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运筹帷幄出奇兵 神出鬼没见奇效

运筹帷幄施奇计,百战不殆有所倚;

纵然手握通天权,渠道不畅也枉然。

书房内只有老国王和云海鹰夫妇三人,李强则站在门外守候,不许任何人靠近。

老国王说道:“你们这个叔叔呀,小时候是非常老实本分的,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其它的什么都不关心,我以前还一直对他不满。自从杉儿出事以后,他便开始关心起杉儿来,带着人马一次又一次去找,还灭了不少海盗,立了不少功劳,我也很欣慰。谁知他有了权力之后,就开始慢慢地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

“虽然对他有了看法,但是这些年因为杉儿的事,我难免会伤心,便无心政事,再加上身体越来越差,也不得不把政事委托给他。我又膝下无子,心想这王位早晚也是他的,让他闹去吧。谁知他竟变本加厉,渐渐地连我都不放在眼里了。

“这次的事,一定是他搞的鬼。还好他还不知道你们已经回来了,可是等他儿子回来以后,他便一切都清楚了。他是不会甘心王位落在杉儿手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准备,做好防范,但是最好不要出现流血事件。

“我只有这么一个弟弟,我永远忘不了父王临终的时候,把弟弟托付给我的样子,他嘱咐我一定要照顾好弟弟。所以只要他肯悬崖勒马,我就可以既往不咎。”

云海鹰道:“我看事情不一定不可挽回,而且杉儿对这个王位也不感兴趣。”

老国王说道:“傻孩子,害人之心不可有,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这不仅仅是王位的问题,更是生死的问题。杉儿不做国王,便要做刀下鬼了。”

云海鹰听了这话,不禁摇了摇头。

老国王也不禁叹了口气,说道:“这些年也都怪我,由于杉儿被掳对我的打击太大,我就把很多事情都交给云成去处理,现在军中基本上都是他的人了。他军权在握,我们便不能硬来了,如果他起兵造反,我怕也是挡不住他了。都怪我呀,大权岂能旁落呀。”说完之后,又叹了口气。

红杉公主急忙安慰道:“父王不必自责。自古车到山前必有路,您再仔细想想,一定会有办法的。”

老国王说道:“你倒是说说看,有什么好办法吗?”

红杉公主说道:“难道父王在军中再也没有心腹之人了吗?”

老国王道:“有倒是有,可是都已经被云成给看管起来了,有人去找他们,没有办法不被云成知道啊。”

红杉公主说道:“您派人去也不行吗?”

老国王道:“我派人去当然可以,他也不敢说什么,可是那样也就等于直接逼他造反了。”

云海鹰接口说道:“不要紧,只要父王有信得过的人就好,我有办法联络他们。”

老国王一听便来了兴趣,说道:“贤婿刚来,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好办法呢?”

红杉公主说道:“父王忘了吗?他有猴子军团呀。”

老国王听到这里,一拍大腿道:“是呀,有了它们,那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顿了一下,老国王又说道:“不过时间要快,我们要赶在泳之回来之前动手。如果泳之回来了,那就一切都清晰了,云成不想动手也要动手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赶在他回来之前动手。”

红杉公主说道:“宇文泳之一来一回要耽误十五、六天的时间,而我们在路上也耽误了三四天的时间,所以我觉得最多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

老国王道:“为了保险起见,我看就七天吧,不能再多了。我担心他们会全力加速往回赶。”

云海鹰道:“好,我这就去准备。您把需要联络的人员告诉我,把圣旨交给我,其余的事就交给我吧。”

接下来,老国王让总管李强详细给红杉公主和云海鹰介绍了京城的防卫情况。

京城的守卫分为这么几个系统。一个是王宫的侍卫,负责王宫内的守卫。这是直属国王的力量,由总管李强直接统领,是完全可以相信的力量。

第二个是御林军,负责王宫外围警戒和国王出巡的警卫。理论上也是直属国王的力量,但是现在的统领是宇文云成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思之,副统领周云阔,是一个忠于国王的人。

第三个是京城卫戍军,负责城门管理和城内防务,是保卫京城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统领是宇文云成的亲信郑力诚,副统领叫于文海。原统领李易奇,是国王信得过的将领,但是已经赋闲在家。

