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时过境迁是沧桑

张力量、赵薇芬、陈入画跟随赵正一家人,走出家门,见四名中年人将一只彩色的、细竹子扎成的麒麟,放在赵正大门口,敲锣打鼓大造声势,引来全村人里三层外三层,前来围观。

赵正走上前去,给每一位唱麒麟的师傅发了一支烟,并点燃一串鞭炮表示欢迎。

在鞭炮“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为首的一人唱了起来:

“锣鼓一打咯喳喳,

我家麒麟笑哈哈;

我问麒麟笑什么?

它说来到富贵家!”

陈入画见歌词不仅喜气、顺口,而且风趣幽默,一个先独唱,然后齐敲一下锣鼓,合唱最后一句,以表示对主家的新春祝福。

为首的师傅唱完后,又对赵正笑道:“祝老板今年心想事成,发财发财!”

赵正听到“发财发财”,就知道唱麒麟的师傅要钱了,返回家中取来一条中华烟,四份红包,递给唱麒麟的师傅。

师傅们收了红包,方才扛起麒麟,敲打锣鼓,去下家唱了。

赵正将邻居们一一送走,又招呼张力量、赵薇芬、陈入画返回家中。

赵正端来一盘花生、瓜子、糖果,放在茶几上,一边招呼张力量3人吃,一边也坐下来,陪他们说话。

赵正问道:“力量,薇芬,我听叔叔婶婶说,你们今年研究生毕业了?”

张力量回道:“我和入画过了年就毕业了!薇芬还要继续读到博士!”

赵正惊讶道:“你们这书究竟要读到什么时候?你看我的娃都快上小学了!”,说完就让儿子过来叫人。

那孩子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叔叔,阿姨好”,就羞答答地跑开了。

赵薇芬望着孩子的背影,笑道:“赵大哥,你就比我们大2岁,儿子都这么大了,看来还是早生孩子早享福呢!”

赵正苦笑道:“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以前,家里添把筷子,添个碗就能养活的!现在自孩子出生,处处要钱,虽然没了学杂费,但是这孩子一年的衣服伙食费,还有学校组织的兴趣爱好班,这些费用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入画不解道:“这么大的孩子也上兴趣辅导班?”

赵正见陈入画不信,解释道:“现在家家户户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金贵的很!大家都有钱了,都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你要是不让孩子上兴趣班,你家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赵正的话,显然引起了张力量、赵薇芬、陈入画的深思。因为张力量等人还没成家、还没孩子,当然还不能体会到一个父亲的艰难。

张力量见赵正越说越悲观,安慰道:“赵大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和嫂子供养一个孩子,虽然辛苦一点,但还是没问题的!”

赵正听了张力量的话,长叹道:“力量,你长期不在家!你是不知道大哥的现状!”

赵薇芬见赵正话中有话,问道:“赵大哥,怎么了?”

赵正苦笑道:“你们也知道我初中毕业就上班了,以前还能靠卖卖苦力,混口饭吃,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太多了,我们那个农机厂因为经营不善,被政府关停了!我现在没文凭,又没技术,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工作,饱一天,饿几天!”

陈入画感叹道:“时代发展太快了!以前大学生都是分配工作的,现在就是研究生毕业,都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赵正听了,又说道:“入画你说的对!以前是人挑工作,现在是工作挑人,时代不同了,我也恨自己当初没好好读书!不过话说过来了,读书好的,也有和我一样的,这是什么世道啊!”

张力量不解道:“读书好的?赵大哥,你说的是谁?”

赵正回道:“你们还记得和我们一起长大的张嘉吗?”

赵薇芬点头道:“张嘉?她不是考上中专,做了一名护士,前几年就嫁出去了吗?”

赵正摇头道:“你们还记得吗?当初张嘉考上中专时,张通和刘慧可得意了,他们逢人就炫耀女儿飞出了杏花村,成了金凤凰,面对我这种初中毕业的,连一个好脸色都不会给。”

张力量点头道:“赵大哥,你说的没错!我记得就是这样的情景。不过人家也有骄傲的资本,毕竟张嘉上了中专,也算是吃上国家饭的人了。”

赵正却道:“正所谓风水轮流转,后来的事因为你们上了大学,回来少了,可能就不知道了。”

赵薇芬好奇地问道:“张嘉后来怎样了?”

赵正答道:“张嘉上了4年中专,拿到了护士资格证,由于没人帮忙,毕业后没能留在县医院,只能回我们镇卫生院当了一名护士。”

陈入画插话道:“镇卫生院虽然不如县级医院,但这结果还算不错吧!”

