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身的朝廷大员,并非只有何瑜一人。
不过,他们在朝堂上多被排挤。
他们除了抱团取暖之外,也热衷于提携寒门读书人。
张牧出身寒门,却展现出那般惊艳的诗才,自然也就值得何瑜见见了。
至于值不值得提携培养,那就得看张牧是否只是诗才出众了。
诗词为小道,那是因为修行到了后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
靠诗词入大儒者,古往今来也不过一二人而已。
一州总督要见,张牧自然不能不去。
他没资格端着架子。
何瑜五十来岁,但看上去比实际年纪小上许多。
其人略胖,不高,面留短须,书卷之气夹杂着上位者的气质,给人一种气质独特之感。
张牧看不透。
“见过总督大人!”
张牧拱手对何瑜行礼道。
至于跪拜之礼,大夏皇朝不是没有,却少用。
大臣上朝,都无需跪拜。
而且朝议也不是站着,而是坐着。
这是修者的世界,膝盖皆硬。
“你就是张牧?果然年轻。”何瑜笑着看向张牧,说道,“可有功名在身?”
张牧摇头。
他连童生都不是,自然谈不上什么功名。
“为何?”何瑜有些惊讶,说道,“以你的才华,应该不止于此吧?”
“准备今年参加。”张牧说道,“不过......”
不过什么?
长源县都没了,还怎么参加?
“无妨!”何瑜说道,“离秋试还有小半年。你若愿意,我推荐你去州学,到时候直接在州府参加。”
“那就多谢总督大人了。”张牧拱手说道,“不过,前往州学能否缓一些时日?”
对于何瑜的好意,张牧自然不会拒绝。
学无止境。
何况,张牧很清楚他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
若不学习,他连将脑海之中那些经典搬到这个世界的能力都没有。
坐拥宝山却用不了。
那岂不痛苦?
“郡学里的藏书,州学里皆有。”何瑜似乎知晓张牧为何如此,笑着说道,“不过,想像如今这般任取抄录,到是不可能。你什么时候去州府,到总督府找我即可?”
“多谢大人!”
张牧拱手说道。
以他如今的抄录的速度,估计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
“可有表字?”何瑜接着问道。
“青莲!”
张牧迟疑片刻,随即开口说道。
“青莲?”何瑜楞了一下,问道,“你师给你取的。”
“自己取的。”张牧摇头,说道,“父母早逝,又无师长,前不久成年,也就自己取了一个。”
前不久成年?
这是刚满十八啊!
何瑜有些惊讶。
张牧给他的感觉可不像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哪怕他面色稚嫩。
可这个世界看人年纪,最不能以外貌去猜测。
如此年轻,在其面前竟然从容不迫,没有丝毫拘束紧张。
这到难得。
“为何取青莲?”何瑜随口问道。
“喜欢莲花吧!”张牧一笑,说道。
他的确喜欢莲花。
不过,给自己取字青莲,却并不仅仅因此。
他可还是剑修!
“喜欢莲花?”何瑜点了点头说道,“花草繁多,值得喜欢的也多。喜欢莲花的自然也不少。”
张牧笑了笑,没想过来一篇《爱莲说》震惊一下这个封疆大吏。
他现在也写不出《爱莲说》。
比如“晋陶渊明独爱菊”这句,放到这个世界用谁代替“陶渊明”呢?
张牧到是知晓这个世界爱菊的名人,可是否合适,谁更合适,张牧还需对那些人进一步了解。
两人随意的聊了一会儿。
张牧时有惊人之语,但其短板却又十分明显。
这也是寒门学子的通病。
这或许也是张牧拼命抄录郡学藏书楼典籍的一个原因吧!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并且在极力弥补。
这是一个聪明人。
何瑜对张牧的印象不错。
学识见识不足,后期可弥补,但天赋这种东西,却是让人很绝望的东西。
张牧的天赋就能让无数人绝望。
何瑜自视天赋惊人,可面对张牧之时,却难免生出几分酸楚。
至于张牧文道修行之法何来,何瑜自然试探性的问了一下。
毕竟,一个寒门学子却已是三境顶峰。
没有修行之法,怎么可能。
而修行之法多掌握在世家大族以及朝廷手中。
张牧未参与科考,那么哪儿来的?
何瑜估计担心他得了某个世家大族的资助。
天赋惊人的寒门学子经不起世家诱惑投靠过去,成为其附庸,实在太常见了。
“得了某位前辈遗泽而已!”