第四个是城外驻军,负责接应京城里的部队,同时防御外部可能对京城的进攻。这支部队也被宇文云成掌握,统领是宇文云成的亲信韩宏远,副统领是范天扬。

宇文云成的元帅府有亲兵一百人,和家将等力量加在一起,能够打仗的人应该有近二百人。

我们的任务是,消灭元帅府的亲兵和家将,捉住宇文云成,同时保证不能让御林军、卫戍军和城外部队有异动。

如果宇文云成的这几支力量同时发动,王宫的侍卫无论如何也无法保证王宫的安全。即使是三者之一发动叛乱,也会给京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对于民心的损失,对国王威信的打击。

因此,我们在对元帅府采取行动的同时,必须同时对这几支军队采取行动。

我们最好的结果是,抓住宇文云成,同时又重新夺回对这些军队的控制。这样京城可以保持平稳,老百姓觉得只是宇文云成谋逆被抓,其它的任何影响都没有。

其次的结果是,宇文云成逃脱了,但是这几支部队重新被我们控制,那宇文云成也只是成了被通缉的叛逆而已。

再次的结果是,我们抓住了宇文云成,但是没有控制住这几支军队,军队发生叛乱,会给京城造成巨大的灾难。

最坏的结果是,我们没有抓住宇文云成,而这几支部队又受到宇文云成的控制。那时候,国王就是宇文云成了。

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稳住军队,重新夺回控制权,而抓住宇文云成是次要的。

正是因为如此,老国王一定要先掌握住这几支队伍,而且要赶在宇文云成发动之前。他所依靠的人就是御林军副统领周云阔,京城卫戍部队的原统领李易奇,城外驻军的副统领范天扬。而云海鹰的目标就是要通知这些人,配合国王的行动。

从第二天起,云海鹰就把侯天、胡天、孙天叫来,给他们布置任务,并将它们带到宇文云成府外,让它们监视宇文云成的动静,有情况随时报告。同时派出所有的猴子,四处打探消息。

用猴子打探情报,最大的方便是没有人会防着它们,最可靠的地方是它们不会泄密。

然后,云海鹰边熟悉各方面的人员和情况,边不断汇总、综合着猴子们的情报,仔细研究着他的行动计划。

这是行动的前一天。早饭后,老国王召集红杉公主、李强和云海鹰,最后确定行动方案。

云海鹰首先把这几天猴子打探到的情况做了汇报:“据监视元帅府的猴子传来的消息,这几天元帅府动作频频,一直在向御林军、卫戍军和城外驻军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做好准备,还在一直催问着少爷什么时候回来。”

红杉公主说道:“父王,我觉得他们要动手了,时间就是宇文泳之回来之后,和父王的判断完全一致。”

老国王说道:“看来他是冥顽不化、一意孤行了,可是对他下手真的于心不忍啊,我怎么向父王交待呀。”

李强劝解道:“陛下不要自责了,您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是他不仁,不是您不义。您考虑兄弟情,可是他有考虑兄弟情吗?您不为您自己着想,也要为王后和公主着想,如果他得了王位,王后和公主还能活命吗?”

老国王叹了口气,说道:“兄弟相残,人间至痛啊。”

李强道:“当断不乱,反受其乱。驸马,你接着说吧。”

云海鹰说道:“我这几天仔细想了想。关于控制军队,由我带着猴子们去联络人员、传达国王的旨意,命令他们控制局面后,原地待命。而对于元帅府的行动,则由王宫侍卫直接负责,防止有人中途倒戈。这部分人数不必太多,但也不能少于二百人。”

李强担心的说道:“驸马可不能掉以轻心,元帅府的战斗人员可有二百人呢。而且我们需要四面把守,兵力分散后,每面只有区区几十多人。如果敌方集中突围,我们的力量就太单薄了。”

云海鹰笑了一下,说道:“这个李总管不用担心,王宫侍卫英勇善战,数量相近时,绝对有必胜的把握。即便人数处于下风,也能支持一阵,其他人便可以迅速支援。况且我们还有猴子军团,可以出其不意。而且王宫侍卫不能太少,防止御林军如果搞不定,会直接威胁到王宫的安全。”

