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冤枉 无辜 分钱
- 重生从1980年开始
- 腐竹人生
- 3104字
- 2024-01-16 18:00:20
恶心!
真特么的恶心。
欺负孤儿寡母,这特么的也是自己的亲人干出来的糟心事。
“胡说八道。”
“让我掀开门帘,看看你的房间有没有藏着人,你再说可怜。”陶玉川也经不住这么多人的指责。
恼怒的吼了一嗓子。
便自作主张的翻箱倒柜。
将床板掀翻,将藏在地上的花生扔在地上,将柜子上仅存的镜子给砸碎,依旧没有看到半点人影。
他的心慌了。
诧异的问道:“你藏的人呢?”
“你以为谁都跟你们陶家人一样,不顾我们的死活,还想将我们娘两赶走,好霸占屋子、田地。黑心的一家人。”
刘依妹哭哭啼啼的声音,顿时引来一阵嘲讽。
听不下去的邻居,直接去找三里庄的支书,出面将将陶婆婆以及她的小儿子堵在门口。
“砸了屋子,一点赔偿都没有,就想要走人,是不是太不把娘俩当回事了。”
淳朴的村民,从来都不缺正义感。
瞬间将陶婆婆给堵在家门口,过来的村支书看了一眼屋内,皱着眉头看着两人。
“哎!”
“陶玉川,你们娘两的心思,但凡是个人都能看清楚,作为一家人,你们不互相帮助也就算了,还怎么还想着砸锅啊。”
“刘依妹,你想怎么办?”
“将他们抓起来。”刘依妹愤怒的盯着二人,事情闹大之后,也不是没有好处。
“不至于!”
陶婆婆瞟了一眼,顿时明白事情不可能善了,连忙解释道:“刘依妹,你好歹也是我陶家的儿媳,怎么能如此恶毒呢,难道不怕其他人看笑话。”
哈哈....
“笑话。”
“当你们踹开我房门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事情的后果吗,村支书,我绝对不会跟他们和解的,你不管的话,我不介意去县里面找领导,将他们做的糗事给报出来。”
“到时候看谁袒护他们。”
村支书闻言,脸色温怒,事情闹大之后,对他也不会有任何的好处,可是这陶家母子做的确实非常的过分。
一家人!
蹭不到一点的好处,不看僧面看佛面,陶景明可是家里面的顶梁柱,走了之后,好歹还留了一个带把儿的。
也是陶婆婆的孙子。
可这老巫婆,非要作妖。
“刘依妹,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这件事我看让他们全额赔偿,只要你不满意,他们就不能离开。”
“你看如何?”
刘依妹眼神一动,似笑非笑的看着陶玉川,转头再看了一眼村支书,淡淡道:“真的吗?”
一切不过是为了生活,将他们一棍子打死,对她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但凡是能填饱自己的肚子,她不介意换取实际的好处。
“真的。”
德高望重的村支书,也是姓陶,只不过跟陶玉川一家的关系非常的淡了,或许一百年前,他们还是一个老祖宗呢?
可既然出了五服,自然也就是公事公办。
何况屋外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呢?
“赔钱?”
刘依妹直接开口道。
“还有将我们家的大门修好,还有床铺,柜子,全部换成新的,还有衣服,粮食,我全部都要。”
陶支书闻言,倒抽一口凉气,不过还是帮陶玉川答应下来。
“你们怎么说?”
转头便看到生气的陶玉川,高举着拳头,就要继续动手教训刘寡妇,嘴里面还骂骂咧咧的。
“哼!”
“不知死活的玩意。”
陶支书手上的烟袋朝着陶玉川的脑壳砸去,冒着的火星子,瞬间便敲在他的眉心处。
“这是你家吗?”
“既然你不珍惜机会,那你们娘两去吃牢饭吧。”说罢,便头也不回的离开,顺便还让自家的儿子骑着自行车连夜去县城。
“我还不信了。”
“一个臭娘们还想一手遮天。”
“无知的老太婆,桀骜的小叔子,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左邻右舍,议论纷纷。
显然他们是忘记了当初的教训。
夜!
漆黑如幕布。
徐冬青回到家里的时候,全家人都坐在饭桌前,着急的等着他回来。
徐父更是在屋内来回的走动,看了一眼挂在墙壁上的闹钟,已经八点半,他也怕闹出一点波折。
心中没有底气。
当徐冬青推开大门,将车停在墙角处的时候,便看到自家大哥徐如强从屋内跑出来。
看着背着麻袋的徐冬青,脸色有些黯淡道:“回来就好。”
“卖不了就卖不了吧。”
徐母恼怒的瞪了一眼自家的大儿子徐如强,怎么一点话都不会说,这不是明摆着让老幺伤心吗?
