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鹏从外面走了过来。
正好见到贾刚等人拍戏的场景,不由连连点头。
“不错啊,虽然贾刚名声不显可演技着实不差,哪怕一个小动作也有戏。”
“呵呵,你这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啊。”
王旭跟在身侧,忍不住调侃好友。
人是你力排众议选的,偏偏你还这样不吝夸奖。
实在叫人怀疑动机不纯。
“嘁,你是了解我的,如果我是我私心作祟的话,就不是这个样了。”
有神探狄仁杰在前,李天鹏自有几分底气。
他完全可以不在乎外界对选角的插手。
就像神探一样,哪怕全部用的二三线演员,也没人挑的出毛病。
“靠,说你胖还喘起来了,你丫就装吧。”
王旭没好气地嘟哝一句。
然而他没法否认对方的自得。
说话间,两人慢慢走到演员近处。
李天鹏笑着跟大伙打招呼。
“哟,大家练着呐。”
“李导。”
“导演好。”
见到导演,大家纷纷问好。
李天鹏不停点头回应,“差不多了的话,咱们就开工吧。”
“没问题导演。”
“就等您吩咐了李导。”
贾刚几个演员连连说好。
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按照拍摄计划,这一场的演员留下。
其他人相继走开。
李天鹏走到监视器前,拿起对讲机,“少年包青天第10场,第2镜第1次,艾克森。”
场记板一打,众人瞬间进入工作状态。
很快,这一次拍完了。
咔!
坐在椅子前,李天鹏把几个演员叫来。
让他们一块回看一遍。
以旁观者的角度,往往比身在其中看的清楚。
“这里,你台词错了,明显别人就不好往下接。”
中间有个特型演员出现口误,把台词说错。
好在贾刚反应极快,接住了。
对此,李天鹏予以表扬。
“贾刚的表现很好,大家可以向他学一学,哪怕没法把自己和对手戏演员的台词全背下来,也知道该做出反应。”
听得导演这么说,旁人全转头来看向贾刚。
发现他面色不改,仍然平静如常。
这种沉稳的性格,大家看在眼里,心底各有心思。
“好,准备一下,我们重新拍一条。”
按照李天鹏的吩咐,一干演员快速调整情绪。
回去拍第二遍。
等到第二遍的拍摄,还是有点小问题。
几个人站在监视器前,李天鹏依次讲解一番。
然后开始了第三遍拍摄。
“大家刚进组,需要点时间磨合呀。”
赵刚笑着说了一句。
既是实话,也是帮李天鹏调节心态。
暗示对方不用急。
“老赵你放心,我没有急,本来我还怕贾刚心急,现在看是我想多了,他稳的一匹。”
坐在监视器前,李天鹏毫不在意。
新剧组的工作,自然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他在意的是男主角贾刚的心态和状态。
毕竟大胆启用一个名气不显的艺人做主角,他是冒风险的。
……
晚上七点多,剧组一天的拍摄结束了。
最后两场没有王子非的戏,他仍留在片场旁观。
暗中观察,揣摩着,学习着。
回酒店后,王子非匆匆吃了几口,便回到自己房间。
努力吸取成正道等老戏骨的经验。
再总结自己今天的表现,不停琢磨着如何改进。
除此以外,他还在研究明天的戏份。
“明天有两场戏比较重要。”
王子非拿出剧本继续看着,心念流转。
男一号贾刚固然有压力,但他同样压力山大。
除了想演好戏啪啪打外界唱衰者的脸外,未尝没有与贾刚较劲的念头。
“要不我现在去找贾刚先排一下。”
这个想法冒出,王子非心里有点纠结。
既然想在演技上压过贾刚,那么再找对方排戏,有点内个啥。
“唉,头疼。”
王子非拿出平板电脑,找出几段教学视频,看看能不能从里面找到答案。
转眼过了半个多小时。
他依然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
“算了,我还是去找他吧。”
在面子和里子中间,王子非选择了里子。
一番犹豫,内心挣扎后他拿着剧本,前去贾刚的房间。
两人都住在酒店的豪华套间,住在同一层。
隔着并不远。
咚咚!
