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从全球50个案例看区块链的技术生态、通证经济和社区自治
- 杜均
- 9字
- 2025-02-23 09:05:00
第3章 区块链+金融
第1节 现状
一、“金融”一词所涵盖的范围
金融是货币资金融通的总称。在我国日常经济生活的一般口径下,“金融”一词主要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国际金融等。这个范围并不是某种理论规定的,而是在我国日常经济活动中自然形成的。
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默顿指出,金融体系有六大职能:
(1)清算和支付功能;
(2)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功能;
(3)促进经济资源跨时间、地域和产业的配置;
(4)风险管理功能;
(5)信息提供功能,比如通过金融市场价格释放信号;
(6)解决激励问题,比如股权激励。
二、现今金融体系和问题
1.现今中国的金融体系
依据各机构的功能划分,我国金融体系大致如下:
(1)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金融监管机构。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央行。前三个分别分管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央行也承担一定的监管职能。
(3)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于1979年3月,是依法进行外汇管理的行政机构。
(4)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由国务院派出,代表国家对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
(5)政策性金融机构。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机构,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的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接受央行指导和监督。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6)商业性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三大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机构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证券机构是指为证券市场参与者提供中介服务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保险机构是指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包括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保险公司和在华从事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分公司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
2.当前金融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金融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一个趋势,然而,在金融信息化的过程中仍有很多障碍。在不同的细分行业有具体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信息存在孤岛
各类金融中介的存在虽然提升了原来业务的工作效率,但也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割裂。由于利益关系,很难共享数据和整体协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整体金融风险的不可控。
(2)隐私保护不足
很多金融机构不注重用户隐私的保护,在拿到用户信息后,或是保管不严密,或是受利益驱使进行数据交易,造成用户数据泄露。总而言之,用户数据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保障。
(3)效率仍有待提升
在金融业务的开展过程中,经常涉及三方或者多方的业务场景。比如债券发行过程,涉及监管部门、主承销商、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多个机构协调配合,参与部门众多,沟通时间长,造成整个业务流程的冗长。再比如跨境支付,在不同的银行系统中协作也是一件耗时长、成本高的事情。众多金融业务仍存在较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三、区块链如何用于金融行业
1.技术如何应用
区块链的P2P技术可以用于金融网络的信息和价值传输,减少中介机构的参与,从而降低成本;加密技术和分布式存储可以使个人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更为安全,加强用户的隐私保护。区块链“账本”对于那些缺乏强信任中心的或多方协作信任成本较高的应用场景尤为适用。
2.通证经济如何应用到金融行业
在谈到区块链改造传统行业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一个问题,即区块链的必要性是什么?因为现在已经存在共享账本等技术,区块链这个昂贵的“分布式账本”还需不需要?事实上这就是区块链的另一层含义,在技术之上是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在这个系统中,通证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一个好的通证经济模型,可以让原来不愿意相互协作的多方,产生愿意合作的想法,并参与其中。而共享账本,只能起到一个记录和协作的作用,却无法解决“如何让大家共同参与”的源头问题。
3.区块链的社区治理结构如何应用到金融行业
社区治理主要是就重塑金融机构和用户的关系而言的。在所有的行业里,用户都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品牌推广和产品迭代等环节产生了增值。如何激励更多的外部人员创造更多的价值属于通证经济的范畴,而如何管理社区成员便成了社区治理的职能。一般来说,金融行业是强监管行业,因此很难采用public chain的管理架构,可能做不到完全去中心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弱中心化和多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