李强听云海鹰在国王面前夸赞王宫侍卫,作为大统领,他当然高兴,心中不由得对云海鹰又多一份好感。但是毕竟事情太大了,所以他还在担心。

云海鹰安慰他道:“请总管放心。我敢保证,在我的猴子军团突袭之后,至少能够打掉他们一半的力量,剩下的一半也会被吓破胆,敢于负隅顽抗的死硬分子不会太多。到时候我站在树上,指挥队伍行动,定可全歼顽抗之敌。”

老国王最后拍板定案,确定了最终的行动方案。

这天晚上,云海鹰带着两只猴子出发了,这两只猴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找到的。有一天晚上,他发现这两只猴子还在觅食,便知道这两只猴子夜晚有视物的本领,于是他便带回来专门加以训练,今天就派上了用场。他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将国王的密旨,亲手递到相关人员的手中。

云海鹰的第一站是御林军副统领周云阔的家。御林军是王宫外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王宫与外界的隔离带,谁掌握了御林军,谁就掌握了主动,所以御林军至关重要。

周云阔的家离王宫并不远,是一个不小的院子,院子内外都长着参天大树,这正好给云海鹰提供了良好的掩护。云海鹰见四周无人,便噌噌的几下上了大树,然后隐藏在树冠里。

在树上窜了几次,搜索了几个房间后,云海鹰便看到在一个房间里坐着一个人,外面还有人影在晃动,不知道是不是监视他的人。

这几天,根据老国王提供的画像,云海鹰一直都在熟悉这几个人。现在透过窗户,他看到烛光下坐着的这个人,正和他看到的画像是同一个人。他一挥手,一只猴子向着那间屋子奔了过去。

那只猴子趴在房门口,用爪子挠着门。那个人听到挠门声,便站起身,打开了房门。他没有看到人,便又关上门走了回去。

那个人回到桌前刚要坐下,却见地上有只猴子,他正在奇怪的时候,那只小猴子举起了爪子,爪子上还绑着一张纸条。他情知有异,急忙伸手拿下纸条,背对着窗户,看了一眼。只见纸条上写着几个小字:清除闲人。

于是那个人起身,把房门打开一条缝,猴子趁机又溜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便听到树上有猴子打架的声音,把人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那人走出房门,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只听暗处有人回答:“好像有猴子在打架。”

那人说道:“这就怪了,这么晚了,怎么还有猴子活动。你们随我过去看看。”

那个人率先走过去,然后便有几个人跟了过去,就在这个时候,云海鹰闪身进入房间。

那个人过去后,没有发现什么,便又走了回来,其他的人则又隐入了黑暗之中。这个人回到房门口,嘴里还在自言自语:“真是怪了,大半夜的,哪来的猴子。”

云海鹰进门后便藏在门后,那人一进门,就看到了他,然后把门轻轻关上,静静地看着他,嘴里没有说话。

云海鹰又仔细听了听门外,见没有任何动静,便轻声说道:“坐下别动,我问你答。你是什么人?”

这个人答道:“御林军副统领周云阔。”

云海鹰拿出一面国王的令牌,问道:“认识这个吗?”

周云阔答道:“这是陛下对小人发布密令的专属令牌,见令牌如见陛下本人。请您吩咐吧。”

云海鹰见一切核对无误,把一个东西放在地上,说道:“这是陛下的圣旨。命你明日午时,持此圣旨接管御林军,然后原地待命。如果发现有任何人对王宫不利,带兵增援王宫。”

周云阔低声道:“小人遵命。”

云海鹰道:“你现在出去,把人引开。”

周云阔打开房门,高声说道:“来人呐,老子要上厕所。”

那些监视的人都被周云阔引开了。云海鹰又上了树,出了院子,走向第二个目标,卫戍军赋闲在家的原统领,李易奇。

李易奇已经赋闲在家,所以宇文云成对李易奇的看管相对要松一些。李易奇的家是个三进的院落,很快云海鹰就找到了李易奇,只见他正在房间里坐着,百无聊赖的样子,看来心情也不是很好。

原来,李易奇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深受老国王信任,也正是因为太受老国王的信任,当宇文云成主事之后,便让他赋闲在家,换上了自己的亲信郑力诚。

云海鹰见四周无人,便让猴子在院子里窜了窜,没有任何动静。云海鹰便溜到了房门口,自己躲在黑暗里,让猴子去敲门。

里面的人听到敲门声,便打开了房门。云海鹰从暗处窜出,一闪身便进了房间。

那个人也是艺高人胆大,发现有人进屋后,并不慌张,先是关好了门,才回过头来,然后他便看到了一个人躲在门后。他也不着急,只是静静地看着门后这个不速之客。

云海鹰也正在静静地看着他,过了一会儿说道:“我问你答。你是谁?”