“贾老师,睡了没?”
王子非在门口轻轻敲了两下。
很快,门开了。
“王子老师,你怎么来了?”
见到来人,贾刚极为惊讶。
大晚上的,你怎么来了。
要知道,外界关于他们两个关系的恶意揣测,流言蜚语满天飞。
堂堂顶流,叫他有点担待不起。
“明天我们俩不是有两场对手戏嘛,所以想着找你聊聊,看看到时该怎么演好。”
“好呀,我也想找您对对戏来着,就怕太晚影响到你休息。”
贾刚笑着说好,没有一点扭捏。
热情把人迎进屋。
又给对方倒了杯热茶。
“喝口茶吧,这是我老家的金银花,能清热去火,泡茶的话对咽喉有好处。”
“谢谢贾老师。”
王子非双手捧茶,喝了一口,“嗯,有股淡淡说不出的香。”
“你别叫我老师了,叫我贾刚就行。”
面对这位顶级爱豆,贾刚接触不多。
不知道其对自己出演男主角是什么想法,略有不安。
见过几面后,内心稍安。
“那你以后也别叫我什么王子老师,咱们年纪差不多,叫我王子非或者子非吧。”
哈哈!
两人相对一视,齐齐笑了起来。
一切全在不言中。
至少目前,两人互相感官不差目标一致。
表面上相处算是比较愉快。
“好,我就叫你子非吧。”
贾刚没有继续纠缠在称呼上面,“剧本带了吗?”
“肯定带着。”
王子非举起手中的剧本,晃了晃。
不过贾刚想了想,没有贸然提出什么意见。
“你和我的对手戏,我们其实都参与其中,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想起外界对于两人关系的恶意揣测及抹黑,他选择稳妥的法子。
尽量顾及到王子非的脸面。
哪怕他的表演存在某些问题,贾刚依旧不愿说的太直接。
毕竟有些时候,实话非常伤人。
他俩目前和谐的关系,暂时比较脆弱,有待以后进一步加强。
“要不然我们一起去找李导问问?”
毕竟两个人都是演员,如果演戏方面遇到什么问题,找李天鹏解决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遇事不决找导演就对了。
到时真有什么丑话说在前头,也是李导去说。
“这会不会影响李导休息?”
王子非一时有点纠结。
整个剧组最累的就是导演了,大晚上还要过去打扰人家,不大好吧。
贾刚也有顾虑,但一想到外面舆论,他笑道:
“这样吧,我去问问,如果不行的话再自己来排。”
嗯,王子非同意了。
他也觉得去找导演李天鹏很合适。
李导能编能导,还能演,是一位十项全能型的猛人。
关好门,两人一起去找李导。
此时的李天鹏正在房内复盘今天的工作。
目前大部分演员和工作人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拍戏的速度和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当然,他不会为了抢时间而不顾质量。
暑期档还有几个月,足够了。
何况除了李柊、成正道李国华几个老戏骨外,贾刚也不遑多让。
超出他年纪的成熟。
后面主角戏份的质量肯定会有保障。
最叫李天鹏操心的,还是王子非。
他的情况特殊。
由于顶着超级爱豆的巨大光环,外界会拿着放大镜去找他身上的弱点和不足。
哪怕只有一丝微小的不足,都可能放大无数倍。
不出彩,意味着失败。
咚咚咚!
正当李天鹏心底盘算时,传来敲门声。
起身来到门口,他看到是王子非与贾刚。
面露微笑和好奇。
“你们怎么来了,真是稀客呀。”
“没打扰到您休息吧李导?”
贾刚问了声。
“没有,快进来吧。”
李天鹏让开道,招呼两人进屋坐。
不等坐稳,贾刚开口道明来意。
“是这样的李导,我跟子非明天不是有几场重要的戏份么,所以想过来请教,请您帮忙把关。”
“是啊,我们就怕太晚打扰李导你休息。”
王子非说着抱歉。
“不打扰。”李天鹏摆摆手,轻笑道:
“你能找我帮把关,李导很高兴,但是你刚才说话的语气,李导不喜欢。”
他脸上的笑容愈发旺盛。
显然心情不错。
“我们现在在同一个剧组,同一部戏,同一个梦想,一心一意要把少年包青天拍好!”
