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求你做个人吧!我谢谢你啊

崔知温一听李治这话,忍不住再次翻出白眼。

“求你做个人吧!我谢谢你啊!”

“我的名声早就被他们给搞臭了,你让我去挖人?”

“万一我在挖人的时候,不小心被他们给打死了怎么办,到时候你把命赔给我啊?”

被家族排斥的士族子弟。

要么是性格极端的暴躁分子,要么是立场不坚定,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唾骂家族的叛徒。

这两种人,那可全都是狠角色。

像他这样为了维护皇室和家族的关系,不得不当叛徒的倒霉蛋,不管是遇到哪种人,那都要被暴揍一顿的下场。

崔知温可不是受虐狂,他可不想自讨苦吃。

听到崔知温的抱怨,李治笑骂道:“给你安排护卫!而且还是最顶级的那种!这么怕死还当个屁的叛徒了,你真是个废物。”

“诶,你怎么说话的?”

崔知温撸起袖子,就要跟李治动手。

但看李治轻而易举地压弯了手中的银勺,崔知温怂了。

天生神力确实牛逼,惹不起,惹不起。

场面有些尴尬,狄仁杰放下碗筷,急急忙忙地说了一句:“你们继续,我去上学了。”

说完,狄仁杰一溜烟地跑没影了。

狄仁杰还要去国子监上课。

嗯,靠李治给的特权,蹭课去的。

所以每天一大早就要起来,早早往国子监那边跑。

当然,一般情况下狄仁杰还是很从容的。

可能是发现这两人要闹,这小子怕了,提前跑路了。

李治望着狄仁杰逃也似的背影哭笑不得,忍不住跟崔知温对视一眼。

看到这小子眼里的笑意,李治收起脸上的笑意,淡淡地道:“说真的,我现在确实缺人,需要你帮忙拉点人过来。”

崔知温有些抗拒地道:“你是皇子诶,而且还是声望远高于太子的皇子,你想招人,那不是动动手指的事情吗?”

“那不一样!”李治认真地道:“我不要废物,也不要注定分道扬镳的属下,你知道我需要哪种人,你也知道该去哪里给我找。”

“又要有本事,又不能站在士族的立场,这种人,我上哪给你找去?”崔知温有气无力地叹了口气,但看李治那清澈的眼眸,最终还是招架不住,选择了投降:“罢了罢了,我想办法就是了,真拿你没办法。”

士族垄断了世界九成以上的人才,这件事交给崔知温肯定没问题。

就看这家伙愿不愿意把人交出来了。

其实也没什么不愿意的。

他的想法跟普通的士族不一样。

崔知温不像其他世家子弟,没有宁折不弯的傲气。

他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什么时候向世俗妥协。

而且他还明白,士族的没落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他在试图为自己的家族寻求新的出路。

免得在历史的车轮面前,被碾得粉身碎骨。

这家伙从来就没掩饰过自己的意图。

就跟李治一样,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想要什么。

两人能走到一起,从来就不是偶然。

对李治来说,崔知温没有什么秘密。

这家伙还是根正苗红的世家子,他的立场就从来没有变过。

唯一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可以接受退让以及妥协。

见崔知温答应下来,李治也就放心了。

“行了,赶紧吃饭吧,吃完了我们一起走,今天我有事要去将作监,我们顺路。”

“还去啊?”崔知温顿了顿,疑惑地问:“话说回来,你这几天去将作监做什么呢?”

“开启文艺复兴呢,说了你也不懂。”随口敷衍一句,随后想了一想,李治又补充了一句:“差不多就跟破除技术限制,重新打开发展通道差不多,没太大的区别。”

“这你也敢碰?”崔知温惊讶,瞪大了眼睛问:“圣上就没有说什么?”

“说了啊。”李治喝了口粥,咽下嘴里的东西,慢慢悠悠道:“父皇说,这事会触碰旧有势力的利益,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不建议我这么做。”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崔知温追问。

“我说……”李治朝他俏皮地一笑,“我不接受他的建议。”

“这也行?”

崔知温惊呆了,还有这种操作呢?

话又说回来,你这父皇对你到底有多溺爱啊?

凭什么这么乱来的事情都能同意下来?

我特么也是长子长孙啊,说起来我在家族里的地位,比你高多了。

结果,只是给你当下属,就被打上了叛徒的标签。

人和人的差距也未免太大了。

崔知温嫉妒的要死,要是他也有这么开明的家长,估计都不用当叛徒了。

在家里坐享其成就完事了。

话说起来,到底谁才是皇室子孙啊?

说好的帝王无情呢,真特么的扯淡!

崔知温愤愤不平地猛灌一碗粥,重重地把碗放下。

“我吃完了!”

“我也吃完了。”

李治笑眯眯地放下碗筷,跟着一起起身,“走吧,一起去上班。”

你上个锤子班!

崔知温瞥了他一眼,气哄哄地走在前面。

李治也不生气,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曲调,一同出门。

来到将作监,再次找到将作大监湛洲。

李治说明来意,湛洲特意带着他一起去参观正在测试中的熔炉。

“过往一直是温度不够,没有办法直接融化铁矿。”

“但有了殿下创造出来的鼓风机,还有石炭,我们终于可以开始熔炼铁矿了。”

……

湛洲一路说着这两样东西带来的变化,带领李治来到熔炉前面。

所谓的熔炉,指的其实就是大型土窑。

在土窑的基础上,加上了给鼓风机预留的空气窗口,烧的木炭换成了石炭。

除此之外,土窑内部则是改装成了陶瓷。

陶瓷要比铁要耐烧得多,这还是经过几次实验后得出的结论。

用陶瓷来代替坩埚,当成是融化钢铁的容器。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点燃火炉。

然后派几个人共同用人力,去转动大型鼓风机。

“想要大规模炼铁,还是挺费人的,没有几个人同时用力,根本就转不动鼓风机。”

“还好每次点燃熔炉,都能熔炼出大量上好品质的铁,也不算是太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