工资2806元低412元。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及变动见表3-7。
表3-7 工资排名前五位和后五位的雇员比重及工资水平

2.采掘业工资增幅最高,公共管理部门负增长
总体来看,各行业工资增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别(表3-8),采掘业增长幅度最高为36.7%,农林牧渔业增幅为20.8%;教育文化及广播电影电视较上一期下降2.3%;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下降7.3%。与上一期的增长幅度相比,这些行业的工资变动呈现显著的波动特征,即上一期这些行业的过快增长或者过快下降在本期均予以调整。
表3-8 各行业工资增长额与增长率

三、不同职业的工资比较
流动人口占比高的职业是生产和运输工人,为36.6%;服务性工作人员占比12%。各类职业的分布情况见表3-9。与前半年相比,生产运输工人的工资增幅较大,而商业服务员的工资出现负增长。这一结果与上一期的增长恰恰相反,即上一期增幅较大的职业,本期向下调整,上一期降幅较大的职业,本期则向上调整。这说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个动态均衡机制,自发地调整各类职业的工资增幅。本期各类职业流动人口工资水平提高情况见表3-9。
表3-9 各类职业工资水平提高情况

四、地区工资的比较
中国地域广阔,由于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和自然禀赋的原因,地区间存在收入分配差距在所难免,而人口流动也正是伴随着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
1.西部地区工资增长迅速
总体来看,东部地区雇员月平均工资为2589.96元,中部为2093.45元,西部为2190.69元,东部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上一期监测数据相比,东部地区增加327.24元,中部地区增加280.30元,西部地区增加419.69元。西部地区增长迅速。
表3-10 三类地区流动人口分布及工资变动

2.地区间逆向流动态势明显
本期雇员身份流动人口的地区分布,东部占87.7%,中部占3.7%,西部占8.6%,与上一期相比,东部地区降低3.7个百分比,中部提高1.1个百分比,西部增加2.7个百分比。从监测结果看,尽管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存在,但差距在缩小。可以预测,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的推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产业格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将对流动人口的流向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