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 谢露静
- 1527字
- 2025-02-23 02:00:51
前言
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关理论的研究,既是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创新的需要,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现实需求。自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提到“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到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颁布,职业教育领域“产”与“教”两者间的关系从“结合”走向“融合”,从“提倡”走向“制度化”,产教融合的制度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朗。但相关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不足仍然是实践工作的主要阻力。因此,开展产教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而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对工作的指导性作用,也是本研究工作开展的目的。
该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为实践。
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职教集团模式的适应性;职教集团办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构建研究;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基本结构要素研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构建研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价值判断、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智造”背景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智造”需求导向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企业执行产教融合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价值效度研究。
第二部分主要从本校实际工作出发,在以下方面开展了实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课程开发;服务区域发展和技术研发;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本书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理论上提出了比较新颖的观点: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效应的产生必须构建集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并实施以计划、服务、指导为主,行政监督为辅的组织管理机制,虚实结合的内部资源重组机制,内外协调的政策机制和投入与收益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机制须遵循企业化的管理机制、产业化的运营机制、价值主导的评价机制、市场导向的进退机制和行业协会负责的人才流动机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必然要求,它并非行政指令下的活动,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实践结果显示,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校企合作实践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校企合作逐渐深入,从合作办学逐渐深入到共同开发课程,从单独聘请企业教师逐渐过渡到企业员工成为学校师资的一部分,从单纯的技术服务拓展到了共同研发技术解决方案,为深度产教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产教融合问题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是重大热点问题,本书展开了对产教融合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开展产教融合工作的相关指导性观点,丰富了产教融合理论研究的成果。现阶段,我国围绕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实践尚未有实质性的重大突破,本书在实践层面的相关成果,不仅检验了产教融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性价值,也为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积累了比较好的实践经验,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肯定。
职业教育不仅是一种跨界的教育,更是需要合作的教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合作,也是一种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合作,这种合作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教育学范畴。在此,我呼吁更多优秀的职业教育研究者加入研究队伍,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以推动我国产教融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研究得到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成效的评价标准研究”(项目号:18YBJ19)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本研究也得到了学校同仁们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谢露静
202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