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涉及的《孟子》原文

❶ 离娄下8·22

孟子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❷ 滕文公下6·9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zì),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sè)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bì)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作:兴起。

放恣:不守法度。

横议:随便发表言论。横,放纵。

诬:欺骗。

充塞:阻塞。

距诐行:抵抗偏颇的行为。距,通“拒”,抵制,抗拒。诐,偏颇不当。

放淫辞:放,驱逐。淫辞,不合正道的荒谬言论。

三圣:指大禹、周公和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