赵正又道:“这本来也是不错的结果!可是坏就坏在这个张嘉心高气傲,她认为自己去镇医院是屈才了,工作也不认真对待,几次值班都旷工,医院领导生气了,说了她几句。本来这事只要张嘉认个错就过去了,可是张嘉却认为:医院领导其他旷工的护士不抓,偏偏针对自己,这是故意找自己的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但不收敛,反而仗着自己有正式编制,变本加厉,终于出了一次大的医疗事故。张嘉作为事故第一责任人,在事故调查中,没有领导和同事愿意为她辩护,所以县卫生局就吊销了她的护士资格证,并将她开除了。”

张力量听到这里,也叹道:“张嘉好好的人生,就这样被她自己给毁了!”

赵薇芬追问道:“张嘉没了工作,她怎么办呢?”

赵正幸灾乐祸道:“怎么办?凉拌呗!张嘉丢了工作,这让张通,刘慧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们好面子,怕邻居们嘲笑,于是就找了一个借口,说张嘉在城里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就全家搬走了。”

陈入画摇头道:“这家人还是没吸取教训,真是虚荣!”

赵正苦笑道:“这就是他们的命运吧!本来一片光明,却被自己做作,搞没了。后来张嘉就嫁给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包工头,那男的又肥又矮又油腻,倒是很有钱,这倒让张通,刘慧两人回村后得意了好久。至于后来张嘉幸福不幸福,大家就不知道了。有人说张嘉只是那个男的小三,现在被原配发现了,又要流落街头了。”

张力量听完了赵正的讲述,想起了上小学时张嘉与自己的恩怨,心情很沉重。

这时,赵薇芬又问道:“赵大哥,我妈跟我说,过几年我们村就要坼迁了,很多事先知道消息的人家为了能得到政府更多的补偿,都暗暗扩建了自己的屋子,在家门口种了很多果树,我们村这么偏,这坼迁是真的吗?”

赵正回道:“这事已经传了很多年了,我也不知真假。对了,力量的爸爸是镇化工厂的领导,如果我们这里要被坼迁,他爸爸一定知道的比我们多。”

张力量见赵薇芬用恳求的目光望着自己,点头道:“薇芬,你放心,我有时间帮你问问吧!”

赵薇芬点头道:“力量,谢谢你!”

张力量、赵薇芬、陈入画又与赵正闲聊了一会,就告别离开了。

第2天就是大年初二,D镇流行正月初二、初三日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

张力量见一家人要去稻香村给外公、外婆拜年,陈入画也曾多次表示要回12年前的蛇药河畔看看,于是在出发前,主动去了赵薇芬家,邀请陈入画跟自己一起去稻香村玩。

陈入画首先对张力量的邀请表示感谢,然后对赵薇芬、高兰说:“力量的外公、外婆算起来,也是我的外叔公、外叔婆,按礼数来说,我回D镇,也该替父母给他们拜个年的!”

高兰赞道:“入画,你做的对!你父母虽然远在S省,但是你回来了,还是要给长辈们拜个年、问个好的!”

赵薇芬也支持道:“入画,你去吧!早去早回,我还有很多话要跟你说呢!”

陈入画点头道:“薇芬,我会早去早回的!”

张平、何莉见张力量不见了,以为他旧毛病又犯了,羞于见人,正准备去找他,却见儿子和陈入画走了过来。

张平责怪道:“力量,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去你外婆家,你不会又不愿去吧?”

张力量答道:“老爸,不是的!我去找入画了,她也想跟我们一起去给外公外婆拜年!”

何莉听说陈入画要去,心中大喜:要是陈入画能去,自己的爹妈、哥嫂们一定高兴坏了,力量有这么漂亮的女朋友,自己面上也增光不少,让那些背后议论力量的人闭嘴,自己以后也能光明正大回娘家了。

张平、何莉、张力量、陈入画带了大包小包的礼品来到稻香村。

何进事先知道女儿、女婿来给自己拜年,早已和老伴张罗了一桌好酒菜,并让自己没回娘家的儿子过来作陪。

张平、何莉带领张力量、陈入画依次见过了张力量的外公何进、外婆王玉梅、大舅何文、小舅何武。

王玉梅见了陈入画,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她端茶倒水,赞道:“这姑娘真好看,我们家的力量真有眼光,真有福气!”

何进见老伴眼睛一直没离开陈入画,提醒道:“老婆子,你这样唠叨,小心把人家姑娘给吓跑了!”

何武也道:“妈,你要是吓跑了力量的对象,我姐又要跟你断绝关系了!”

