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芙蓉江2

流域内出露的地层均为沉积岩,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貌发育良好,区域内多洞穴、井泉和伏流暗河段。

尤其是在绥阳县的旺草地区,有地热点出露,显示出该地区独特的地质活动。

芙蓉江从正安县流经长坝,先后在左岸接纳梅江,在右岸接纳小河,随后在左岸接纳东流河。

进入道真县境后,河流继续前行,最终进入CQ市彭水县。

在经过一段“S”型弯曲后,芙蓉江在江口镇左岸汇入乌江。

全河流大部分穿行于深切峡谷之间,只有很少的河段出现较宽的河谷和小盆地。

芙蓉江的左岸支流清溪河,发源于GZ省桐梓县东部黄连乡,自东南方向流入绥阳县,最终在正安县菖甫井汇入芙蓉江。

清溪河流域面积达1494平方公里,河道全长78公里,平均坡降约为9.23‰,水能理论蕴藏量约为3.1万千瓦。

这条河流以其适中的坡降和水能蕴藏量为当地的水力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另一条重要的左岸支流是三江,它发源于CQ市NC区东南边缘大娄山脉东麓的大有区柏树林。

三江自东南方向流经贵州道真县,沿道真县与正安县的边界前行,最终在群乐右岸汇入芙蓉江。

三江流域面积达1036平方公里,河道全长约75公里,平均坡降约为6.8‰,水能理论蕴藏量约为2.1万千瓦。

这条河流的水能资源虽然相对较少,但其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还有一条重要的左岸支流梅江,它发源于CQ市NC区东南边缘老层基大娄山脉东麓。

梅江自东南方向流入贵州道真县境,过五家院子后,在左岸汇入芙蓉江。

梅江流域面积达1252平方公里,河道全长65公里,平均坡降高达18.22‰,水能理论蕴藏量约为3.6万千瓦。

梅江以其较大的坡降和水能蕴藏量,成为芙蓉江流域内水能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流。

芙蓉江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淌,流域形状近似矩形。

水系形态如同倒挂的树枝,上段支流分布较为均匀,而中、下段则主要分布在干流的左岸(西北侧)。

这种独特的分布格局,使得芙蓉江的水资源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和调节。

在芙蓉江流域内,存在着52处伏流河段,总长度约为88公里。

芙蓉江流域地处高原山丘地带,地势呈现出从西向东东北方向倾斜的特点。

这种地形特征对降水量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

根据多年观测数据,流域内的多年平均年降水量通常在900至1300毫米之间变化。

其中,务川县濯水站的降水量最大,达到1307.9毫米,而正安县庙塘站的降水量最小,仅为872.7毫米。

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最大年降水量出现在1977年的绥阳县旺草站,达到1889.5毫米,而最小年降水量则出现在1966年的正安新州站,仅为707.9毫米。

芙蓉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在上游艮水寺站为8.53亿立方米,支流清溪河正坝站为8.42亿立方米,梅江五家院子站为7.52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