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住家育婴师 三女同台

日子就像海水,有潮起也有潮落。经过之前的斗争,产假后续的日子相对平静。我和潘姐带着宝宝过日子,每天下午4点,青姐在做完了养生艾灸后来到我家做做卫生及晚饭。一周我爸妈会来看一次宝宝。大家彼此各司其职,相安无事。

公公婆婆不在的日子,我虽然耳根清净了不少,但肩上的担子也相对重了一些。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我的小宝贝。看着她喝奶,看着她漱口,给她唱儿歌,念诗歌,跟她说话。中午吃完饭,潘姐收拾碗筷的时候,我就把宝宝抱在怀里进行母乳喂养,享受着她躺在我怀里的温暖。下午午睡后,我又来到她身边,有时给她背三字经,有时给她讲故事,有时拿摇铃逗她。她静静地看着我,时光就在我和她四目相对时慢慢溜走。到了晚间,我看着她入睡了才会回房。日复一日,我的母性情怀也就在这一日日的陪伴中蔓延开来,越发不可收拾。我很享受陪伴她的时光,喜欢看着她漆黑的眸子,喜欢逗她笑,喜欢抱她睡在我的臂弯里轻轻地拍哄她。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时光是那样祥和,生命是那样美好,世界好像只有我们两个人,我的眼里只有她,她的眼里也只有我。

婆婆的话,我也不是完全没有听进去。婆婆走后,我对宝宝的事格外上心,对潘姐也留心注意。我对潘姐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她家里条件不太好,儿子还没结婚,所以很珍惜眼前的工作。婆婆说的问题她都改了,不仅能做到积极与宝宝交流互动,而且非常勤快,经常给宝宝换洗床单被褥,让宝宝有个舒适的环境。宝宝房里的清洁卫生也是每天都做。不用我开口吩咐,她就定期擦宝宝的婴儿床的床架、隔板以及下面的抽屉。对我也很好,每天早上给我准备早餐,打豆浆煮饺子,中午换着花样给我做饭,定期给我洗床单晒被子。每次需要她出力,比如带宝宝打疫苗等等,她也表现得很尽心尽力。潘姐从来都是从早忙到晚,尽可能多地陪在宝宝身旁,白天基本上不看手机。宝宝在潘姐的照顾下不满三个月就会抬头了,骨骼发育得健壮,也没有感冒,湿疹等小问题。因此我对潘姐还是挺满意的,两人相处得也非常愉快。

婆婆确实是等到潘姐26天满休息的时候才来换班。由于之前的不愉快,加上公公婆婆没出什么力,所以我对他们也冷淡了许多。不再笑脸迎接,也不再爸爸妈妈叫得亲甜。中秋佳节的时候,我连问候的电话也懒得给他们打。每次回想起我妈那句话“我那样讨好他们,每次去陪着小心,米啊油啊的往你那里送,就是指望他们能留下来照顾宝宝,结果他们还是走了”,我心里就堵得慌。是啊,无论是我还是我妈,之前都尽己所能地讨好他们,结果也没把他们留住。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讨好了。婆婆见我态度转变,虽有点不适应,但毕竟理亏,又捞到了十足的实惠,所以对我反而更客气了。

海面表面上平静,但一股股暗流在深处酝酿着,只待力量强大了便蓄势待发滚滚而来。

青姐大我老公两三岁,从我坐月子时就来帮忙的,她是我婆婆的姐姐的小女儿,跟我婆婆挺亲,就连长得也有几分像我婆婆。不过比我婆婆高挑,皮肤白、人偏瘦。最初见她的时候,由于在月子期间我身体不适没多留意,后来听婆婆说她是在一家工厂做饭,下午1点就下班了。下午半天基本上就可以自由安排了。青姐就利用下午的时间做一些养生,例如艾灸啊等等,平日里也看一些黄帝内经的书。她是个佛教徒,每天早上又冥想拜佛的习惯。

由于我婆婆早就存了要请保姆的心思,所以月子期间就要她下午半天来帮忙,给我们双方一个观察相处的机会。因此一开始,我有点排斥这个青姐。后来发现,她做事勤快,家里的卫生她一下子就做完了。我本来以为擦灯啊这些都是很复杂的事情,她也可以一下子就搞好。做饭也比我婆婆会换花样,对我也很热情,我也就对她慢慢有了好感。