何莉听了,提醒道:“弟弟,大过年的,你瞎说什么啊!”

何文安慰道:“妹子,力量是我们家族中第一个研究生,长的又这么帅,谈一个像入画这样的女朋友,这才是天经地义的!”

何莉听了,心里乐滋滋的,但看到陈入画低着头,一直不说话,提议道:“入画是第一次来给各位长辈拜年,我们大家就不要老提她了,这会让她很不自在的!”

何进趁机对张平说:“我看大家都来齐了,都坐下吃饭吧!”

张力量见陈入画不好意思,于是轻声跟她说:“入画,你挨着我坐,我们只吃不说话,就没有人开我们的玩笑了!”

陈入画轻声回道:“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何进见众人围着一张大圆桌坐好后,一边打开酒瓶,一边吩咐上菜。

张力量见桌上已经放了咸水鸭、烧鹅、牛肉、花生米、皮蛋、海蜇皮等冷菜,不一会又上了各种煎炸炒蒸煮的热菜:既有各种鸡鸭鱼虾,又有蔬菜、百叶、豆腐、竹笋、木耳等蔬菜。

张力量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听外公、舅舅和爸爸说话。

何进对张平说:“张平,这些年你忙里忙外,还要担心儿子!如今力量找到了工作,又有了女朋友,你和莉莉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张平叹道:“爸,我们哪能放下心啊!孩子后面要在N市买房,结婚、生孩子,N市的房价天天在涨,我们哪有这么多钱啊!”

何文安慰道:“妹夫,你多虑了!以前力量上学,是你一个人挣钱,当然吃力;现在力量进了好单位,工资高,公积金也多,也许都不要你们的钱,就可以月供一套房了!”

何武也道:“姐夫,我听我N市一个亲戚说,城里的工资比我们乡下高多了,福利又好,所以外甥后面的事,就不用你和我姐操心了,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何莉听了,似乎看到了光明幸福的未来,由衷地笑道:“听你们这一说,我的心里亮堂多了!自从嫁到他们张家,我是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还要替他们爷俩担心受怕!”

何莉的话刚说完,就被王玉梅打断道:“莉莉,当初我和你爹是怎么阻止你的,你说什么来着?今天你老公儿子都有了出息,还要故意卖乖,你这样叫苦,还让你兄弟几个怎么活啊?”

何莉见心思被王玉梅揭穿,堵气道:“妈,你也太较真了,我不过是发牢骚……”

何进给张平斟了一杯酒,问道:“张平,我听人议论,我们D镇和南面的Y镇所有的村都要坼迁,你们厂也要搬,这事是真是假?”

张平答道:“爸,这事我也听厂长提过,镇上也为这事开过几次办公会,做了一些调研!可是一切还需听区里的意思!”

张力量插话问道:“爸,那区里是怎样的想法?”

张平回道:“区里本想征收D镇和Y镇所有土地,搞沿江特色开发的,但是由于财政问题,土地审批问题,以及部分群众的反对,遭到国家、省、市的批评,所以这事又有了变化,区里决定暂缓这次大规模的土地征收项目!”

何文说道:“妹夫,你不知道,其实老爷子和我们也为这事有不同看法!老爷子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几亩薄田,几间房屋,很不理解国家对土地的征收政策!我和弟弟则觉得守住几亩田,还要买农药、化肥,每年每月地伺候它,收上庄稼来了,一亩地除掉成本,也赚不了1000元钱,还不如去工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还有一两千呢!”

何进打断道:“你们懂的什么?我们国家人多,如果大家都不种地,粮食哪里来?我们以后吃什么?自古以来,哪次改朝换代不是因为粮食问题!”

张力量见何进较了真,解释说:“外公,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很多农田村民都不愿种了,可以承包给种田大户,开展机械化种植!再说国家也没荒废农田,还给全国设定了一条耕地红线,以后我们坼迁,都能搬到城里住,这样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何进听了,喃喃道:“原来是这样,看来我们都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张力量和陈入画吃饱饭,见张平、何莉等人还在饭桌上闲聊,于是找了一个借口,跑出稻香村,来到蛇药河畔的那片松树林中。

张力量和陈入画透过光秃秃的松树林,遥望蜿蜒的蛇药河。

眼前的蛇药河再不是10年前的模样,河堤上长满了衰败的黄草,河沿两侧长满了枯黄的芦苇和蒲草,河中央布满了各种灰色水藻,再也看不到清澈潺潺的流水,彷佛这条小河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好多年了,再也没人亲近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