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商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
- 彭爱美 李伟主编
- 1251字
- 2025-02-23 16:16:24
1 对专业思政的认识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肩负着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责任。
专业思政是指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的融合设计,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1 专业思政是高校落实为国育人的必然要求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
1.2 专业思政一体化设计是“三全育人”的保障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强调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的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专业思政理念和地位的确认,以及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总体设计的指导思路。
1.3 一体化设计是固化专业思政成果并持续实施的保障
专业思政一体化设计,是指把分散在若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以收集、挖掘、整理,再在专业思政大框架下进行整体设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2020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在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上指出,“专业思政是本专业对所培养人才应具备核心素养的规定性,是总的要求。要贯穿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包括本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要在专业思政大框架下具体认识某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要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分工负责,协同推进”。教务处处长齐在前在系列公开课中指出,要“从专业培养方案入手,将育人理念固化在培养目标中”,在毕业生基本要求中,要明确“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领导的讲话给应用科技学院的专业思政建设提出了一体化和顶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