不过还是顺便安慰道:“冬青,人没事就好,卖不了花生,我们自己吃便好。”
“反正也不值几个钱。”
徐冬青笑道:“你们怎么一点也不相信我,基本上全部卖掉了,剩下的一点没有牛皮纸包裹,我就带回来了。”
徐母一愣,抓起麻袋,在手里面掂量了一下,在昏暗的灯光下,打开麻袋,看见里面是一卷卷的牛皮纸,还有麻绳。
顿时吃惊:“冬青,这是?”
“真的全部卖了。”
将牛皮纸倒出来,看见仅剩下一点花生米,还不够摆一盘的时候,徐母的心也放到肚子里。
高兴的将饭菜从厨房端出来。
“累了吧。赶紧坐下先吃饭,剩下的事情一会再说。”
“娘,你们不会还没有吃饭吧。”徐冬青心满意足的接过徐母递过来的碗筷,开心的吃着大烩菜。
手上还拿着一个白面馒头,吃的津津有味。
大哥也狼吞虎咽的吃起来,还不忘吐槽一声:“冬青,你是不知道老娘的偏心,你没有回来,就不让我们吃饭。”
“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
徐母敲着徐如强的后脑勺,恼怒的笑道。
“知道了。”
不一会的功夫,大嫂贤惠的将锅碗收拾到厨房之后,徐冬青才从兜里面掏出四十五块钱摆在桌子上。
挣了五十,送给刘寡妇两块,剩下的三块,他全部都买成了牛皮纸,当然这里面还有徐母偷偷给他的两块钱,他并没有掏出来。
从厨房洗完碗筷的大嫂,用毛巾擦了擦手上的水渍,瞠目结舌的看着摆放整齐的钱。
以一毛两毛居多,也有一块,两块的钞票。
徐冬青一天的挣的钱,几乎比得上全家五口人一个月下地劳作挣得钱,捂着嘴巴有些激动。
“冬青,半袋花生米,卖了这么多。”
“还可以吧。”
徐冬青打了一个饱嗝,从兜里面掏出一盒大前门,拿火柴点燃之后,悠悠道:“五两一包,我直接称好,卖了一百包,原本应该是五十的,有三块买了牛皮纸,两块接济了一个可怜人,钱都在这里。”
“不少了。”
徐母将钱一分为二。二十二块五直接递给了徐如强,小两口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
剩下的她直接存起来。
好给徐冬青娶妻的时候用。
一点也没有过问徐冬青的意见。
“娘,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加大成本收购花生,现在不是正是收获的季节,挨家挨户的都买上一点,我还联系了几家饭店,他们也有需求,刚开始要的不多,也就一百斤左右,可是耐不住可以长期合作。”
“外加花生又不会坏,想要继续挣钱的话,我看可以一直干到冬天,到时候或许价格还能翻一番呢?”
徐冬青继续画饼道。
“话是这个理,可是财不外露,你晓得吧,我看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别被人钻了空子。”
“还有是不是叫你的两个姐姐回来一趟,让她们一起跟你去火车站帮忙,总不能你们哥两吃香喝辣,不管两个姐姐的日子吧。”
徐父提醒道。
“晓得了。”
“大哥,明天继续跟其他人买上一袋,挨家挨户的购买,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有份嘛。”
“价格贵一点,也无所谓!”
“我先去城里面跑两趟,挣钱之后,买两辆三轮车,大哥去火车站卖,我跟饭店合作,他们要的量大,价格上低一点。”
“冬青,我去饭店吧。”徐如强不想徐冬青吃亏,连忙劝说道。
“贩卖花生瓜子,不是长久之计,火车站人多眼杂,总有脑袋灵活的人,以后自然也会有人模仿,大哥也不要觉得占便宜,等人多了,以后卖的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收获了。”
“我先跟饭店合作几次,将路子给躺顺之后,再交给你,我在找找其他的路子挣钱。”
“好吧。”
徐如强低着头,对此他也不是特别的懂,只能徐冬青说什么,他听什么便是,自己的弟弟总不至于坑他。
“对了!大哥遇见地痞流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怕,到时候骑着自行车溜走就行,别傻乎乎的待在原地。”
“冬青,我的肌肉可不是白长的。”徐如强自信的亮出自己的肱二头肌,庄稼汉子一枚。
什么都缺。
唯独不缺一把子力气,就城里面的那些弱鸡,一对二,徐如强绝对不怂。
“心里有谱就行。”
徐冬青打了一个哈欠,将明天各自做的活分配好之后,他便回到自己的房间。
躺下便睡了,回想着捏了捏的大前灯,感慨手感不错的时候,他便蒙着头与周公相会了。
大哥带着大嫂也回自家休息,一路上有说有笑,尤其是大嫂,雀跃的开口道:“听说城里面有电视机,我们挣钱之后,一定要买一个。晚上回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