男一男二联袂而来,说明他们两位处的还行。
至少没有像外界胡说的那样不对付。
一个和谐稳定的剧组,有利于电视剧的拍摄,有利于演员的发挥。
若是大伙三心二意,互相仇视,那绝对拍不出什么稳定优质的作品。
李天鹏的话里带着一定夸张和鼓动。
非常想把这两人关系搞好,拧成一股绳。
他犹如一个操心的老父母,语重心长。
“所以你们和我客气什么呢,大家是朋友,更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客气就太见外了。”
“李导言重了。”
贾刚见李天鹏这样说,立即听懂了言外之意。
正因为听懂,才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他之前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瞧瞧人家李导,多么深明大义。
“行了,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就说吧。”
李天鹏没有让对方继续惭愧。
直奔主题。
“子非,你先问吧。”
王子非摆摆手,“还是你先来吧。”
“你们不用这么客气,又不是请客吃饭,今天就当做是我们在一起交流,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嗯,嗯。
贾刚与王子非齐齐点头,被李天鹏说服。
“干脆我们先走一遍戏,按照实拍来演,让李导来把关。”
“可以,这样挺合适。”
两人对了对剧本,决定按实战要求过一遍。
李天鹏则临时充当了八贤王一角。
这场戏是调查高丽太子被杀一案时,八贤王出面解决危机,要求包拯和公孙策查明真凶的一幕。
“你们对此案,有什么看法?”
李天鹏饰演八贤王,转身看向两个年轻学子。
“什么女鬼杀人,我全都不信,小艾是由于受惊过度,说话语无伦次,实在不足相信。”
王子非背负双手。
率先表明看法。
“可是她是唯一的证人,又有衙差看见异象,这就证明她所说的也并非凭空捏造……”
……
“可是衙役们都看到,小艾是在太子死之前失踪的……”
贾刚面露思索,缓缓说出他的判断。
不到三分钟,这场讨论相关杀人案的戏份便结束了。
“戏演完了,你们两个可以先谈谈对这段戏的理解。”
李天鹏没有急着说问题。
反而让两个演员先谈各自的理解。
“那我先说两句。”
贾刚似乎早已想过,回答很流利,“因为高丽太子被杀事关重大,此时八贤王出场,包拯内心无疑非常担心,这是他的家乡,……”
说话间,李天鹏随意扫过两人。
不经意发现贾刚折叠的剧本一面,密密麻麻的写了许多字。
似乎是阅读理解、读书笔记。
“这个贾刚是有备而来啊,难怪咯。”
说完自己的想法后,一旁的王子非发表他的观点。
李天鹏听着两人的讲述,不时点头。
但在心底,轻易能分辨出高下。
毫无意外,贾刚更有条理。
在刚刚的表演中,也更有层次。
“很好,你们俩的理解都抓到了人物的主要特点,如果相互参照,我想可以有更丰富的层次。”
李天鹏先夸了两人。
随即话锋一转,“但是,表演时多少有那么一点的瑕疵,需要你们及时改正。”
“你们看剧本,在剧本中包拯和公孙策出身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两人的性格多有不同。
很多时候,包拯为人随和友善,但心底却有理想有信念,属于外柔内刚的性格。表演时你就得注意了,绝不能把他的柔软化为圆滑世故,不能把他变成一个小人。
而公孙策呢,出身官宦人家,是知府的公子。在书院里有傲气,不容易和人打交道,但慢慢的接触后和包拯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是外刚内柔的……”
随着他的讲话,王子非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原来如此,李导你一说我就想通了,刚刚我演的有点急了。”
“李导说的没错,包拯对人和气是不错,但身上的确有傲骨,这个尺度我会在表演时注意的。”
贾刚若有所思。
也有一些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