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的社团会议还在继续。这一次不卖《屈贾》杂志了。正儿八经地聊起来了美与丑这个话题。我们每一次都会有类似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也算在对立的同时达到统一。这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话题不太好找。
说也不好说,学长学姐随便说了说之后,便没有然后了。看着他们尴尬,我又情不自禁尴尬上了。我倒是提了一嘴,“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来形容芳汀,‘有黄金和珍珠当嫁妆,不过,她的黄金长在头上,珍珠含在口里。’……”
其实,一开口我便感觉我跑题了。即便不是跑题了,那也绝对是偏题了,而且偏到九霄云外了的那种。可事实是,我又必须绕回来。现在的状况是,我这一段顶多也只能和美挨上边,而与丑毫无关系。
然后,我又说:“这里的美呢,应该分为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而芳汀这里的美主要是指她的外在美,而没有着眼她的内在美。”还是没能把点落在美与丑的对比上,芳汀是《悲惨世界》中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个例子没有取好,她不论外在还是心灵其实都是美好的。
虽然最后成了妓女,可她虽有错,然绝对谈不上大错。就像雨果在书里写到的三大悲惨:“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诚然,她是一个妓女,身份低微,同时她也是个相当伟大的女性。
与她同为妓女,而同样拥有美好品格的人还有不少,比如《复活》里的玛丝洛娃和《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说句实话,也许是因为出现在文学作品里,而并非真实存在的。我会觉得,生活中比她们面目可憎的人有很多。没有刻意暗讽谁的意思。
而我第一次接触《悲惨世界》的原著,而是《悲惨世界》的电影。在那一版本中,安妮·海瑟薇饰演芳汀,无疑那是一个相当美丽的芳汀。即便在很悲惨的时候,哪怕打扮得不那么美丽,也没能掩盖住她的美。
电影里掺杂了很多唱段,以至于我最开始以为这就是个音乐剧,然事实是我当时对于音乐剧的定义拿捏得尚且不够清晰。音乐剧的形式纵然可能有很多种,可是起码也得在舞台上进行吧?
这也是因为当时播放这个电影给我们看的语文老师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因为这是个音乐剧,所以歌会唱得很好听,可演员的长相和演技就不尽人意了。”说这话的时候,后面正好是芳汀在撕心裂肺地歌唱。看着安妮·海瑟薇的脸,我也不知道是她瞎了还是我瞎了。
然而,当年少不经事,还是相信了她老人家的前面半句话。直到后来总想不明白安妮·海瑟薇为何要去参演一个音乐剧,她又不是音乐剧演员。一查才知道,这压根就不是个音乐剧。我没啥文化是真的,我这语文老师也文化有限。不过,文化有限的她却出人意外地让我们看了一部相当优秀的好电影。
不过,也正是因为那些音乐唱段,反而让这部电影更加彻底地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别的唱段都是都不太记得了,记忆最深的是开头的时候,冉阿让和狱友们在干活的时候,也唱着歌。词很简单,曲调也不是那种很快便能记住的东西,“低头,低头”这个重复几乎是每一句开始都有的东西。
很有深意,除了指站在上面的监工并加以引申的那些上位者之外,又何尝不是在认认真真地指天呢?
如果真的有上帝,如果真的有耶稣,恐怕早就来拯救这些人们了吧?也正是因为,恶意其实已经在心里滋生。只是这个恶意藏得挺深的,无神论滋生,这些句的低头也无疑在讽刺这个世界的不公。初听的时候感触不深,只是觉得莫名其妙的特别洗脑。而今倒有几分明了了这其中的意味。是我成长了么?可是这样的成长未免也太疼了些,让我不想要。
我又不小心便想得多了,也顺便错过了杜沁的发言。只是,我说得那么文不对题其实也没多大关系。因为还有人都不曾举过手。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的我眼神不好,我总感觉这一次来开会的人跟上次的又不是一些人。这只能说很让人无语。然而,我其实也差不多明白原因,文学社的活动确实谈不上有意思。不想来什么的情况确乎也是有可能时常发生。
不一会儿就结束了这次的会议。我和杜沁是今天唯二参与了问题讨论的新生,而且其实我们俩至少我没说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然而,姚琛还学长还得领着我们去肖岱老师那里领奖品。
在文学社,奖品自然就是书了啊!最近,肖岱老师最近在研究韩少功,所以我们学校似乎进了不少韩少功的《修改过程》。刚好,我也对这本书有几分兴趣,最吸引我的是封面上的那句话:“认识世界永无止境,哪怕就是认识自己,也是一个慢慢长路的修改过程。”
当时看见了之后,本来想买走的,可又觉得我还需要想想这句话的意思。虽然我现在仍然没有想明白,可既然缘分到了,可以免费拿那自然好得不能再好了啊。然而事与愿违,我们费了一路的力气,却发现肖岱老师其实没在。
于是,我们又灰溜溜地走了。文学社每一次的社团会议完了之后,是真的可以再趴在桌上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如果不是有的地方还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模样,我真的挺喜欢文学社的活动。真的很考虑大家的时间。
倒是加了学生会之后,还不曾做些什么,我便迎来了寒假。寒假确乎没什么好说的。寒假的重点戏不便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吗?然而,春节又如何呢?我没什么感觉了,外婆不在了,这戏单单靠我们,实话就一句,还真唱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