还没定下潘姐的时候,我婆婆和老公也考虑过青姐,但是青姐本身有工作,哪儿好开口让人家辞职,因此就放弃了,只要她来做一下家务。

开始我以为潘姐和青姐毕竟分工不同,应该是井水不犯河水,不会有什么矛盾。渐渐地我意识到,我之前想得太天真了。

一次晚饭时,青姐问我们有没有带宝宝出去户外活动;我说没有。青姐加了一句,现在都9月中下旬了,没那么热了,可以带宝宝出去转转。潘姐有点抵触,直接回道,宝宝一会儿要吃奶,一会儿要拉臭臭的,这哪带得出去啊。我没说话,因为关于宝宝是否出去的问题,我和潘姐早已达成了共识。宝宝才3个月,确实小了一点,吃奶频繁。出去一趟又是换衣服又是消毒的,待不了一会儿就要回来。而且小宝宝疫苗都没打全,抵抗力弱,怕出去吹风着凉病了。这次潘姐虽然话说得有点直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青姐接了一句,好多请阿姨的人家都规定,上午几点到几点要带宝宝出去玩,下午几点到几点要带宝宝出去活动,一天两次。说完就笑着走开了。

潘姐没有理睬,我也摇摇头,这种规定太死板了,肯定不适合现在还没有完全形成作息规律的小宝宝。而且户外活动也不是现阶段的大事,不必提上日程。

没过两天,一天晚饭时,我和潘姐都在低头吃饭,青姐听着洗衣机轰轰地低哄声,对潘姐说:“你再洗的时候就用15分钟的快洗吧。夏天的衣服就是些汗,你衣服每天都换,洗15分钟也够了,免得一搅就搅近1个小时听着吵人。”潘姐客气地笑笑答应了。我也对青姐笑笑,这事我早有些不满,我们家本就安静,洗衣机的声音显得尤为突兀。洗衣机一开45分钟,就洗潘姐那两三件衣服确实有些浪费资源。青姐开口帮我做了恶人,我当然愿意啦。

潘姐吃完回屋,餐厅里就剩我和青姐。青姐压低声音说,觉得我们对潘姐太好了。很多家里把阿姨都是当佣人一般看待的,我们把她当主人一样供着。我笑笑说,她毕竟在照顾我们的宝宝嘛,我们对她好,她也会对宝宝好。再说,现在都讲求平等了,哪会把人家当佣人看待啊。

育婴师的待遇确实比一般保姆好,收入高,而且和主人吃用一般,甚至比主人还好。这也是常态了,毕竟育婴师不是普通做家务的阿姨,她照顾的是还不能说话不能自理的宝宝,主人家都会有所顾忌。

青姐的话我当时没多想,现在回想起来才品出味来,这两人已有些嫌隙,只是隐而不发。这两个人平常就不讲话,基本上没有交流。青姐一方面不太认可潘姐的价值,她是婆婆的至亲,听了不少婆婆的唠叨,思想上也自然向婆婆靠拢,觉得潘姐配不上这个收入。再加上,青姐和我们的关系,很多时候会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维护我们的利益。而潘姐呢,早已知道婆婆对她的不满,也知道青姐和婆婆的关系,在她眼里青姐差不多就是婆婆的眼线,青姐有时候又自愿出来充当恶人,她当然对青姐多有提防。

又过了些日子,已是金秋十月。一天下午我正在房里,突然听到青姐的喊声:“这是谁的脚印啊!我这刚拖的地!”

声音又大又尖锐,明显包含着不满的情绪。我一直在屋里没出去,那青姐所指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我没出去!”潘姐回了一句,声音有点小,听起来底气不足。

“我刚拖得地,你把你的鞋子擦一下!”青姐没有示弱,也没有继续纠缠。

我坐在屋里,听了一耳朵,也没当什么大事,在一起生活有点小磨蹭难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没多管。

过了些日子,一天下午,我外出办事,留潘姐独自在家。那时已近11月份,天气转冷,又下着雨,愈发觉得寒气逼人。我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拿着手机叫车,在泥泞的马路上艰难地行进着。手机还没消息提示约到车,就被老公的电话打断了。老公说,青姐在楼下按了半个多小时的铃声,潘姐都没开门。她给潘姐发了微信,潘姐没理。青姐没办法,只有给老公打电话,老公正好在开会。青姐没有我的号码,就只有向婆婆求救。婆婆给老公打了电话,老公才来找我。这一来一去,又过去了将近半小时。我一听,连忙给潘姐打电话,潘姐没接。我给她发了微信,她过了一会儿回我说已经开门了,宝宝在睡觉,关着门没听到。

