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4」围炉夜话(33)
- 穿越三国刘琦,被吕布听到心声
- 山人打虎
- 2070字
- 2024-08-30 16:08:39
认真听完刘琦的解释后,吕布终于明白了,点点头并夸赞道:“瑰意真是博学多才啊,这种文绉绉的话都能看懂。”
刘琦:“非琦之博学,而是后世有大白话版本的对话,可以供百姓观看。”
吕布:“后世的百姓,都能识字了么?”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识字率极低,按总人口算,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能流畅阅读当世书籍,绝大多数人只能看懂市井上的那些招牌等文字。
刘琦:“因为印刷术与造纸术的推广普及,后世能识文断句的人越来越多,琦也有办法让后几代世人能识字,加快社会的发展。”
吕布:“印刷术,此是何术?还有纸,当今之世的纸,以本将军观之,还不如竹简好用。”
刘琦:“印刷术说来话长,以后再与将军详谈吧,造纸术也不像将军所认为的那样无用,造纸术发展后,所造之纸可比竹简方便使用、方便保存多了。”
又切入正题:“不过还是先说回孙策之事吧。”
“话说孙策嘱咐完张昭之后,又唤来孙权至自己床边,同时取来印绶与孙权,对其说道:‘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吕布:“按孙策这小子这么说,听起来孙权有帝王之姿,而孙策他自己只是一名能征善战的将军而已?”
刘琦:“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孙权也确实称帝了,不过也基本只是在孙策为他打下的领土之上称帝,孙权本人并没有开疆扩土,只是守成之辈而已。”
接着又进入正题:“而孙权听完兄长的肺腑之言后,大哭,拜受印绶。”
“孙策又对吴太夫人说道:‘儿命数已尽,再也不能侍奉母亲了。今日将印绶交付与弟孙权,还望母亲日夜训诫之。另外父兄旧人,切勿怠慢他们。’”
“闻言,吴太夫人边哭边说道:‘为母只恐汝弟年幼,不能担任大事,若果真如此,该当如何?’”
“孙策却是丝毫不担心这个,他说道:‘我弟孙权胜儿十倍有余,足可以担得大任。倘若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只恨周瑜现今不在此处,不能当面嘱咐他尽心辅佐孙权矣。’”
“孙策又把其他亲弟、族弟叫到身边,对他们说道:‘我死之后,尔等并力辅佐仲谋。另外,宗族之中,敢有生异心者,尔等当共同诛之。若是骨肉同胞行大逆不道之事,不得埋入祖坟安葬。’”
“亲弟、族弟哭成一片,含泪受命。”
“孙策又叫来自己的妻·乔夫人,对她说道:‘我与你不幸中途分别,我死之后,你须孝养尊姑。之后与你妹相见,可嘱咐她转告周郎,叫他尽心尽力辅佐我弟孙权,不要辜负了我与他平日相知之谊。’说完这句话后,孙策方才瞑目去世,享年二十六岁。”
吕布按捺不住地感慨道:“孙策这小子真是可惜,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不过这个位面有瑰意在,说不定能把他招至本将军麾下,为我所用。”
刘琦:“就看他来不来洛阳吧,我想大概率他是会来的。不过这个故事我主要是想将军,这个位面是有神仙存在的,只不过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着实有限而已,比如这个于吉,你要说是他杀掉孙策的,也不是不行,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吕布倒是没有纠结此事,他一句话下了结论:“孙策是死于许贡家客之手,若不是他们射中了孙策面颊,搠伤了孙策身体其他部位,孙策绝不会被那个妖人于吉整死。”
刘琦认可般地点点头,说道:“将军还想听原位面的、三国时期的其他神仙的故事吗?”
吕布:“时候尚早,不妨说来听听,以后说不定能遇上这些神仙,亦或是妖人。”
刘琦:“琦要讲的第二个神仙,乃是紫虚上人。”
吕布:“紫虚上人?这名字听上去比那个于吉于神仙显得神仙气多多了。”
刘琦:“嗯。这个紫虚上人出现在益州牧刘璋派遣其麾下四员大将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率领五万大军去往雒县拒守刘备的路上。”
吕布:“益州牧刘璋?为何益州牧会是刘璋?刘焉不是有四个儿子么?我还记得他们分别是刘范、刘诞、刘瑁、刘璋,为何益州牧会落入到刘璋之手?”
刘琦:“这件事说来也是有趣。原位面上,丞相迁都长安以后,时任左中郎将的刘焉长子·刘范,与时任治书侍御史的刘焉次子·刘诞,还有时任奉车都尉的刘焉四子·刘璋,这三人都被留在京城长安。”
“当时益州牧·刘焉不听丞相调遣,丞相便收捕刘范刘诞刘璋兄弟三人,并在自己的封地·郿坞,为他们定制了牢房来关押他们。不久之后,刘焉自称生病请召刘璋,同时刘璋也上表请求探望刘焉,天子刘协便派遣刘璋带着皇帝诏书入蜀告谕问候刘焉,却不料刘焉把刘璋留了下来,不再让其返回朝中。”
吕布:“为何刘焉只单独选择召回刘璋?”
刘琦:“我想应当是刘焉怕召回刘范与刘诞,引起丞相的怀疑吧,毕竟丞相还得拿他们作为人质的。若是只召回一个最小的儿子刘璋,听上去还情有可原,也不会影响丞相的人质计划。”
吕布:“原来如此,瑰意说的挺有道理。”
刘琦:“另外,在原位面上的兴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4年,刘范在长安,与征西将军·马腾一起密谋除掉当时的权臣李傕,却不料事情败露被杀,之后刘诞也一起被杀。而议郎·庞羲与刘焉通家,他保护刘焉的几个孙子,送入益州。”
“同时刘焉因为逝子之痛,又逢川中的绵竹城中突起大火,不得已迁治成都,最终背疽发作逝世。”
吕布:“为何李傕会成为权臣?”
刘琦:“这个说来话长,之后琦会与将军详细说明,且先听琦说完刘璋之事。”
吕布:“好,瑰意可尽言之。”