李易奇答道:“原卫戍军统领,李易奇。”

云海鹰又拿出了一面令牌,问道:“认识这个吗?”

李易奇一见这个令牌,神情立刻激动起来,道:“这是陛下对小人发布密令的专用令牌,见令牌如见陛下。您吩咐吧。”

云海鹰递过来一份圣旨,说道:“明日午时,持此圣旨,接管卫戍军,关闭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如果发现御林军生变,带兵支援王宫。”

李易奇激动地说道:“小人明白。小人一定不辱使命。”

这两处事情搞定之后,城内就已经无忧了。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老国王还是安排了一招,必要时可以让外面的部队进城勤王。

副统领范天扬就住在兵营里,以云海鹰的身法,找出范天扬的大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麻烦。

随后当然还是猴子先行,那两只猴子到了大帐门口,范天扬的几个亲兵也看到了,觉得特别好玩,便叽叽喳喳地逗弄起猴子来。外面喧闹的声音传到了帐内,里面的人问道:“外面发生了何事。”

护卫大帐的亲兵回道:“启禀大人,有两只猴子,很是好玩。”

“哦。”里面的人哦了一声,然后走了出来,嘴里还嘟囔着:“累死我了,正好也休息一会儿。”话音中,一个人走了出来,云海鹰一看,正是范天扬。

云海鹰见到范天扬出来,嘴里吱吱地叫了几声,其中一只猴子跳起来,爬到了范天扬的肩膀上。范天扬觉得非常有趣,便拿眼去看猴子。只见猴子张开爪子,爪子里面贴着一张纸条。

范天扬一见,便对门外的亲兵说道:“你们在外面守着,任何人不准进来。”

范天扬带着猴子进了大帐,把纸条拿下来,只见上面写着:“支开所有人。”

范天扬命令道:“你们几个,在周围五丈之外布防,不许任何人接近大帐。”众亲兵答应一声,便去布防了。

见众亲兵走开,云海鹰一窜身便进了大帐。

范天扬知道事情绝不会简单,所以静静地看着云海鹰,没有开口说话。

云海鹰说着同样的话:“我问你答。你是谁?”

范天扬老老实实地答道:“京城外驻军副统领,范天扬。”

云海鹰又举起一块令牌:“认识这个吗?”

范天扬见了令牌,立刻跪倒,答道:“这是陛下给我发布密令的信物,见令牌如见陛下。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

云海鹰拿出圣旨,递给范天扬,说道:“明日午时,持此圣旨,接管驻军,然后原地待命,听候旨意。如果城内生乱,带兵进城维护秩序。”

范天扬郑重地接过圣旨,说道:“范天扬明白。范天扬定不辱使命。”

转过天来,就是国王约定动手的日子。这天上午,元帅府内,宇文云成正在书房里转着圈子。

这几天宇文云成动用了一切眼线,包括在宫中的眼线,但是无论怎么打听,都不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他明明知道发生了问题,但就是打听不出来一点消息,让他如何不烦躁。为此他对亲信们发出消息,让他们做好一切准备,有任何事情都要及时报告。

只听宇文云成焦急地问道:“还没有大少爷的消息吗?”

有人答道:“没有。”

宇文云成又在焦急地转着圈子,口中还嘟囔着:“都这么多天了,应该回来了呀。怎么还不回来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由此可见,他的心里有多么焦虑。

这时有人来报:“报告大人,接到海上信号,大少爷已经快到了。”

宇文云成已经转了几天了,终于得到一个好消息,顿时振奋起来,吩咐道:“派人在码头上盯着,大少爷一到,马上带来见我。”

“是。”来人答应了一声便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