我明白了——楼下的门铃声音极大,就算关几个房门都听得见。我家隔音效果并不好,怎么会听不到按铃声,明摆着是潘姐对青姐有意见,就用这种方式表达她的不满。恐怕潘姐的情绪不仅是对青姐,还有对婆婆的。婆婆并未完全退出我们的生活,每个月还有4天时间来换班照顾宝宝,潘姐再来时会纠正潘姐的一些做法,比如用什么毛巾擦宝宝的床架啊,用什么毛巾洗宝宝的盆子啊这些琐事。婆婆毕竟是长辈,在家有一定的权威,所以她说什么潘姐心里不满,嘴上也就恩恩地应付着。但这不满的情绪潘姐也不会自己咽下,当然就发泄到了婆婆的亲戚青姐身上。

潘姐有些情绪,我理解;但是今天这么冷的天,让青姐在外面站一个小时,就有点过了。青姐也是老实人,要是厉害点的,说不定扭头就走了。我和老公商量给青姐准备一个门禁卡,免得以后这么被动。

回到家,潘姐一切如常。本来我有些不满,但看到她和宝宝玩得开心,又不忍破坏了这和谐的气氛。再说,我也有些顾忌。明摆着婆婆不待见潘姐,潘姐存在我家的理由就是我选择了她。如果连我都不站在她那边了,她在家里就更难做了,说不定就有了离开的想法。

我逗了一会宝宝,就自己回屋了。现在回想起来,婆婆太严,我太宽,我点点滴滴的纵容也不是件好事。

产假快结束了,我在为复工做准备。一天晚上,潘姐已经回房,我在厨房里和青姐闲聊。

青姐有些犹疑地看着我说:“妹妹,有件事我想跟你说。”

“你说吧。”

青姐几次想开口,但实在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青姐是个爽快人,很少这样迟疑。最后终于挤出一句:“你还是先看看吧。”说完,把手机递给了我。

我定睛一看,是潘姐发的消息。潘姐发了长长的一篇对话,内容就是指责青姐那天那么大声说她把地弄脏了意图就是想把我从房里叫出来,责问青姐是不是想抢她的饭碗。潘姐明言,育婴师的工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青姐根本做不来。潘姐甚至还说她自己如果离开我家,两三天就可以找到另一份育婴师的工作,而像青姐这样只会拖地做饭的保姆离开我家就找不到工作了。长篇大论了一番从上次纠纷的事情引来的,事不大,但是字里行间的咄咄逼人和平常沉默寡言的她判若两人。

我有些震惊,没想到平日里看起来少言寡语的她有这么凌厉的一面。青姐提醒我,后面我就要上班了,留她一个人在家带宝宝,最好是安个摄像头。这个潘姐长相有些刻薄,虽看起来不声不响,但是爱记仇,有事都放在心里,不比胡姐性格开朗阳光,潘姐这种性格不适合和宝宝相处。也说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她了,现在非要跟自己过不去。

我安慰了一下青姐,告诉她此事跟她关系不大。婆婆对潘姐不满,潘姐心里有气,但又不能对婆婆发,转而就把矛头指向了青姐。青姐也委屈,说自己从来没有在我婆婆那里说她的坏话,相反都是说她的好。但青姐说了啥,潘姐怎么会知道呢,知道了又怎么会相信呢!

青姐是委屈,但我也无法为她出头。以前不懂老板为啥在员工有矛盾的时候和稀泥,现在我真心明白了。不为别的,因为老板最看重的是利益,最需要的就是事业能正常运转,维护的也是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方。我的思路也一样,无论如何,家里的事情还是要正常推进。眼前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潘姐和青姐有矛盾,但也不是什么大事,互相不服气,互相看不上眼,再加上婆婆这层政治因素。但潘姐是育婴师,要照顾我的宝宝,她带给我的利益更大,我更需要稳住她,肯定不能为这些小事伤了和气。所以我只能安抚一下青姐,然后转身忙自己的去,把这事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