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叁】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颖亭留别》),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1]。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1]原稿在“何者为物”下删去:“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