张牧的回答很坦然。
修行之法从何而来,他早就想好了。
何瑜对此自然信。
这样的事并非没有。
他也曾得过某个前辈的遗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遇。
至于哪位前辈,什么遗泽,他自然不会询问。
谁没点秘密。
只要确定张牧没有依附世家权贵,那么就值得他们这一系之人重点培养,这就够了。
帮别人培养,谁乐意?
为他人做嫁衣,谁又愿意?
“大人很看好此人?”
张牧走后,周伯钦忍不住开口道。
“此人如何?”何瑜不答反问。
周伯钦沉默片刻,随即开口说道。
“此人诗才毋庸置疑,可谓天赋异禀,但见识学识差了些,可有些问题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一针见血。”
“给人一种很矛盾的感觉。”周伯钦说道,“他与一般寒门学子也有很大的不同。他清楚自己的不足,却又充满了自信。”
何瑜看了周伯钦一眼,却是点了点头。
“学识差,可以积累。见识不足,待眼界开阔,自然就起来了。”何瑜说道,“此人若有名师教导,必然惊艳天下。”
“大人有意收他为徒?”周伯钦有些惊讶。
何瑜对张牧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不过,那张牧似乎也担得起。
“我可算不得名师。我若收他为弟子,只会浪费了他的天赋。”何瑜摇头,说道,“何况,公务繁忙,哪儿有时间教导他?先观察一段时间吧,若是值得培养,就推荐给我师兄。”
周伯钦闪过一丝惊讶,却没说什么。
他可知晓何瑜师兄是谁,那可是享誉天下的大儒。
“他的潜力确实惊人。”周伯钦忍不住说道。
学识和见识的不足可以靠后天努力弥补。
可天赋这玩意儿就不是靠努力能够弥补的了。
而张牧此人,天赋惊艳,却还十分努力。
若是再得名师指点,恐怕就要一飞冲天了。
“一个可能养出浩然之气的人,天赋潜力有岂会差?”何瑜一笑,说道。
“嗯?”
周伯钦惊骇的看向何瑜。
浩然之气?
儒家一脉的至高文气。
张牧养出浩然之气了?
这怎么可能!
他才多大啊?
“之前听闻他所作那首《正气歌》就有所怀疑,如今见他本人自然忍不住查探一番。”何瑜说道,“他三境顶峰,还做不到文气内敛不泄。”
一个六境顶峰的文修想要探查一个三境文修的文气如何,自然不难。
毕竟,到了四境凝聚金丹文胆才能做到将全身气息内敛而不泄。
“确定么?”
周伯钦忍不住问道。
养出浩然之气的读书人出现,这对儒家一脉来说,绝对不是小事儿。
“我又没见过浩然之气,哪儿能确定。”何瑜说道,“那些拥有浩然之气的墨宝、文宝,哪个不是被那些世家大族视为珍宝,不轻易示人?”
何瑜位高权重,可终究是寒门出身。
他感觉得出张牧的文气和传闻之中浩然之气的描述相似,但的确不能肯定。
“张牧的文气如浩然之气描述的那般至刚至大。”何瑜说道,“就算不是,恐怕也比一般文气精纯。”
“难怪他的墨宝比同境墨宝威力强那么多。”周伯钦似乎有些恍然大悟,道,“那么他用墨宝堆死五仙教的五境强者也就没什么不可能了。”
浩然之气对一起妖邪之气有着惊人的克制。
对五仙教教徒自然也是如此。
何瑜不确定,可周伯钦却与他一样,似乎认定张牧就是养出了浩然之气。
墨宝威力强大,除了与文修修为有关,与文修的文气质量也有关。
张牧见过何瑜,直接就回小院,准备继续抄录典籍。
此行,收获还是很大的。
除了得到推荐入州学的机会之外,与何瑜相谈也收获颇多。
何瑜不愧是六境顶峰的大佬。
自己琢磨半天不得其解的问题,他一句话就能让张牧茅塞顿开。
自己摸索和有人教导,还真完全是两码事儿。
嗯?
张牧看向自己小院门口露出疑惑之色。
小院门口停着一辆豪华马车。
眨眼一看,那马车给人一个熟悉之感。
而见了车上徽记,张牧就知晓是谁了。
而这个时候,一人从车上下来,笑着迎上了张牧。
那人不是吕闲又是何人。
“张兄!”
“吕兄!”
张牧拱手回礼。
“不请我请我进去坐坐?”吕闲笑着道,“回了一趟州府,却不想错过了张兄大展神威。”
“什么大展神威,无非是拼命自卫而已。请,里面聊!”
张牧自然不会拒绝。
吕闲会来找他,这从他之前去其书店买书,那掌柜的态度变化就能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