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读中国哲学·燃出善的火焰:孟子篇
- 张嘉骅 陈裕仁绘
- 2125字
- 2025-02-17 19:49:52
本章涉及的《孟子》原文
❶ 告子上11·1
告子曰:“性犹❶杞柳也,义犹桮(bēi)棬(quān)❷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❸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qiāng)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❹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❺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❶ 犹:如“同”。
❷ 桮棬:古代木制的饮酒器,也作“杯圈”。
❸ 为:做成。
❹ 戕贼:伤害,扭曲。
❺ 祸:危害。
❷ 告子上11·2
告子曰:“性犹湍(tuān)水❶也,决诸❷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❸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❹,可使过颡(sǎng)❺;激❻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❼。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❶ 湍水:急流。
❷ 诸:之于。
❸ 信:确实是。
❹ 搏而跃之:用手扑打而让它飞溅起来。
❺ 颡:额头。
❻ 激:水流受阻而改变方向。
❼ 其势则然也:是形势使它这样的。势,指外在条件。然,如此,变成这样。
❸ 告子上11·3
告子曰:“生❶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❶ 生:生下来便有的特性。
❹ 离娄下8·19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❶,庶民去❷之,君子存之。”
❶ 几希:相差很少。
❷ 去:失掉。
❺ 告子上11·4
告子曰:“食色,性❶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❷,非有长于我❸也。犹彼白而我白之❹,从❺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❻白马之白❼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❽也。不识❾长马之长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⓫与?且谓长者义乎⓬?长之者义乎⓭?”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⓮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⓯,亦长吾之长⓰,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⓱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⓲,夫物则亦有然者⓳也,然则⓴耆炙亦有外与?”
❶ 性:这个性是指所有生物在出生时便具有的本性。
❷ 彼长而我长之:对方年长而我待他如长者。又,这整段话所有的“长”都念zhǎng,但词性不同。例如这句话的第一个“长”是形容词,第二个“长”是动词。
❸ 非有长于我:不是我心中预存尊敬谁的念头。
❹ 彼白而我白之:对象是白的而我以白色物体来看待。句中第一个“白”是形容词,第二个“白”是动词。
❺ 从:由于。
❻ 异于:这两个字是衍生出来的文字,不用解释。
❼ 白马之白:把马的白看成白的。句中第一个“白”是动词,第二个“白”是名词。
❽ 白人之白:把人的白看成白的。句中第一个“白”是动词,第二个“白”是名词。
❾ 不识:不晓得,不了解。
❿ 长马之长:怜悯马的年长。
⓫ 长人之长:恭敬人的年长。
⓬ 长者义乎:年长的人是引发正当行为的因素呢?
⓭ 长之者义乎:恭敬年长的人才是引发正当行为的因素呢?
⓮ 以我为悦者:以我作为欢不欢喜的决定因素。
⓯ 长楚人之长:恭敬楚国的长者。
⓰ 长吾之长:恭敬自家的长者。
⓱ 耆:同“嗜”,爱吃。
⓲ 炙:烧肉。
⓳ 物则亦有然者:其他事物也有这样的情况。然,如此。
⓴ 然则:那么。
❻ 告子上11·6
孟子曰:“乃若其情❶,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❷之罪也。恻(cè)隐❸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❹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❺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xǐ)而无算❻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❶ 乃若其情:一个人要是顺着他的真实状态。乃,如果。若,顺从。情,实情,真实的样子。
❷ 才:天生的禀赋、资质。
❸ 恻隐:同情怜悯。
❹ 外铄:由外头来打造。铄,锻炼,制造。
❺ 弗思:没有去探究。
❻ 或相倍蓰而无算: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无数倍。倍,一倍。蓰,五倍。无算,无数。
❼ 公孙丑上3·6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❶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❷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❸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tì)❹恻隐之心,非所以内(nà)交❺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誉❻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ù)❼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❽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❾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❿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⓫,泉之始达⓬。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⓭;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❶ 不忍人:不忍别人受伤害,或解释为不忍伤害别人,皆可。
❷ 运:运转某个物体,如弹丸等。
❸ 孺子:小孩。
❹ 怵惕:惊恐。
❺ 内交:结交。内,同“纳”。
❻ 要誉:求取名声。
❼ 恶:讨厌。
❽ 端:发端。
❾ 四体:四肢。
❿ 贼:伤害。
⓫ 始然:开始燃烧。然,“燃”的本字。
⓬ 达:通。
⓭ 四海:意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