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基本特征

1.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二)目标与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